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预防干预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10-19 06:39:44

护理预防干预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预防干预因素对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中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1至2013-10重症监护病房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院内感染明显减少,对照组发生率69.23%,观察组发生率30.77 %, 具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 重症监护;医院内感染;护理预防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1-108-02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为一些病情危重难以控制患者的集中治疗区域,其中尤以呼吸衰竭的患者居多,其原因可能为复杂病情、创伤性操作及抗生素敏感性降低、室内空气相对封闭相关,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危险性较普通病房高出5~10倍[1],本课题意在对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的院内感染的影响进行研究,现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1至2013-10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病例130例,将病例资料整理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其中对照组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30岁~82岁,平均年龄(54±3.06)岁;住院周期1月-1年。观察组患者男33例,女32例,年龄32岁~80岁,平均年龄(55±2.15)岁;住院周期1.5月-1.2年。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翻身拍背、吸痰等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措施(强化护理人员预防感染意识、与感染患者区分开来、一般性检查器材专用等)。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

1.2.2诊断标准:诊断参比《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010年卫生部制定标准。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

2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中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

3讨论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病情较复杂严重,相对其他病区患者具有高感染性、年龄结构大、免疫功能低下及病情难控制、耐药性高等系列特点,因此其院内感染发生率远远高于其他科室患者。因此降低感染率的有效措施成为了研究热点,其中护理的干预性预防措施发展较快且有效。

具体措施有:1.完善监护病房日常管理制度、制度探视方案,规范消毒隔离方法、强化无菌观念等一系列护理人员常规知识培训,使护理人员预防感染意识增强,做到一级预防作用,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2.加强对患者的保护及护理,严格执行一般性常规无菌护理,无菌技术是阻断医护人员经操作途径传播的关键环节[2]。对于创伤性操作后的病人更要积极关注,防止长期卧床发生的褥疮、及痰不易咳出导致的痰栓发生的意外,做到听诊器、体温计等专人专用,并将感染和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区分分离,尽量避免交叉感染发生[3]。

3.日常工作细化的重视,有研究示氧气湿化液有高达60%-80%的污染率。[4]还有其他吸痰管、胃管、引流管尿管等更换不及时或者使用方法不正确都是导致患者院内感染的诱因。4.完善监督制度,应从院领导,护理部,科室护士长,主管护师,执行护士分层次对每个患者处理细节予以评估分析,建立完善的监督与指导治疗制度,达到领导指导治疗,评估风险,执行者发现风险存在可能反馈建议,从而使预防与治疗相结合,更为有效的控制感染率。本研究通过对本院重症监护病房近两年130名患者院内感染情况观察,发现护理预防性干预较常规方法更科学、安全有效,因此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熊敏,应文娟,杨丽霞,等.重症监护医院感染监测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71.

[2] 赵艳. 重症监护室内感染的预防措施. 中国伤残医学,2007,15( 2) : 53-54.

[3] 王东浩,王伟,王勇强,等.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细菌感染临床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2):151- 152

[4] 石兰萍,田琳琳,杨冬艳,等. 重症监护病房氧气湿化瓶污染细菌与呼吸道感染关系探讨.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 4) :409-411.

上一篇:探讨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银花解毒汤加减治疗眼睑带状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