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日语教学中自他动词的探讨

时间:2022-10-19 09:29:45

二外日语教学中自他动词的探讨

摘要:二外日语学习者在接触假名、判断句型、描写句和叙述句等知识点时,对叙述句中自他动词的运用存在很多疑惑。自他动词的学习最重要的是掌握其形态、句子结构以及意义上的特征。因此,本文从句子结构以及意义层面着手分析,帮助二外学习者更好地去理解和运用。

关键词:自动词;他动词;意义;格;动名词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278-02

引言:

自他动词是日语动词中一个重要的分类形式,对自他动词的理解状况与日语学习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本文借鉴前人的一些观点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争取以更浅显易懂的语言来探讨自他动词,使二外教学达到一个更佳效果。

一、自他动词的定义

大多数的二外及专业教学者在导入自他动词这一概念时使用英语的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这有一定的好处,因为现在的二外日语大都是在大学等高校中开设,而这些高校学生基本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就接触了及物和不及物的概念,用一个类似的概念去解释新事物能够更简单明了。

但是对于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用及物和不及物去说明,效果就不是十分明显。这时我们可以用母语汉语来进行讲解,即动宾短语,能补出宾语“什么”的动词是他动词,反之不是。像“喝水、吃饭、看书、听音乐”都能换成疑问句“喝什么、吃什么、看什么、听什么”,因此这些“吃、喝、看、听”是他动词。而“睡觉、起床、游泳、玩耍、结婚”都不能用“什么”去换成上述结构,所以这些动词是自动词。

这种从意义上去判断的方法跟日语学者的定义是相似的,即「主のあらわす主体が目的のあらわす客体にして、何らかの物理的なきかけをし、その果として客体のに物理的な化が起こることを表し、ヲ格名句とともにれるが最も他らしい他ということになる。①(动词所代表的动作主体对客体产生一定的作用使其客体发生一定的变化,并带有「を格名词项的动词就是他动词)上述提出的判断方法和这个定义都强调他动词必须有一个“什么”即定义中的“客体”。「自は他のと考えるから、作?行などが向けられる客体というものが考えられないような作?行をあらわし、ヲ格名句とともに用いられないが自である②(自动词是和他动词相对的,它表示的动作行为不涉及客体,也不需要「を格名词项)也就像上述的“睡觉、起床”等动作不需要对象,独立成句表达完整的意思。对定义有了初步认识后,接下来进入具体分析。

二、他动词

属于黏着语的日语,其在句中充当某种语法角色的成分都需要一个助词去标识,因此,他动词代表的动作行为所涉及到的客体(对象),通常用「を格提示。日本学者角田太作写到「文法の研究をするに、下の四つのレベルを区することが大切である:意味役割のレベル、格のレベル、情造のレベルと文法能のレベル③(在研究语法的时候,要从意思、格、信息结构和语法功能这四个层面加以区分),所以本文也从意义、格、语法结构方面综合入手来探讨自他动词。

1.他动词的意义。『生成日本学入一书中提到「文の定は形式よりもその内容、すなわち情の完性に求める④「情の完性は述が求める意味の完性に元できる⑤(句子的定义与其追求形式,不如追求信息的完整性)(信息的完整性又可以等同谓语所要求的意思的完整性)他动词能直接赋元的成分一般只有两个,即动作主和对象,这两个成分就是他动词谓语核心本身论元结构所要求的直接题元(义务项)。也就是说他动词必须最低都要求有两项名词来分别充当主体和客体才能传达出一个完整的意思。比如「食べる・吃必须要有“谁吃、吃什么”这两项,读者和听者脑袋里才不会有问号。至于“在哪吃、什么时候吃、和谁一起吃”等等这些都是次要的,属于附加因素,没有这些也不影响意思的完整性。

2.他动词所要求的项与格。从意义上来说,他动词必须要求动作主和对象这两个名词项,而我们也说过日语属于黏着语,其名词项都需要有格标识来进行连接。典型的是动作主用主格「が,对象用对格「を来标识,即「AがBを他。语法上把A称作主语,把B称作宾语,但日语中除了主语这个概念,还有主题这个信息结构层面上的称谓,通常主语都可以上升为主题,因此其结构还可以变换为「AはBを他。

三、自动词

自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不需要客体,也就是说自动词只需一项名词就能传达出完整的意思。比如“花开、下雨、打雷闪电、鸡鸣狗吠”这些只需要“花、雨、雷电、鸡、狗”这一项主体,语法上称之为主语,通常用主格「が标识,结构为「Aが自,与他动词一样,主语可上升为主题,因此其结构也可以变换为「Aは自。

接下来看两组自动词:子供がぶ・翔一が走る・李さんが寝る。花がく・雨が降る・雷が落ちる。

这两组结构完全相同,但是其意义不一样。A组的自动词所代表的动作都是主语发出的,这些动作是“孩子、翔一、小李”主动进行的有意识的行为,因此此类自动词称为意志性自动词。而B组的自动词所代表的动作都是主语所呈现的状态,并不是“花、雨、雷”有意识进行的动作,因此“花、雨、雷”不是动作主而是对象,此类自动词我们称之为状态性自动词。要注意的是语法层面同样是主语的角色,在意义层面却指代动作主或对象这不同的语义概念。

知识是连贯的,同样结构的自动词从意思层面划分出来的这两种种类对我们的动名词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习自动词时,脑袋里有这样一个区分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自动词中的一部分和他动词结构一致,比如:「私はを渡る・が空をぶ・李さんは家を出る,但是这一类只是形式上相同,其实质意义完全不同,没法用“什么”提问,也不是动宾短语,翻译成汉语为“我过桥、小鸟在天空中飞翔、小李离开了家”,全部表示移动,因此值得注意。

四、自他动词的动名词

动名词,顾名思义,既具有动词的性质,又具有名词的性质。《标准日本语》中最先接触到的动名词是「勉する,但课文及例句中也会看到「勉をする这样的形式。二外学习者模仿能力很强,因此越往后学习,碰到越多动名词,都会仿照这种形式进行变换,但是不是所有的变换都是正确的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就跟我们前面所说的自他动词有关系,接下来就具体事例分析。

1.他动词性的「VNする。他动词要求带宾语,所以他动词性的「VNする也要求宾语,比如:①私は日本を勉する。②李さんは部屋を除する。③虫は害虫を除する。

以上三个句子中的「勉する・除する・除する中的「する是一个形式动词,没有实际意义,也就是说「する把“学习、扫除、驱除”动词化,两者一整体构成一个他动词性的「VNする。如果这三个句子换成以下形式是否正确呢?

①私は日本を勉する。

私は日本の勉をする。

②私は大学受を勉する。×

私は大学受の勉をする。

③李さんは部屋を除する。

李さんは部屋の除をする。

④虫は害虫を除する。

虫は害虫の除をする。×

从这四组句子可以看出,他动词性的「VNする大都可以换成「VNをする,但要注意两点:第一点,当不加助词「を时,「VNする这个动词要与宾语在意思搭配上符合逻辑,不然就如例句②,导致句子错误;第二点,当加助词「を时,「VNをする中的「する就具有实质意义,表示“做、干”的意思,这时动作主必须是有情物,即有意识的动作主,不然会像例句④,导致句子错误。

2.自动词性的「VNする。如前所述自动词可以分为意志性自动词和状态性自动词,因此,自动词性的「VNする也可分为意志性和状态性两种。如下:A:旅行する・い物する・食事する。B:死去する・爆する・倒する

A组可以加「を变换成「VNをする,而B组不行,在解释原因之前我们来看一下他动词、意志性自动词和状态性自动词的句法结构:⑥

如图所示,他动词和意志性自动词都具有外项NP1,而状态性自动词只具有内项NP2,根据Burzio的一般化理论「外を取るだけが格を与えることができる⑦(只有具有外项的动词才能赋予对格),因此,意志性自动词性的「VNする可以换成「VNをする,而状态性自动词性的「VNする不可以加助词「を。

五、结语

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三个关键点:

第一,不管是他动词还是自动词,其结构中都要求有一个用「が提示的主语,有时「が可以换成提示主题的「は,两者所标识的名词,其代表的意思在他动词和意志性自动词时是动作主,在状态性自动词时是对象,语法和意义这两个层面有时不是完全吻合。他动词除了一个动作主外,还要求一个助词「を标识的宾语(对象),而自动词不需要。

第二,自动词中也有与他动词结构一致的,但这些只是形式,其内在意义并不能像他动词那样可以组成动宾短语,用“什么”去提问,它的意义仅表示移动。

第三,他动词和意志性自动词因都有外项动作主,所以可以归为一类,在动名词的情况下,两者都可以赋予对格。

注释:

①②『言学 P151 喜代三 上野善道 京大学出版会

③『世界の言と日本 P167 角田太作 くろしお出版

④⑤『生成日本学入 P22 谷川信子 大修店

⑥『文法と形成 P46 影山太郎 ひつじ房

⑦『文法と形成 P48 影山太郎 ひつじ房

⑧引文译文为笔者所译

参考文献:

[1]喜代三,上野善道.言学[M].京大学出版会,1993.

[2]角田太作,世界の言と日本[M].くろしお出版,1990.

[3]谷川信子,生成日本学入[M].大修店,1999.

[4]影山太郎,文法と形成[M].ひつじ房,1993.

作者简介:张桃(1987-),女,四川万源人,四川外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六盘水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学。

上一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德育的探索 下一篇:我国空乘服务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