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探析

时间:2022-10-19 10:33:45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探析

摘 要:马克思主义蕴含着丰富的“以人为本”思想。马克思主义批判了费尔巴哈“类本质人”的观念,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人是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类”属性、社会属性和个人独特性的现实的个人。只有将“现实的个人”作为“以人为本”理念的归宿,才能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费尔巴哈 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对人的问题的研究,如他们在《共产党宣言》里,把“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理想社会的特征,描述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见,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认识是有深刻的阐述的,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本”思想。因此,深刻挖掘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对于我们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对费尔巴哈“类本质人”的观念的批判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经历了“类本质”到“现实的个人”的转变。这里有必要把马克思与费尔巴哈作个比较。我们知道,在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新唯物主义(过去习惯称为辩证唯物主义,现在很多人称为实践唯物主义)的过程中,费尔巴哈的哲学起了某种中间环节的作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被称为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或人本学的唯物主义。在费尔巴哈这种唯物主义关于人的观念中,存在两大弊端:一是他把人只归纳为“人类”,也就是说,只用“类”的概念来涵盖人,只强调人的“类本质”。这样,费尔巴哈就用“普遍”代替了“个别”,或者说只有“普遍”没有“个别”、“特殊”。这不仅是违反辩证法的,而且具体到人的概念,就只有人“类”,而没有“个人”、“我”,更没有“个人”的“独自性”、“唯一性”。[1]

到了《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在批判费尔巴哈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马克思认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些前提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2]马克思在这里关于人的本质已经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马克思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而不是抽象的“类本质”的人。“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3]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设定的是“一般人”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而这种症结就在于,费尔巴哈把人只看做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这是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缺点,所以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4]只有把人视为“感性活动”而不是“感性对象”,才能不撇开历史的进程,做到“从现实的个人”,即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出发,成为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者。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在关于人的观念上,马克思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弊端,建立了完整的、辩证的看法。马克思强调,“个人”和“类”是不能分割的,是辩证的统一。个人由于具有了“类”特性,才能成为个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正因为人具有了人类所特有的“类”特性,才使人最终脱离了其他动物。[5]因此,人首先属于人“类”。在这点上,不论是从“类”的角度还是从“个人”的角度来否定这种联系都是错误的。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更为重要的超越是在社会历史领域。马克思不像费尔巴哈那样,只谈以人的自然存在为基础的自然的“类”,而是强调社会化的人类。人不仅属于“人类”,而且人是社会的人,人还具有社会特性。个人不仅与类有关系,而且与社会有关系。后面这种关系是更为重要的关系。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把着眼点从前者移到后者,无疑是唯物主义发展中的重大转折。[6]因为,作为现实生活中的现实的个人,构成他的生存基础的主要不是他的自然本性或肉体存在,而是作为他的感性活动的物质生产。

二、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理念的归宿

马克思除了指出个人的类的属性和社会特性外,还进一步强调了每个个人的个人独特性,即单个的个人与个人之间是各不相同的。马克思不仅肯定个人的存在,而且深刻分析了人的生成和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了人在社会实践中诞生与发展以及有关社会关系的理论。历代思想家关于人及其生成问题都有所思考,近代的思想家还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思想。但惟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这个问题做出了科学的、深入的剖析,至今仍有价值。人是社会历史的根本。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既是主动的,又是受动的。[7]就是说,人一方面创造和推动着历史,包括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社会形态;另一方面又受制于它们。总之,人们创造历史,但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这里,我们要看到,一部人类历史,既是客观历史发展的过程,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史,又是人本身生成和发展的历史。

明确认识到人自身创造了历史,又在社会历史中生存和发展,这种观念不是人类一开始就具有的。西方在近代以前,并不存在完整的承认历史是人创造的历史观,而是否认人是历史之本,这构成了历史观的重要内核。马克思指出:“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8]

综合马克思主义对费尔巴哈“类本质人”的观念的批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是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类”属性和个人独特性的“现实的个人”。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将“现实的个人”作为“以人为本”思想的归宿,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三、结语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中国和谐社会是我们国家时代的主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探析,进一步挖掘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仰海峰.形而上学批判[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5.

[2][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72,78.

[5][6]李志.马克思异化理论中的“人”[J].哲学研究,2007,(1):11-17.

[7]衣俊卿.关于马克思学说的双重解读[J].学术研究,2001,(12):76.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8.

上一篇:P2P模型在网络教学直播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关注课堂生成 激发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