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0-19 09:16:56

改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不断总结基层和群众的创造实践,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取得新进展,是20多年创建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结合近年来各地开展创建活动的新做法新经验,我体会,适应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改进、创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努力做到“六个更加注重”。

更加注重软环境建设,着力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谐社会既应该有整洁的环境、完善的设施、有序的管理,更应该有良好的道德风尚、文明的生活方式、融洽的社会关系。而这一切最根本的都需要通过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来实现、维护、巩固和提升。不少地方在创建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一些令人尴尬的事:小区的公共绿地被人挖掉种上绿油油的蔬菜,猫狗宠物四处溜达随地大小便,刚买的住宅里有人就在阳台上养鸡,美化景观路和市民广场的鲜花、盆景经常被人拿走,商场的便民伞只见少不见多,公交车上年轻人占着橘红色的老弱病残专座毫无愧色,等等。这些问题说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仅仅抓硬环境建设是远远不够的。近年来,各地在加强软环境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北京市以迎奥运为主题开展了“共建和谐社区、实现人文奥运”活动,上海市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文明行为、文明形象为主题推出了“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天津市河西区天塔街以融洽邻里关系为主题举办了“邻居节”,等等。这些活动,突出了软环境建设,强化了对文明素质的要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加强软环境建设,关键是要抓住两个环节:一是在开展活动时要突出和谐的主题。广泛开展和谐城市、和谐村镇、和谐社区、和谐单位创建活动,着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文明礼貌的社会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二是在评价工作效果时要发挥好《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导向作用。《测评体系》对保证创建活动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我们一定要用好这个体系,引导各地将创建工作的重心放在提高人的素质上,放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上,放在软环境的改善上。

更加注重综合创建,形成相互配合、整体推进的局面。考察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城市,而且要看农村;不仅要看发达地区,而且要看欠发达地区;不仅要看单位,而且要看行业。改进和创新创建活动,必须把各项创建活动融合起来,把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实现城市和农村之间、东部和西部之间、行业和行业之间共建联动,整体推进,扩大创建活动的整体效应和规模效应。

近年来,不少地方在实践中将三大创建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区域连片创建,如河南创建“郑汴洛文明风景旅游线”、辽宁开原开展“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广西创建“百里文明河谷”、海南创建“千里生态长廊”、甘肃创建“河西文明走廊”、宁夏创建“千里文明交通线”、福建创建“海峡西岸繁荣文明带”、青海和创建“军民共建千里文明运输线”等,这些活动,把一个地区的创建工作当作一盘棋来规划实施,形成了创建活动的强大合力,大面积地提高了城乡文明程度。

这些地方的经验启示我们,推进综合创建,一是要抓好整体规划。统筹规划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综合创建的具体目标任务,把综合创建的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联系起来,把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联系起来,把人的发展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科学规划一批关联程度高、操作性强的创建项目,使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及各种群众性创建活动联为一体,形成网络,协调发展。二是要有效整合资源。把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各项活动的资源充分组织起来,使之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做到统筹兼顾、合理配置、资源共享。三是要实现共建共赢。共建是为了实现共赢,共赢能够更好地促进共建。要充分发挥各单项创建活动的特长,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做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使基础好的项目得到更好的发展,使基础薄弱的项目得到加强和改进,实现整体推进、共同提高。

更加注重满足人们的需求,努力多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了解群众的需求,多办好事实事,实现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原则。创建活动的实践反复证明,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扎扎实实地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就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赖;反之,离开群众利益和需求发号施令、只讲空话,只能招致群众的反感和厌恶。这几年来,中央文明办分别组织实施的“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和“电视进万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西部文化设施落后的状况,丰富了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为推动西部和贫困地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各地在创建中也为群众办了大量的好事实事,使群众享受到了创建的成果,体验到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社会风气的巨大变化。特别是针对生活困难群众开展的一系列扶贫济困、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创建活动要满足群众需求,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关键在于必须知其心、解其难、谋其利。一是要充分了解群众的利益诉求。好事不仅要多办,而且更要办到“点”子上。要了解人们的兴趣、爱好和习惯,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青岛市在去年春节前开展了“春节送‘福’”活动,给每户家庭送去漂亮的“福”字和内容喜庆吉祥、积极向上的春联。这个活动虽小,但找到了群众需求与我们工作的契合点,受到广大市民的普遍欢迎。由此可见,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研究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应该帮群众什么和用什么样的方式帮群众等问题,把工作做得更具人性化、更有人情味。二是要着力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始终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办实事好事,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解决那些最需要解决的困难。“西部开发助学工程”从2000年实施以来,共资助8500多名特困大学生、6600多名高中生,在西部引起极大反响,起到了“资助一千一,鼓舞千百万;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作用。三是要坚持利为民所谋。无论是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还是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单位,都要把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凡是能给群众带来利益的事就积极去办,凡是有损群众利益的事坚决不能干。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创建活动,给群众带来更多的利益,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更加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以人为本,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在创建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在于必须充分体现群众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群众是创建工作的实践者和受益者,他们当中蕴藏着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只有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把群众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把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才能保持创建活动的旺盛生命力。各地普遍成立的“市民巡访团”、“市民文明监督岗”、“村民道德评议会”、“社区议事会”,实施的“金点子工程”,开展的“市民论坛”、“文明热线”等,使群众真正成为创建活动的主体,使创建活动真正成为群众自己的事情,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

落实以人为本,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一是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创建活动本身就是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也是在群众的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群众的创造,是创建活动的活水源头和不竭动力。要认真总结基层群众的新实践、新创造,推广群众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推动创建工作的强大群众力量。二是要保护群众的主动精神。群众的主动精神,是推动创建活动不断前进的前提和基础。要尊重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和保护人民群众投身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创建活动的过程变成群众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决不能自以为比群众高明,对群众指手划脚,挫伤群众的积极性,影响群众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三是要坚持一切成果由群众认可。衡量和检验创建工作,必须走群众路线,坚持群众标准,以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为根本标准。看创建活动的成效,最终要由群众说了算。各种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的产生,要根据群众的意见来决定。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群众的创造热情和创造活力才能充分涌流。

更加注重向“社会人”拓展,积极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这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特点。没有“社会人”的参与,创建活动是不全面的;没有“社会人”文明素质的提高,整个社会的和谐就难以实现。这就要求创建活动在做好“单位人”工作的同时,通过各种形式把越来越多的“社会人”有效组织动员起来。近年来,各地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比如,北京市在外地来京务工人员中开展了“来京务工人员与首都文明同行”活动,河南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开展了“为当地作贡献、为河南添光彩”活动,深圳市为帮助下岗职工和困难人群开展了“关爱行动”,大连市为帮助孤寡老人开展了“爱心门铃”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扩大了创建活动的覆盖面,拉近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距离。

推进创建工作向“社会人”拓展,一是要选好载体。“社会人”的职业特点、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等差异很大,很难用一个标准来要求,用一种活动来涵盖。必须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把他们吸引过来、组织起来。否则,就很难得到他们的响应。二是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是行业的自治组织,具有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他们与广大会员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开展创建活动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比如,个体私营者协会开展的“文明守法经营户”活动等,对提高会员素质、转变行业风气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三是要积极搭建社区平台。“社会人”无论工作怎么变化、人员怎么流动,总是离不开社区的。要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作用,依托社区各种阵地和设施,整合各种资源,搭建有利于社区成员参加的创建活动平台,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更加注重与经济社会工作和各项业务工作相结合,努力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基本职责。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之所以能争得主动、发挥优势、赢得支持,就在于始终坚持推动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不动摇。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变成“四位一体”,创建工作的服务领域更宽了,任务更重了,要求更高了。必须自觉地把创建工作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项任务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创建工作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更大作用。十六大以来,各地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创建活动,象“平安江苏”、“诚信浙江”、“文明山东”、“和谐廊坊”等,这些活动都把和谐社会建设的各项任务具体细化分解到创建活动之中,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创建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做到以下三个结合:一是与经济建设相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首先还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离开了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因此,创建活动一定要选准选好切入点,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开展工作。二是与社会建设相结合。创建活动要把完善社会管理、强化社会服务、保持社会稳定、救助社会困难群众等社会建设方面的内容,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到工作的总体布局中,提出工作要求,策划活动载体,精心组织实施,推动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三是与业务工作相结合。要从实际出发,把创建工作融入到各行各业的发展目标、生产经营和内部管理之中,把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贯穿到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做到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考核,以创建工作的实际成果推动各项业务工作的完成。

(作者系中央文明办调研组组长)

上一篇: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下一篇:划时代的红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