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肝包虫病1例报告分析

时间:2022-08-01 09:22:41

巨大肝包虫病1例报告分析

【关键词】 肝囊肿;包虫

肝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疾病,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病率较高,特别是新疆、等少数民族聚集地。肝包虫病可累及全身脏器,如颅脑、肝脏、肺部等,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包虫病可分为细粒棘球蚴包虫和泡状棘球蚴包虫,其中,细粒棘球蚴包虫又可分为:囊肿型、内囊分离型、多子囊型、实质型和钙化型。本科于2010年7月收治1例肝包虫病,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9岁,农民。因进行性腹胀伴胸闷2年,加重2月余,于2010年7月10日入院。患者2年前感腹胀,时有胸闷,未在意,一直以“胃病”自行治疗,病情时轻时重,2月前,感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今来我院就诊。

1.2 辅助检查 彩色B超示肝右叶处可见一约20* 30cm之巨大肿物,肝右叶萎缩。CT示右上腹部肝右叶处巨大肿物,边界清,并突入胸腔,右肺压缩1/3。AFP正常,血尿常规及肝功均正常。Canson实验及间接血凝试验阳性。

1.3 经详询病史 患者20年前有内蒙古草原牧区生活史。请上级医院专家会诊,一致诊为“肝包虫病”,并行手术治疗。笔者有幸参与手术,术中证实为肝包虫病,为多房型,囊腔内容约10000ml予以完全切除,术后行抗寄生虫治疗,服用甲苯咪唑,住院20天,痊愈出院。随访一年未复发。

2 讨 论

2.1 肝包虫病的是流行病特点 本病由泡状棘球绦虫的幼虫入侵肝后致病,以形成寄生虫包囊为特征。人为中间宿主,男女比 例约为2:1本病在我国主要流行于西北、内蒙等牧区,内地极少发病。

2.2 临床表现 肝包虫病的临症状根据其囊肿的部位,大小以及对周围脏器压迫程度及有无并发症,本病因囊肿巨大,位于肝顶部而使膈上移而压迫肺而影响呼吸,并出现腹胀,食欲不振,结合CT、 B超及化验检查而诊断为肝包虫病。

2.3 辅助检查 ①本病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往往不易察觉,询问病史时应详细了解是否有与狗接触史等;②超声、X线、CT等检查具备迅速、非侵袭性等优点;③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是Canson实验及间接血凝试验阳性,阳性率可达90%和80%,是手术前的重要依据,CT、B超可确定囊肿的大小和部位,不过对于单房型则很难与肝囊肿相鉴别,需要丰富的经验及详问病史。

2.4 治疗 手术治疗仍是治疗肝包虫病的主要方法,手术原则是彻底消除内囊,防止囊液外渗,消灭外囊残腔和预防感染。本例病人术中,我们先抽取了囊液化验确诊为肝包虫病,确定无胆瘘发生,向腔内注入高渗盐水,然后再全部抽取囊液,有效的预防了过敏感性休克及播散种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随访1年临床及B超均未发现复发现象。

3 体 会

本病多见于西北牧区,本地病例较少见,所以,临床上对本病误诊较多。临床上仍应警惕该病的发生,如果诊断不清,要谨慎。避免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本例病人提醒临床工作人员,尤其是非牧区人员,对本病要有充分的认识及警剔,以对本病及早诊断,早期治疗,尽早手术。手术中要遵循“无瘤原则”消灭囊腔,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583.

[2] 吴在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88-590.

上一篇:鱼石脂软膏发生不良反应的观察 下一篇:抑郁状态对大鼠胃溃疡愈合质量及EGF、EGFR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