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步骤区别文言虚词“焉”字的用法和意义

时间:2022-10-19 07:07:51

五个步骤区别文言虚词“焉”字的用法和意义

摘 要: 判别文言虚词“焉”字的用法和意思的原则是语法意义,而不是词汇意义。本文利用动态语法分析中的删除法、替换法、换位法凸显“焉”字的语法意思,从而判别其词性和语义。

关键词: 古代汉语 “焉” 动态语法 用法 意义

文言虚词是高考的必考知识点,而“焉”字是高考考题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虚词。许多老师教虚词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虚词的各种用法,殊不知,死记硬背是无法教导学生学会区别“焉”字的用法的。那么,如何有效快速地区别“焉”字的用法和意思呢?

一、 判别的原则是先“用法”后“语义”,决不能从“意义”角度区别。

如果从“意义”角度区别,则永远无法区别。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失马》)与“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这两个“焉”字如果从意义上讲,是不是都可以讲成“哪里”呢?但是,这两个“焉”的用法相同么?答案是否定的,前一个是副词,后一个是代词。

从“意义”角度去区别虚词“焉”字的用法,死记“意义”,是没有用的。区别“焉”的不同用法,要重用法,轻意义,所以,永远不要试图从“意义”角度识别虚词的用法,因为虚词的所谓意义都是语境的、临时的。

二、如何判别文言“而”字的用法和意义

动态语法是用独特的数学模型、力动态等分析方法凸显语言的组织构架和语义流向的时空关联,更能提示语言结构的本质。因动态语法理论有难度,也不是本文重点,因此本文对动态语法不做纯理论上的探讨,请读者谅解。只借助最简单的“位置法、删除法、替换法、换位法”解决“焉”字难题。

“焉”字主要有四种用法,分为语气助词、词尾助词、疑问代词、疑问副词和兼词。判别“焉”字的用法时,可分为以下几步。

1.用“位置法”和“替换法”初步确定其可能的用法。“焉”字在线性句子中的位置只有这样几种:(1)“焉”处于词尾,有动词词尾,如“眷焉顾之,潸然出涕”(《诗・小雅・大东》);有形容词尾“我心忧伤,焉如捣” (《诗经・小雅・小弁》);有叠词词尾,如“盘盘焉,焉”(《阿房宫赋》)。这类“焉”相当于词尾“然”――凡位置处于词尾且能用“然”来替换的都是词尾助词。(2)“焉”处于句尾,有“代词”、“助词”、“兼词”三种用法,可用“替换法”区别出“代词”用法,如“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这类“焉”相当代词“之”――凡位置处于句尾且能用“之”来替换的都是代词。(3)“焉”字处于句首(或动词之前,因有时主语省略,为减少区分难度,统称为句首),有“疑问代词”、“疑问副词”两种用法。

2.用“删除法”判别“焉”字的用法。不管是在句首,还是在句尾,代词包括疑问代词都是不可以删除的,删除了会影响句意表达且不通顺。而助词和疑问副词(疑问副词也是副词)都是可以删除的,删除之后句意清楚且通顺。(1)采用删除法先区别句首的“焉”,能删除的就是“疑问副词”,不能删除的就是“疑问代词”。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这两个“焉”皆不可删除(代词在句中充当主要成分,所以不删除),是疑问代词;“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割鸡焉用牛刀”(《论语》),这两个“焉”删除之后完全不影响句意表达,只是语气程度不同罢了――凡句首“焉”可删除的,皆为疑问副词,否则就是疑问代词。(2)采用”删除法”区别句尾的“焉”,能删除且不影响句意的,就是助词,而句尾作代词或兼词的“焉”要充当句子主要成分,不可删除。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置杯焉则胶”(《逍遥游》)(“焉”字在谓语之后也视做句尾),“使皇武子辞焉”(《肴之战》),前两个是兼词,后一个是代词,皆不可删除;“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这两个“焉”皆可删除,是语气助词――凡句尾可删除的“焉”皆为语气助词。

至此,“焉”字用法只剩下句尾的代词用法和句尾的兼词用法没有区分了。

3.用“换位法”判别“焉”字的用法。凡是兼词都可以换位到谓语动词之前,变为介宾结构作状语,而句尾代语“焉”是要作宾语的,不可换位。如“然力足以至焉”(《游褒禅山记》),“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这两个“焉”都作宾语,不可换位到谓语之前,是代词。“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论语》),两个“焉”都变成“于之”换位到谓语前作状语――凡可以换位到谓语前的,皆是兼词。

尤其是“使子路问津焉”中的“焉”,许多人讲成了“助词”,是极其错误的:因为《论语》中“问”字的用法非常特殊,与现代汉语的“问”的用法有极大差别(不是本文重点,故只择其与本文相关的来讲)。《论语》中“问”字后面接名词或代词,表示问的具体对象,如“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不“向子产问”,而是“问子产是什么样的人”。在这种用法的基础上增加询问对象,演变为“问+名词或代词+于+对象”,如“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那么将“使子路问津焉”中的“焉”讲成兼词“于之”,是不是完全符合《论语》中“问”的用法呢?这有待探讨。

上一篇:昆曲前身“越中曲派”的发展前景及其研究 下一篇:企业协同知识管理工作流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