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具痕迹检验方法

时间:2022-10-19 08:39:40

浅析工具痕迹检验方法

[摘 要]犯罪现场当中,工具痕迹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可以协助警方锁定犯罪分子,提供证据,因此保证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当今社会飞速发展,需要我们使用各种新思路分析工具痕迹。

[关键词]公安 痕迹 工具

中图分类号:DF79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391-01

[Abstract]the scene of the crime, the tool marks the role can not be ignored, it can assist the police locked criminals, provide evidence, so as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ool marks inspection technology is very importan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we use all kinds of new ideas for analysis tool marks.

[Key words]public security; trace; tools

1 前言

在犯罪现场当中,工具痕迹属于比较常见的犯罪痕迹,它能够为警方进行案件侦破提供比较可靠的线索以及调查方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协助案件侦破。随着信息化建立的工具痕迹数字化数据库,还有信息识别技术应用于我国公安系统当中的开发和利用,在刑侦工作当中应用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的范围不断地扩大。在不断增加的犯罪案件中,充分地借助工具痕迹检验这种技术,能够提升刑侦科的检测能力,提升侦破案件的效率。

2 工具痕迹的检验利用率不高的原因

2.1 侦查人员偏向

很多基层侦查人员都比较倾向于使用指纹和足迹等比较易于寻找的线索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相关信息,忽视了在工具痕迹上也会存在比较可靠的信息,导致利用率不高;另外,业务部门领导对工具痕迹技术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对工具痕迹没有足够的重视和正确的认知,甚至还有很多刑侦人员对工具痕迹的检验和鉴定存在着比较大的疑虑,导致在刑侦办案的过程当中工具痕迹没有得到非常好的使用,对侦破案件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和阻碍。

2.2 客观技术的原因

作案工具所具备的多样性以及痕迹本身所具备的强烈变化性导致工具痕迹进行检验的工作势必会涉及各种学科,其中包括物理学以及力学知识,自然需求比较高精度的技术,这种技术让技术人员掌握起来比较困难,远远不及指纹和足迹的检测方法更容易掌握。此外,我国当前针对工具痕迹的检验手段以及设备都比较落后,不利于工具痕迹的搜集和检验,基层技术人员办案的过程当中自然就不会有高效利用工具痕迹信息的机会,这对于侦破案件的工作有非常负面的限制性作用。

3 提高工具痕迹检验利用率的方法

3.1 加强工具痕迹收集意识,强调收集痕迹

作为基层勘验人员,要充分地认识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在案件侦破过程当中的重要含义,利用数字化技术来进行线索提取来进行工具痕迹的快速提取,尽最大可能来进行工具痕迹原物痕迹提取或者直接进行工具模型的制作,可以选择适当的数码成像手段以及显微摄影手段进行工具痕迹的准确表现,在拍摄的时候也要选择比较合适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进行配光拍摄,需要贯彻落实多角度、全方面的补充式拍摄,针对工具痕迹所具备的微观特点进行详细、全面的记录。

3.2 加强公安机关专业技术和设备

在数字化、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大力加强公安机关建立数据库力度,勘验人员将信息录入到痕迹信息的储存数据库,借助数据库当中所储存的数据进行比对能够非常有效地进行作案工具特征的判定,结合这些有效特征以及案发现场基本情况来进行作案工具的推断,结合工具的信息来探寻售卖的商家,最终结合商家售卖信息就能够排查并确定可疑的人员。

3.3 结合犯罪现场的痕迹,开发信息的深层价值

对犯罪现场进行工具痕迹收集的过程当中,勘验人员要对工具痕迹表面的附着物展开适当的搜集以及对比,借助这种分析的结果就可以推断出作案工具材质以及可能的适用范围,针对作案工具进行精准确定拥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实际意义。

3.4 强化各级公安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

在犯罪呈现出非常明显系列化的趋势下,需要各级公安部门之中的工作人员进行团结协作,提升破案意识,需要各级刑侦部门的技术性人员相互之间积极地配合,强化公安工作人员针对痕迹检验工作所具备的有效价值进行高度的重视程度,提升公安部门的案件侦破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工具痕迹在现实情况中具备非常鲜明的复杂性以及多变性,这要求我们的痕迹技术人员不断地发挥出主观性以及能动性,结合工具痕迹所具备的特征对仪器进行不间断的调整以及完善,以期获得更具有价值的研判案件线索。在刑侦工作当中工具痕迹检验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需要对其进行更加严密的重视,开发出有效的技术推动检验工作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毅等著.刑事技术总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刘恩素著.痕迹学基础理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1983年.

[3] 刘长清著.工具痕迹学.警官出版社,1985年.

作者简介

李安涛(1981-),男,重庆人,新疆塔城垦区公安局,主要从事痕迹检验专业工作。

胡鹏(1985-),男,河南人,新疆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沙依巴克区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主要从事痕迹检验工作。

上一篇:微信在高校后勤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简析建筑工程给水排水施工技术要点及应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