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

时间:2022-10-19 05:26:51

浅谈在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

摘 要:谈了如何针对职中生的特点,在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以充分发挥其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职业学校;素质教育;困材施教

素质教育的提倡使我们的教学目标发生了根本改变,从过去掌握书本知识的应试目标变为侧重让学生学会做一个健全的社会人、学会学习的目标。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知识,而且是要培养他们如何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进取心,提高全方面的素质。

由于多方面原因,职业中学招收的学生成绩大多不太好,有些甚至是双差生,对他们如果还沿用“填鸭式”的教法,而不具体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无疑会产生对牛弹琴的效果,而学生也终将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其实,职中学生成绩虽不太理想,但大多具有活动能力强,不安分守己,不因循守旧和爱动的特点。如何针对职中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其个性并引入正途,是职中教育的着力点所在。

一、改革思想工作方式,寓教于乐

随着各行业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学生的视野比以前开阔了,通过多种媒体对社会增加了解。在新的形势下,学生对思想教育中传统的说教方法已感厌倦,此时改革思想工作方式,寓教于各种实践活动中,其产生的效果不知比空洞的说教好多少,也乐于为学生所接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最具说服力。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都可以在学生喜爱的活动中不断培养。如,纪念“五・四”演讲会、歌咏赛;纪念“一二・九”运动的篝火晚会;各种征文、校园广播、校刊;参加社会实践,各种节目的庆祝,慰问,文化艺术节等等。同时也可以通过活动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到爱国并不仅仅是喊口号,“四有”也不是挂在口头上,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通过多种有意义的活动,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丰富了校园生活,锻炼了学生的素质。

二、改革教学方式,寓教于行

理论的掌握是实践的基础,而实践则是掌握理论的目的。学生学习各种文化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其最终目的是参加社会实践,所以在实践中让学生掌握知识,要远比教师拿着教鞭,学生学着背要容易得多。专业课本身就有很强的操作性、可动性,只讲不练和只练不讲同样会使知识不易掌握。只有边讲边实践,学习的内容具体了、实践了,掌握的知识才牢固。即使是文化课,也必须努力挖掘知识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让知识在实践中检验和掌握。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教会学生如何获得提高和巩固,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终生学习的素质,毕竟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之路是必须自己走的。

三、开展多种活动,丰富校园生活

职中生活应当是丰富多彩的,通过活动育人,通过活动锻炼人。职中的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除前面提到的思想教育的各种活动外,还可以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如摄影、美术、航横、电子、文体、学习、军事;可以进行各种专业操作技能的观摩、比赛、作品展览;可以举办各种重大活动让学生参加,如学雷锋送温暖、九九重阳节慰问老人、植树节植树、建军节慰问部队、开学初军训……只要开动脑筋,职中活动完全可以开展得有声有色,而职中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也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参加社会实践,及早接触社会

学生不会永远呆在学校里,毕业后终将走向社会,所以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及早接触社会对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并终将成为对社会有用的社会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参加社会实践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组织为专业技能素质服务的专业实习、生产实习;可以组织为了解社会服务的社会调查;也可以配合政府或社会各部门组织重大活动,如节日庆典、慰问演出、义务宣传、义务服务等。这些实践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既锻炼了学生,又宣传了自我,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学校的知名度也随之提升。

总之,素质教育离不开知识,但仅仅靠书本知识,靠课堂讲授是培养不出素质的。素质教育更离不开实践,只有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在实践中充分锻炼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才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唯一方法。

上一篇:“读”出精彩 “悟”出实感 “练”在实处 下一篇:论职业中专多种经营学科教学中的“激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