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 乐于学习

时间:2022-10-19 05:44:33

激发兴趣 乐于学习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 ”在我们的课堂上,每一个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的学生不等于他们都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我们作为教师,只有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地去获取相关的知识,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那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我们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我们,学生才会有兴趣学我们所讲的内容.

在课堂上,教师要满怀激情,精神饱满,面带微笑,要亲近学生,热爱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同时也要让学生走近教师,不能认为自己是教师,觉得高人一等,对学生冷冰冰,板起面孔,甚至怒目以待,冷嘲热讽,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可以采取暗示的方式,如调整我们说话的语速或语调,用提问等方式让学生自觉认识到他们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学生喜欢上了教师,就会相信教师教授的道理,愿意学习我们传授的知识,自然就对我们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爱屋及乌”. 对于那些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我们不能歧视他们,而应倍加关心、爱护他们. 并且我们要有勇气接受学生的意见,随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课堂吸引力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从而使他们神情专注,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1.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宽松的教学氛围,融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课堂上,应少给学生以成规的约束,多给他们以充分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为他们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学习“认识千米”这一课时,在复习导入部分,有位老师设计了一些长度单位的填空题,最后一题为:马镇到江阴的实际路程大约有25( ). 有名学生回答是25厘米,当时老师没有直接否定这名学生的答案,而是开玩笑地说:“张老师每个星期都要从马镇送女儿去江阴读书,看来张老师不用开汽车去了,只要跨出一小步就到了,张老师的本领竟然如此大啊,可以和齐天大圣孙悟空PK一下了!”课堂上立刻充满了笑声,孩子们马上就大喊要填一个比厘米大得多的长度单位,其中有个孩子叫出了应该填千米,老师马上就导入新课,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长度单位千米. ”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立刻放松,使课堂气氛和谐,学生听得更认真了,学得也更投入了.

2. 鼓励学生质疑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因为质疑问难是学生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句巧妙提问,固然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但学生的质疑也同样会折射出他们智慧的灵光. 鼓励学生质疑,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而这些问题远比教师替他们去提出和分析更加贴近学生实际,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利于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3. 适当组织竞赛,激发竞争意识

争强好胜是学生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学生在学习中往往爱争强好胜,如果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就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学生在竞赛中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更加浓重.

三、采用新颖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乐于作业

传统教育机械劳动多,学生把教师布置的作业当成了一件“苦”差事,要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就应当让学生对作业感兴趣,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件乐事. 我们教师应合理引导,改变作业的形式,既有动口说的,也有动手操作的,既有数学活动的,也有数学学习与美术、音乐等融为一体的……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对待作业,而不以作业为负担.

四、多加鼓励与表扬,给予学生成功的满足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运用表扬武器,做到“好话多说,坏话好说”,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树立再创佳绩的信念. “你的声音真好听,老师太喜欢听你读题目了. ”“敢和老师比一比,看谁算得快吗?”“你真像一个小老师,讲得这么清晰……”教师的爱心、激励和期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活跃了儿童的情绪,能给予他们积极向上的力量. 赏识每一名学生,善待每一名学生,教师的一句话、一行字、一朵花、一支歌、一个手势……都可以成为评价激励的手段,使学习成为孩子的一种精神享受.

兴趣对学生而言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向导,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视野、充实心理生活的极其重要的动力,是学习的催化剂.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他们才会主动地探求数学规律,从而使自己在成功的快乐中寻找数学乐趣,推动数学学习的不断成功,使教学收到显著的效果.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数学高效教学方法初探 下一篇:先谈“情”,再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