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帮助我提高物理课堂效果

时间:2022-10-19 09:01:59

信息技术帮助我提高物理课堂效果

(融安县潭头乡初级中学 广西 融安 545400)

【摘 要】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信息技术对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影响值得关注和研究。对运用信息技术增进物理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借助信息技术中网络搜索和多媒体演示实验教学,就可以在屏幕上模拟运动过程,就会使许多传统演示实验教学无法表现的现象更生动、更形象地实现,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用信息技术,及时把握教学最新动态,增进学习交流,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应用;信息技术;提高

信息技术进入物理教学领域,是教育进入信息时代的必然,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教学工具,能够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之中,就像教师在上课时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届时计算机演变成为真正的教学工具。现就信息技术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影响,结合自己物理教学的实践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1. 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扩大信息来源,提高教学水平 (1)对于物理学科教学,习题是必要的,但订购的习题集多数存在着题型偏旧、信息过时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一信息资源,从权威网站或重点初中网站上的试题库中下载最新试卷,用来给学生作测试题和平时练习。这些题目往往题型新颖、信息准确,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着很大的帮助。

(2)增进学习交流,提高教学水平。一方面利用电子邮件,与有关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参与网上的教师继续教育和一系列教育网站的教育论坛。如在中国名师教育网上可以与重点学校的名师专家探讨学科教育应培养怎样的人才,在中国园丁网的教育论坛可以与各地的同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学科教学改革的看法,通过网上学习交流,达到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目的。

2. 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使实验教学更生动、更形象 在物理教学中有许多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课堂上无法实现的实验,只能用语言讲运动的过程,无法体现各种定律,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通过借助信息技术中网络搜索和多媒体演示实验教学,就可以在屏幕上模拟运动过程,就会使许多传统演示实验教学无法表现的现象更生动、更形象地实现,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模拟需让学生反复观察的实验。物理离不开实验。许多实验,学生不但要亲自去做,还需反复观察思考,才能获得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由于时间、经费等限制,许多实验往往没有条件让学生反复操练,此时就可通过多媒体模拟来实现,特别是复习课教学,就可让学生在电脑上反复模拟、仔细观察。还有部分学生实验,虽然现象明显,但由于操作的步骤比较复杂,学生一下子不容易全面观察清楚,也可在演示实验后再利用多媒体反复模拟演示,并采用局部放大、停留、慢动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鲜明的视觉信息。如讲解汽油机、柴油机的模型以及工作原理,就可做成动画,让学生全面观察后再反复观看各个冲程。这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模拟一些现象模糊的实验。自然科学中的一些演示实验,受实验条件(如仪器尺寸小等)的限制,实验可见度低,教室后面的同学往往不容易观察清楚。此时就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或在视频展示台上操作完成。我就运用视频展示台展示,后排同学也能观察得清清楚楚,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演示,学生看得清楚。例如,在物理中《浮力》的教学时,须向学生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可通过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物理课件库下载相关课件解决这一难题。该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慢镜头表示前、后、左、右的压强、压力相等,小木块保持不动,但加载上、下表面压强、压力时,小木块慢慢向上移动。活泼的动画效果、直观的图形,快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为讲授下一节阿基米德原理打好理论基础,而这一切是传统教学难以做到的。

(3)模拟难以再现的实验。 科学家在特定条件下完成的一些特殊实验,教师不可能再次在课堂上演示,只能借助图片、文字来表述,让学生通过想像在头脑中再现,如原子弹的爆炸、“神舟五号”飞天等场面。但是,若用多媒体,则可顺利再现其壮观的场面,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官刺激。他们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激发爱科学、爱祖国的热情。再如南极臭氧洞的形成这一课题,可利用三维动画形式再现由于人类排放氟里昂等物质而使臭氧层变薄,以至空洞形成并逐渐增大的过程,从而将抽象问题具体化,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模拟违规操作,呈现实验错误的后果。自然科学实验都有其操作规范,错误的操作会导致不良的后果,轻则达不到教学目的,或损坏了仪器,重则危及人身安全。用多媒体模拟违规操作,将可能产生的后果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看到错误操作的严重后果,不仅可以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还可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用多媒体演示电流表正负极接反、电流表与电压表交换位置、仪器量程选择错误、用超过弹簧秤量程的力拉弹簧秤、用体温计测开水温度等错误操作及造成的后果,远比教师口头反复强调“要注意规范操作”效果好得多。使用损坏的或不准确的实验仪器又将会对实验的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这方面的思考能帮助学生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使他们提高对仪器使用原理的认识。这同样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来解决。如在教学《大气压强》时,我让学生思考“托里拆利实验时玻璃管顶端突然破裂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在学生做出判断后,再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这对于帮助学生认识大气压的测定原理效果很好。

总之,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改进了传统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科课程教学的科学融合;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帮助教师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更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物理教学论》,查有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2] 《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秦力,2002

[3] 《信息化进程中教育研究面临的新课题》,宗秋荣,教育研究,1998

[4] 《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章剑卫,《浙江教学研究》

上一篇:浅谈初中物理课件的设计和制作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