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状态对大鼠胃溃疡愈合质量及EGF、EGFR的影响

时间:2022-10-19 07:05:19

【摘要】 目的 探讨抑郁状态对实验大鼠胃溃疡愈合质量及EGF、EGFR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除空白对照组大鼠外,剩余动物于乙酸诱导胃溃疡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及抑郁状态组;给予抑郁状态组大鼠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刺激21d,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大鼠正常饮水,饮食,不予任何刺激。21d后杀检,肉眼及镜下观察溃疡愈合情况,检测血清、胃组织EGF及EGFR的含量。结果 镜下观察空白组大鼠胃黏膜完好无损,模型对照组大鼠胃溃疡愈合情况较抑郁状态组良好。模型对照组大鼠EGF及EGFR的含量均高于抑郁正常组(P

【关键词】 抑郁状态;胃溃疡;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胃溃疡(gastric ulcer,GU)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溃疡病的近期愈合率显著提高,但复发率仍居高不下。溃疡愈合高质量组与低质量组,1年溃疡复发率分别为4.5%和75%[1]。因此,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对于缓解患者痛苦,降低溃疡复发率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伤害[2]。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紧张,社会工作竞争的日益增加,抑郁症的患病率已在逐年上升[3]。现代医学认为胃溃疡形成后,如果不良情绪刺激仍未解除,病情会进一步加重[4]。本实验通过观察大鼠胃溃疡愈合情况及检测胃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水平,欲探讨抑郁状态对实验大鼠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SPF级Wistar大鼠52只,雌雄各半,体重(200±30)g,由甘肃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CXK(甘)2011-0001-0001166。

1.2 试剂与仪器 冰乙酸,分析纯,w/%≥99.5,天津市百世化工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120618;水合氯醛,分析纯AR,天津欧博凯化工有效公司产品,批号20120115;EGF试剂盒,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120601A。ES-1000E电子天平,长沙湘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TGL-13低温电动离心机,金坛市富华仪器有限公司产品;HY-4气浴恒温振荡器,金坛市富华仪器有限公司产品;Bio-rad 680酶标仪,美国BIO-RAO产品;Reiehert-Jung 820-Ⅱ型超薄切片机,德国Reiehert-Jung公司产品;OYLMPUS生物显微镜,日本OLYMPUS光学仪器有限公司产品。

1.3 胃溃疡模型的建立 冰乙酸诱导大鼠胃溃疡模型的制备。随机数字表法分出10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动物,其余42只大鼠参照文献[5]的造模方法。剑突下0.5 cm纵向切开腹壁约2 cm,自肝后找到胃,暴露胃体于外并在胃前壁体窦交界处靠胃窦侧浆膜面,用微量注射器注入0.03 mL冰乙酸,然后将胃还纳入体内,逐层缝合,碘伏消毒皮肤创口。

1.4 动物分组 确定胃溃疡模型制备成功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剩余的40只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及抑郁状态组2组,每组20只,均标准饲料喂养,自由饮水。

1.5 抑郁状态模型的建立 采用Willner[6]不可预测性长期温和应激刺激造模方法并略加改进,抑郁状态组大鼠接受21 d应激刺激,包括昼夜颠倒、禁食24 h、禁水24 h、4℃冷水强迫游泳5 min、40℃高温环境1 h、倒立束缚2 min、夹尾1 min、匀速震荡5 min、垫料潮湿24 h、单笼饲养24 h,以上10种不同的应激因子顺序随机,每天抽取2-3种刺激,同种刺激不连续出现,使动物无法预料刺激的发生。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大鼠正常饮水,饮食,不予任何刺激。

1.6 标本采集与处理方法 在抑郁状态组大鼠末次应激刺激后,所有大鼠禁食不禁水24 h,腹主动脉采血5 mL于真空管内,倾斜放置30 min后,放入低速离心机,以3000 r/min,离心30 min,取上清2 mL,入-20 ℃冷藏;剥离胃,结扎幽门,于十二指肠和食管处结扎胃,100 g/L 甲醛10 mL至贲门注入胃腔,固定30 min;以溃疡病灶或溃疡瘢痕平行于胃长轴方向的最长径为中心取材,100 g/L 甲醛固定,备用制作病理切片。于溃疡周围取一块组织放入生理盐水中冲洗,吸干,用电子天平称取0.3-0.4 g,加入9倍量的生理盐水,低温快速匀浆制成100 g/L 的组织匀浆液,将匀浆液移入离心管中,3000 r/min,离心30 min,取上清液,-20℃冷藏保存。

1.7 检测指标 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肉眼及镜下观察溃疡愈合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及胃组织EGF含量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组织EGFR的含量。

1.8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以Mean士Std.Error表示,SPSS17.0软件进行One-way ANOVA的样本均数多重比较的F检验,P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对比 除空白对照组大鼠外,其余大鼠于造模后均出现精神差,主动活动减少,进食减少,被毛无泽,粪便干溏不调等。以上情况均于造模后第5天开始逐渐好转。

2.2 大体标本观察 空白对照组:未见明显胃肠胀气,胃内基本无残留食物;胃黏膜呈淡红色,皱襞连续,光整无破坏。模型对照组 腹腔可见偶明显胃肠胀气,较抑郁状态组为轻;浆膜面少许粘连;胃内潴留物量约占1/5胃容量、有轻度异味;胃窦区黏膜皱襞欠完整,周围可见糜烂点及小范围瘢痕收缩,部分可见溃疡周围黏膜水肿。抑郁状态组:腹腔可见明显胃肠胀气,范围至回肠末端,浆膜面有明显组织粘连;胃内潴留物量约占3/5胃容量、有明显异味;胃窦处黏膜均有一圆形或椭圆形溃疡,溃疡中心苍白,表面覆污浊腐苔,周围明显充血水肿。

2.3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空白对照组:胃窦黏膜黏膜层结构完整,腺体排列整齐,黏膜下层未见炎性细胞浸润,浆膜层完整。抑郁状态组:溃疡造模处黏膜缺损,部分已及肌层,腺体正常结构消失;表层可见大量坏死组织;溃疡边缘黏膜炎性细胞浸润严重;黏膜下层可见新生肉芽组织,新生血管数量较少。模型对照组:溃疡病灶处可见新生胃上皮细胞,但排列欠整齐,病灶周围偶见少量坏死组织;黏膜全层有少量炎性浸润;新生肉芽组织较多。

2.4 ELISA法检测血清及胃组织EGF的结果 MG大鼠中血清及胃组织中EGF含量均较BG、DG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2.5 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组织EGFR的含量 高倍镜下可见EGFR阳性标本,表现为棕黄色颗粒。主要表达在黏膜层与黏膜下层中。

空白对照组大鼠腺细胞间散在少量的棕黄色颗粒。抑郁状态组大鼠新生上皮细胞及肉芽组织中仅见极少量棕黄色颗粒。模型对照组大鼠新生上皮细胞及肉芽组织中可见较多的棕黄色颗粒。

3 讨 论

古代中医文献中并无“胃溃疡”的记载,据其临床症状,多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亦与“痞满”“吞酸”等病证相关。对本病病因的认识,历代文献多有记载,大体可归纳为4类:六淫伤中、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及脾胃虚弱。如《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寒邪致病的特点[7]:“寒气客于胃肠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如李东垣在《东垣试效方・心胃及腹中诸痛门》[8]中指出饮食不节的病因:“夫心胃痛及腹中诸痛,皆因劳役过甚,饮食失节,中气不足,寒邪乘虚而入客之,故卒然而作大痛”。对胃脘痛的辨证治疗,首位医家当推汉代张仲景。以“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的原则辨其虚实,这两大辨证原则均为后世治疗本病的准绳。其创制的许多方剂如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芍药甘草汤等皆为后世治疗胃脘痛的常用效方。

抑郁症属现代医学中精神病的范畴,在中医古代文献中无本病名记载。根据抑郁症临床表现,一般将其归于“郁证”“脏躁”“百合病” “不寐”等病的范畴中。对于本病病因的认识,在《黄帝内经素问・疏五过论》[7]中将其总结为:“离绝菀结,忧恐悲怒,五脏空虚,血气离守”,认为本病是因为情志因素刺激的情况下,五脏不养,气血亏虚离散而致。情志病发生后可影响其他疾病的发生或预后,如唐容川在《血证论・脏腑病机论》[9]中指出:“木之性主乎疏泄,食气之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则水谷乃化。设肝木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证在所不免”,他认为肝气郁结,就会影响脾胃功能,出现中满不消、腹胀、泄泻等病证。这说明抑郁状态的持续存在会影响胃肠道正常生理功能,而产生一系列疾病或加重已有的胃肠道症状。

EGF具有促进上皮增殖,组织修复和细胞保护作用,在保护胃黏膜免受损伤因子破坏,维持胃肠黏膜完整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0]。EGF都要通过结合其受体EGFR发挥生物学效应。

本实验证明,抑郁状态下的大鼠血清及胃组织EGF的含量、EGFR表达减少,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胃溃疡面积明显大于模型对照组。EGF作为保护性因子,结合其受体EGFR可加快溃疡愈合速度,提高组织修复能力,保证溃疡愈合质量。在胃黏膜经冰乙酸烧灼形成溃疡后,无应激刺激的大鼠机体内EGF及EGFR明显增高,从而加速溃疡愈合速度、提高溃疡愈合质量。抑郁状态可降低乙酸性大鼠胃溃疡愈合质量,减慢胃溃疡愈合时间。

本研究突出中医学中的“整体观念”和“情志致病”的原始创新,为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提供一定的实验研究依据探讨其作用机制并为其治疗胃溃疡提供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林果为,廖屡坦,等.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988.

[2] 秦霞,刘顺发,覃凤琼,等.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J].柳州医学,2008,21(1):11.

[3] 张中启.抗抑郁药与抑郁动物模型[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1,25(4):302.

[4] 张茗.心理治疗及情志疗法在胃溃疡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131.

[5] 王英.冰乙酸性大鼠胃溃疡模型制作方法比较[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21(7):505-506.

[6] Willner P,Towell A,Sampson D,et al.Reduction of sucrose preference by 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and its restoration by a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J].Psychopharmacology(Berl),1987,93(3):358-364.

[7] 田代华,整理.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9,137.

[8] 金・李杲.东垣试效方[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4.

[9] 清・唐宗海.血证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

[10] 许春娣.表皮生长因子在消化性溃疡愈合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7,24(3):123-126.

上一篇:巨大肝包虫病1例报告分析 下一篇:腹腔镜手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