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例胃肠减压管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时间:2022-09-21 11:12:47

23例胃肠减压管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关键词】 意外拔管;原因;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57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581-02

胃肠减压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1]也是基础护理操作,对普外科病人而言,更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但导管意外拔除也成了突出问题。因此,充分了解胃肠减压意外拔管的原因,寻求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日常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就我科2011年6月至2013年2月实施胃肠减压的218例患者中发生意外拔管23例,对这23例意外拔管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3例意外拔管的患者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18-90岁,上消化道穿孔3例,胃癌3例,肠梗阻7例,胰腺炎5例,脾破裂5例。23例意外拔管中,拔管方式、拔管发生的时间、拔管发生年龄,见表1。

表1 23例意外拔管发生例数的拔管方式、拔管发生时间、拔管发生年龄比较

拔管方式拔管发生时间拔管发生年龄

方式(n)(%)时间(n)(%)年龄(n)(%)

感觉不适521.7%大夜班(0:00-8:00)1043.5%

睡眠状态626.1%小夜班(7:00-0:00)834.8%46-64岁417.8%

固定不牢730.4%白班(8:00-17:00)521.7%>65岁1460.9%

活动牵拉521.7%

2 原因分析

2.1 患者因素 ①置管后不适。疼痛、舒适的改变是发生意外拔管的主要原因,据报道占自行拔管的38.1%。置管后患者因插管引起鼻黏膜损伤和咽部异物感,常不能耐受而自行将胃管拔出。②年龄因素。本组病例年长者居多。由于老年人固执、情绪不稳定、适应性差等,当置管不适难以忍受时就自行拔管。另外,老年人机体各系统功能衰退,认知接受能力降低,同时老年人在醒与睡交替期容易出现神志恍惚状态,对异物刺激高度敏感,产生一过性认识混乱而发生不稳定行为,从而导致意外拔管。③相关知识缺乏。置管后相关知识的缺乏致病人及家属对置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常因不适自行拔管。④活动时不慎拔出。特别是手术后患者,由于监护仪和各种引流管的放置,翻身活动时常会顾此失彼而将胃管拔除。

2.2 医务人员方面 ①胃管固定不牢固。由于固定胃管的胶带易被患者面部的油渍、汗液、口腔分泌物污染而失去粘性而固定不牢固,特别是患者翻身或更换时动作过猛导致胃管被牵拉滑出。②健康宣教不到位。护士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过于简单,使患者及家属对置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及时指导患者翻身或离床活动时如何保护胃管。③护士的经验不足,巡视不到位。年轻的护士缺乏工作经验,对置管重视程度不够,未按要求巡视,尤其夜班值班人员少巡视更加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患者拔管先兆,如固定胃管胶带松动、患者躁动等。未能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而发生意外拔管。④护士操作不当。护士在为患者做各种操作如口腔护理、更换负压球或变换、搬运患者时,由于操作不当或用力过猛牵拉胃管而脱出。

3 护理对策

3.1 加强宣教,做好心理指导 由于患者对胃肠减压管的认识不够及置管带来的不适,将会引起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应激反应,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置管前,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胃肠减压管的目的,可能出现的不适和应对方法,指导患者翻身、坐起时动作宜慢,避免突然改变而牵拉胃管引起不适,保持引流通畅,避免管道扭曲、受压。加强宣教,及时评价宣教效果,并让患者或家属签署导管脱落风险告知书,再次告知置管的重要性。提供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方法。如讲解、文字、图片、幻灯片等。让患者与家属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提高患者及陪护的导管护理能力。对意识不清的患者,在意识转清的第一时间告知患者各管道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对躁动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应遵医嘱合理使用镇静剂,以减轻患者的不适。对于65岁以上老年人,反复强调置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自我护理管道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减少置管带来的不适。

3.2 做好置管期间的护理 增加病人舒适度:每日进行口腔护理及雾化吸入,也可用装有液体(饮用水、漱口水或液体药剂等)的小型单口喷瓶,在患者口腔内进行喷雾的方法来缓解患者口干的痛苦[2],采用咽喉部外敷新鲜马铃薯切片可使病人感觉清凉舒适,减轻焦虑情绪[3]。嘱病人恶心时做深呼吸,咳嗽时扶托胃管并刻意减低胸腹腔压力;指导病人翻身活动时妥善扶持固定,勿松动胃管固定处,减少牵拉所致的咽喉部刺激及管道的脱出。病友间的帮助和鼓励以及亲人的陪护,使患者在保持安静的条件下得到安慰和鼓励,同时也能分散注意力,减轻不适感觉[4]。

3.3 妥善固定胃管,加强床头交接 每班检查胃管插入的长度并做好记录。目前我们采用记号笔在胃管入鼻腔处作标记,采用了“T”字形固定法,取医用胶布一块,面积为5cm×7cm,剪成“T”形,将胶布的“一”字形固定于鼻翼两侧,“T”字形固定于胃管上。每2d更换1次,如出汗及面部油脂分泌过多时,应及时更换。各班加强床头交接,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情绪反应等,及时作出正确的评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适当增加夜班护理人员,规范巡视时间,加强巡视。巡视内容包括置管深度、没有刻度导管外露长度、固定情况以及是否通畅等[5]。对65岁以上老年人,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主动听取患者主诉,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发现意外拔管征兆。

3.4 加强培训 每月组织护士学习护患沟通的技巧,交流翻身、搬运患者时防止胃肠减压管滑脱的方法。制定预防意外拔管流程,护士长选取意外拔管导致严重差错及纠纷的典型案例,以警示护理人员,对意外拨管的每例病例,科内认真进行分析、讨论,查找原因,制订有效的防范措施。

意外拔管是临床风险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重点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全和治疗及康复效果。在人们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意外拔管还将带来医疗纠纷。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其危害性及对医疗护理质量的影响,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护理安全意识,积极寻求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对高危胃管滑脱的病人及时进行评估、上报、监控,并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实践证明,规范的流程培训、置管前后的细致宣教,人性化的舒适护理,加之护理人员的有效监控等措施的实施,可有效降低胃肠减压管意外拔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郭梅.胃肠减压管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外脱管分析[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2,4(4):524.

[2] 李雪,张红菊.缓解术后禁食水及胃肠减压患者口干的新方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6):3861.

[3] 郑海燕.马铃薯切片外敷防治留置胃管咽喉部不适的疗效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74):73-74.

[4] 张乃霞,金力枝,赛群.留置胃管患者的舒适护理方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5):633-634.

[5] 郑燕,林旭波,邵文娟,等.普外科非计划拔管的临床特征分析与对策[J].护理学报,2011,18(1):52-53.

上一篇:流式细胞术检测1150例HLA―B27抗原的临床价值... 下一篇:2014例已婚妇女乳腺癌普查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