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谈“情”,再说“教”

时间:2022-07-04 10:48:35

【摘要】 情感激励法是依托新课程理念要求而实施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法. 关注小学生的心理情感,从情感激励的角度入手落实教学,这将是当前我国广大数学教师所要积极钻研的重要课题. 本文拟从“语言激励,焕发热情;习题激励,增强自信;评价激励,延伸思考”等三个角度,对小学数学课堂中情感激励法的运用展开探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情感激励;策略

情感激励法是依托新课程理念要求而实施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法.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心理要素,会有效促进或影响人类从事某些事物.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果教师可以有效落实情感激励法,将会促进课堂学习的质量. 相反,如果教师的心理情感过于理智,反而会让课堂教学变得机械僵硬. 因此,关注小学生的心理情感,从情感激励的角度入手落实教学,这将是当前我国广大数学教师所要积极钻研的重要课题. 笔者拟围绕情感激励法对于小学数学课堂的促进作用展开探究.

一、语言激励,焕发热情

在传统教学思想中,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认为:只要把知识讲明白了,把学生教会了就可以,至于该怎么去讲,怎么去说,他们很少去投入思考. 但是,这种手法所起到的效果真的好吗?答案是否定的. 平均每年我们都会发现,有的学生因为厌恶某位老师而不去读那门科目. 这无疑是与教师的说话方式有关.

那么,该如何导入语言激励法呢?笔者认为,不同的学生个体有着不同的优点,比如有的学生擅长音乐,有的学生擅长画画,有的学生擅长足球,有的学生擅长跳舞,所以,在语言激励时,我们不妨借助学生的这些优点加以展开. 比如我班某位男同学,虽然数学成绩很差,但是他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却很强,甚至超过很多初中生. 于是我对他说:“×××,计算机是一门很难的知识,你连计算机都能学好,数学对你来说肯定非常简单的. 只要你肯用功去学,一定能像学习计算机那样学好数学. ”确实,计算机操作复杂、困难,软件更新换代迅速,接受起来非常麻烦. 但是这位男生却能凭借如此小的年纪把握计算机的要领,这不得不说是他的天赋和优势. 从他的优势入手进行激励,一方面可以增强他的热情,同时还能促进他学习数学的决心.

二、习题激励,增强自信

情感激励不能只落实在口头上,同时我们还要为学生们创造一系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甜头,以此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继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不畏惧艰难,敢于面对挑战. 目前,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原本热爱学习的学生在遇到一些挫折后便会一蹶不振;有些学生虽然平日很爱学习,但是考试的时候却屡屡失利,时间一久,他们便对自身产生质疑,认为自己不是学习数学的料,肯定学不好数学,从而放弃数学.

针对这类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只会让课堂教学的效果越来越差,更谈不上高效课堂了. 因此,在平日课堂锤炼、课后作业,或者是每周测验的时候,我都会为学生们布置一些相对简单的习题,并在此基础上导入延伸探索机制,从而让他们在循序渐进中把握知识要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比如应用题:一种手表原价每块50元,如今降价到30元,问:这块手表降价了百分之几?这类应用题基础性较强,但对于初学者而言同样具备一定的难度. 所以在解答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要动用所学知识,一方面还要拓展自己的思维,并了解到题意问的是手表降价了多少,而不是降到多少. 因为常常会有学生在解答这类应用题时误解题意,以为题意要问“手表降到了百分之几”,从而得出错误的答案.

三、评价激励,延伸思考

评价是建立在语言激励基础之上的,是对学生学习结果、解题结果的一种肯定或见解,合理的评价激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评价的时候无外乎“对与错”“好与坏”,很少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评价,从而让课堂评价变得充满机械化. 笔者认为,若能在评价中导入情感机制,必然会起到良好的促进效果.

以“除法”为例,在指导学生演算练习题的时候,曾有数名学生在计算54 ÷ 9 = ?时出现了错误,并得出5. 究其缘由,一方面是他们在计算的过程中过于马虎,一方面是他们在记忆乘法口诀的时候出现了偏差,从而混淆了“5 × 9 = 45”和 “6 × 9 = 54”. 基于此,我并未对其给予惩罚,而是用激励的方式进行评价:“真的是这个结果吗?请你在心里回顾一下乘法口诀,或者是在纸上演算一下,相信你一定会发现什么!”这样,带着疑问重新回顾习题,他们自然而然会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延伸思考,当他们日后再遇到此类习题时,必然会格外注意. 相反,假如这时我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这样的话,不但会起到反效果,还会疏远他们与教师之间的情感.

总而言之,小学生天性单纯,且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当他们受到教师的冷嘲热讽,或者是不友好的态度时,将很容易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继而与教师保持一定的距离,不愿敞开自己的心扉. 这时,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他们还会对数学科目报以“仇恨”情绪,这样一来,自然无法实现高效数学课堂. 所以,笔者认为,若想贴近学生与教师的情感,首先要从心理情感的角度入手,适当地导入情感激励机制,让学生懂得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和关怀,让优等生懂得教师对他们的期待,让后进生懂得教师并未放弃他们. 这样,带着“感恩”的心情去学习数学,他们自然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上一篇:激发兴趣 乐于学习 下一篇:小学数学课堂中情境创设应遵循的原则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