浅析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

时间:2022-10-19 10:49:34

浅析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

【摘要】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学质量优劣与课堂教学紧密相关。本文分析了高职英语课堂的现状,探讨了改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10-02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的主要场所,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根在课堂。但是,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50分钟里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与能力,怎样才能提高教师授课的有效性,了解目前高职英语课堂现状,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和探索也就尤为必要。

一、高职英语课堂的现状

1.1 课堂授课模式单一。 其主要表现是教师上课严格按照规定的常规教学模式授课,词汇学习模式:领读生词——解释个别词汇——举几个例子——再练习巩固一下;篇章的学习模式:阅读文章——提几个问题——学习几个重要短语或句子结构——概括文章大意;听力部分模式更简单:放两边——完成相关的练习。这种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的后果是,教师机械套用教学步骤,学生处于被动灌输地位,教学失去活力,不仅学生厌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下降。原因主要是教务管理部门要求教师的教案、教学计划、教学任务、教学指导等教学材料必须符合自己规定的框框,否者视为备课不认真。二是因为教师本身的惰性和循规蹈矩。一本教案使用多年而无变化,不愿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1.2 课堂教学内容处理不当。 课堂上教学内容的学习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但有些老师对教学中三要素:教材、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到位,不清楚自己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不知道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一味地追求多而全的教学内容,这样做必然会出现多而杂,杂而乱,重点不突出,照本宣科的现象。对学生的危害是学习被动、收效甚微。

1.3 课堂教学方法太偏、太死。 课堂教学方法的使用较偏激,一部分人极力推崇交际型教学法。诚然交际教学法把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作为语言教学的目标,对于克服“哑巴英语”现象、促进学生使用外语进行交际大有裨益。但问题是很多人对它的理解有偏差,认为交际法就是口头交流,只要会说就行。不太注意句子形式和表达的准确性,这种做法必然导致对语法、篇章等语言知识结构的系统化学习的忽视,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也违背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帮助,为职业成长奠定基础”的教学目标。另一部分人则相反,仍然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课堂上以讲授、翻译为主。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后果必然是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迅速,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传统教学方法无疑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人耳目一新。但或由于对技术的一知半解,或由于机器使用频率过高,得不到及时修理,造成了一些使用者不能得心应手,过多的时间在操作失误和死机或电脑不响应中流逝。或由于旧的教学方法太根深蒂固,即使拥有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也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其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的地位,其对现代技术的应用仅限于简单地运用现成的多媒体课件,机械的鼠标操作而已,课堂上仍以讲授为主。这种方法并不比前两种有什么优势,其危害甚于前两种。

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

如上所述,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无论从教学模式,内容处理和教学方法上都明显滞后于时代,与实际要求脱节,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笔者形成了如下改革思路。

2.1 转变教育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指导人们采取相应的教育行为。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转变非科学的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具体地说,首先要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主体”的观念,树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现代教学理念。因为现代教学理念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创新能力;还能够增加课堂的训练强度,增强实用能力。其次,转变重知识,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念为知识学习和潜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念,注重“人”的综合能力和持久职业生涯的发展。再次,教师要有改革意识和创新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有创新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的学生。

2.2 改革教学内容

2.2.1 改革教学内容要重视教材建设。 教师、学生、教材被称为课堂教学“三角”。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教材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如何编写或选择一套能够体现正确的教学目标、反映先进的教学教育理念的教材,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方法或原则。文秋芳(2002)提出了三条英语专业教材的编写原则:1)以“人的发展”为依据;2)以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最新成果为依据;3)充分体现中国外语教学的特色。这三条原则也适用于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材的选取与编写。这里所说的“人的发展” 即关注人的综合能力的发展过程,注重人的持久职业生涯的发展,这也就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以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最新成果为依据,即教材编写或选择应该参考国内外二语习得研究的新发现,如Krashen的情感过滤研究,说明了情感屏障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者语言输入的理解、吸收和内化,这与孔子提倡的“亲其师,信其道”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因此,教材编写或选用要具有趣味性、符合学生学生的年龄特点、满足学生的专业背景等。所谓“体现中国外语教学的特色”,即教材编写要从实际出发,要分清二语教学和外语教学,比如教材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Authentic English)输入,因为“中国学生的语言输入大部分来自阅读(夏国佐,2002)。”不仅如此还要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即以“必需、实用、够用”为原则。

2.2.2 改革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实行模块化、任务型教学。 去繁就简,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学内容组织教学,使课堂教学结构与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相一致,以利于学生接受、内化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并通过知识的运用,外化为能力。同时,要改革、整合课堂内容,推行模块化、任务教学。教师课堂授课要以“必需、实用、够用”为原则,打破面面俱到的传统授课模式,把关联比较紧密的内容合并为一个大模块,再通过一两个任务把该模块的内容组织起来,把枯燥无味,不易理解的知识渗透到具体的任务中,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获取相应的知识和能力。

2.3 改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 教学过程本身的复杂多变性及学生主体发展的丰富多样性决定了教学的模式不可能是单一,普遍适用的。注入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教学指导思想和行为方式。与注入式教学线对应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即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直接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的方法,其优点是简捷和高效;弊端是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近年来,启发式教学受到广泛关注,启发式教学之奥妙在于灵活地运用“引子”,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发现问题,创造出新知识。但是,在启发式教学中,所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很难保证。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不同教法的优势互补作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

2.4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方式,树立动态的课程评价体系, 将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结合起来,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结合起来,将课程考核和认证考核结合起来。形成性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所以评价应做到:一答案有弹性,只要合理就应肯定。二不仅评价活动结果,而且更要评价活动过程。三评价的主体应为学生。四评价方式要多样,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点评、教师对小组的评价、小组对于个人的评价等。

三、结语

任何的教学过程,都是教师有目的、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学过程能否顺利完成,效果好与坏,学生知识掌握得多与少,能力提高的快与慢,都与教学改革息息相关。教学理念、教学材料、教学组织、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都直接决定和影响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转变教学理念,推动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上一篇: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岩体力学”结构体系及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