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篮球?关键字?

时间:2022-10-19 10:22:10

踢篮球?关键字?

摘要:用文谨慎是对每一位文字工作者特别是纸媒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要求,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很多媒体乃至一些主流媒体都会忽视这一点。本文列举些典型事例并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以此提醒纸媒的记者编辑在汉语言的纯洁和博大中应多加推敲,慎之又慎,切切不要以讹传讹,贻误读者。

关键词:消息;文字;指谬 ;叠床架屋

中图分类号:G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2-0039-01

新华社2011年7月18日电《地铁口的托马斯全旋――体操冠军张尚武卖艺的故事》是一则时效性强内容平实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很好的新闻,但文字上失于粗疏,缺乏推敲。

最大的错是“踢篮球”。

文章倒数第二段原文是“一位曾当过运动员的网友称:跟腱断裂了,完全不影响正常生活,篮球和足球照样能踢,只是运动能力肯定不如过去。”

足球照样能踢,干嘛前面还要“和”个篮球呢!

记者的忽略在于顾后不顾前,或者想省几个字,结果把篮球足球一锅煮了。其实,同样的意思,“篮球照打足球照踢”几个字完全可以表达意思。显然是记者缺少推敲罢了。

还有文章中间的“关键字”,应是“关键词”。

原文是“‘冠军乞讨’的关键字连续几天在网络热搜词上名列前茅”。

句子后面都明显说是“热搜词”了,前面咋还“关键字”而不改成关键词呢!

汉语中对字和词是很讲究的,字就是单个的字,词就是组成词汇的词,现在的学术论文和一些报刊理论文章常在文前强调“主题词”“关键词”,没有强调“关键字”的,而过去的古诗词,则特别强调练“字”的“关键字”,如典型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等,所以古人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之说。古人闲散,有功夫练字;今人皆忙,没功夫练字就讲一点关键词了。

又仔细读了全文,发现尚有几处可以推敲。

首句“几天之前,如果你曾路过北京王府井地铁站A口……”

“几天之前”,已经是时间概念,“曾”也是相同的时间概念,没有“曾”,文道字顺,加上“曾”字,则叠床架屋。“曾”似可剔除。

文中句子,“他目前受到的关注度,甚至远超过十年前他登上冠军领奖台的时候。”这里的“甚至”和“远”又是叠床架屋。不管是“甚至超过”,还是“远超过”,都已把意思表达清楚。反而由于读者对“甚至”和“远”在理解上的差异而产生一些疑惑。

文中紧跟上一句的是“在多方联系、进行了‘蹲点’似的追踪下”,这里的顿号没有道理,顿号往往用于等量词汇的并列而不是句子串连,而连缀这两个词的则应是并且的“并”,应该是“在多方联系并进行了‘蹲点’似的追踪下”,这样应该较为准确。

文中还有一些作者应该推敲之处,如:

“能够看到一个矮小但还算结实的小伙子”,这里的“还算结实”在语气和语义上尚欠准确。

“照片被折得很旧、模糊”,旧是因为折吗?一张纸折几回就旧了吗?“很旧”和“模糊”中间能用顿号吗?

“每天在不同地点接受近十几家媒体的采访”,“近十几家”是什么意思?十几家就“十几家”,不到十家才用“近十家”,这种“近十几家”也应属语法之误。

这里指出了许多值得推敲之处,颇有点吹毛求疵的味道,不是笔者有意跟记者过不去,只是想以此提醒我们纸媒的记者编辑在汉语言的纯洁和博大中应多加推敲,慎之又慎,切切不要以讹传讹,贻误读者。而上面所举之例,往往在报上常常遇到,比如“近十几家”,常有“近十几万”“近十几亿”等等。

顺便强调一句,虽然对一篇新闻作品挑了很多刺,但这些基本没有影响读者对文章意思的理解,这篇作品还是很不错的,而读者能把一篇新闻作品从头到尾认真读完的概率是很小的,此亦属瑕不掩瑜也。

因此,笔者在此以此文章为例,希望能够引起广大传媒朋友的关注,为我国传媒事业的规范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浅析公交移动电视奥运会报道 下一篇:论高校校报新闻报道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