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家园共育的五个策略

时间:2022-05-08 06:16:54

做好家园共育的五个策略

〔关键词〕 幼儿教育;家园共育;民主;沟通;

参与;家长会;助教团;亲子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7―0035―01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但长期以来,由于受狭隘教育观的影响,教师往往不能很好地利用家长资源,形不成教育合力。教育实践证明:家长和教师密切配合,能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家长和教师应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形成教育合力。只有建立了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家园双方才能统一思想、互相沟通、密切配合,这是实现家园共育的基本前提。

一、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实现家园共育

1. 在新学期初召开家长会议,公布学期幼儿培养目标及幼儿园工作安排,让家长清楚地了解到本学期幼儿园的主要工作,以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活动。

2. 在家园联系栏里公布月工作计划,让家长每月都能清楚地了解到班级的工作重点,并能做出相应的配合。

3. 在展示墙上公布每月的主题教学内容。

4. 每周公布一周活动安排,并且在家园栏中增设“请您配合”一项,请家长及时地协助完成教育目标。

5. 在家园联系栏里设置“温馨提示”或“温馨告知”,让家长了解并掌握更多的育儿知识,提高育儿水平。

二、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积极性

可由各班推荐1~2名关心幼儿班级工作、热心为家长服务、教子有方的家长任委员会成员,组成家长委员会。每学期由园长定期召开会议,汇报工作计划、安排和要求,让家长委员会清楚地了解幼儿园各方面的情况。幼儿园要虚心听取家长代表对幼儿园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反馈意见,实现民主管理和家园共育。

三、家园教育从沟通开始

家长会是教师与家长的一次面对面、近距离的交流。为此,教师要对家长有一种真诚、接纳、欢迎的态度和意识,要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进餐等情况,并要求家长向教师反映幼儿在家里的表现和变化;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互相商讨教育对策。

四、借助幼儿园常规活动,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

为了进一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了解教师的工作,幼儿园可在不同节日组织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如,每年元旦,各班可组织“家园同乐庆元旦联欢会”,要求家长参加活动、演出节目,活动会受到广大家长的热烈欢迎。还有,在不同的教育教学中组织主题活动,如,在“秋天多美丽”的活动中,让幼儿通过一段时间对秋天的学习,在活动即将结束时组织“亲子同乐会”,让家长与幼儿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秋天,如,用橡皮泥、树叶粘贴绘画秋天等。活动不仅可以让家长了解幼儿在这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也给了幼儿一个自我展现的舞台。

五、以日常活动为载体,为家长提供机会和条件,促进家园共育

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是家园共育的重要方式。要注意的是,不能让家长做旁观者,而是要让家长参与,发挥家长这一重要教育资源的作用。家长参与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主要以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为载体来推动家园共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如,我们根据家长不同的工作、文化背景等,发挥每位家长的优势,组成家长助教团参与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在大班的主题教学“牙齿咔咔咔”中,教师邀请了一位牙医爸爸来当“家长助教”,为幼儿介绍了牙齿的构造及护齿方法,而且还带领幼儿了解了细菌的滋生过程,让幼儿对牙齿及细菌又有了更新的了解,比教师说教的方式效果好多了!

另外,还可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各种大、小型表演或各竞赛型活动。我们邀请家长来班上与幼儿共同制作食品、手工,一起开展游戏。教师在引导家长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从家长那里获得了有关的教育资源支持,而且也使家长在参与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家长的参与还提高了幼儿学习与探索的积极性,丰富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这种参与大大提高了家长和教师双方的教育水平,共同提高了对幼儿的教育质量,使得家园共育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上一篇:皮肤美容保健微透析疗法及其作用机制 下一篇:跑步计划 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