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使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中体会生命成长

时间:2022-10-19 10:29:23

浅谈如何使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中体会生命成长

学校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摇篮。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会着生命成长的快乐。如何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呢?

首先,我们要充分理解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学生为中心,时刻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在思考中成长的快乐。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两种水平,即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教学应当是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这个理论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我们在课堂教学三步骤之课前延伸、课内探究和课外提升部分设计问题时,应该根据已学知识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比如What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Why ? 既复习一年四季的说法,又复习了Why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及其回答。When is your birthday? What did you do on your last birthday? 既复习了十二个月份的说法,又复习了一般过去时。这远比设计“写出一年四季及十二个月的名称”的问题有趣的多,同时又能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发展。

所以,我们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在“最近发展区”内,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这样最合适。不用跳就能摘到桃子或跳也摘不到桃子,都激发不起学生思考的兴趣,不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其次,研究性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我们要在研究性英语学习中给学生提供获取成功的快乐。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在于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不但知道如何运用学过的知识,还会很自然地在已经学过的知识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而且,为了解决问题,学生还会主动地去学习新的知识。在课内探究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习惯。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以初一下册第九模块第二单元为例。“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是一篇童话故事,学生比较容易感兴趣。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这个小故事,让学生对此故事有个大概了解,然后通过自学,既自读、详读之后,找出问题,再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分析、解决问题。老师可进行适当的精讲点拨。最后在课外提升环节中要求学生进行故事续编,写出小课本剧,参加研究性英语学习课本剧大赛,并评出一、二、三等奖。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始终坚持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学生可以联系实际,大胆创新,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促进生命成长。

最后,我们要善于运用课堂评价手段,使学生体会生命在激励中成长的快乐。

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需要表扬,需要鼓励。我们在上英语课时要根据三四五高效课堂教学理论进行教学,注重课堂评价,并使评价贯穿课堂学习全过程。使学生在赏识教育、激励教育中快乐成长。课堂评价不一定全要用分数体现出来。比如,我们在学生流利朗读课文后,说一句Very good;在英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勇敢回答出一道问题后,表扬一下How clever you are!都可以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扬某个小组同学互帮互学,合作意识强,有利于引导学生培养团队精神,主动参与学习,共同成长。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把英语学科变成一种有生命的学科,使学生感受到它的生命气息。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上,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要力求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以及情感目标和谐统一,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把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渗透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去,坚持使用评价手段,使学生们在研究性英语学习中体会成功,感受提高。让学生们在初中英语学习中体会生命成长的快乐。

上一篇:安全不保,谈何教育 下一篇:以人为本树立威望 提升素质办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