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成本、市场自由度与物流总量关系的VAR模型分析

时间:2022-10-19 04:47:42

费用成本、市场自由度与物流总量关系的VAR模型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对1991-2008年间物流费用成本市场自由度物流总量3个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建立VAR模型,并进行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结论与建议。结论表明,费用成本与物流总量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费用成本是引起市场自由度变化的单向格兰杰原因。长期来看,市场自由度和费用成本对物流总量的长期影响更为显著,并从减少费用成本和提高市场自由度的角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物流费用成本 市场自由度 物流总量 var模型

引言

在现代物流科技系统的应用及消费者需求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一方面传统生产流通领域的企业通过转型,借助自身的品牌与渠道优势转变为现代物流企业,另一方面新兴物流企业通过系统的物流体系在生产、流通等领域提供服务。物流通过将不同地区的产品进行时间和空间的转移,使不同区域、城市的经济实体、消费者之间相互联系,进而促进城市经济、城乡经济繁荣,优化产业布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和乡镇居民可以通过网上购物,依靠物流网点的配送来购买各种商品,大大降低了由于时间和空间限制导致消费者与厂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交易成本,使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博弈能够趋向最优策略的均衡。2012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5.3%。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物流业对于GDP作用的不断提升。张建辉等(2011)认为,经济自由及其增量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经济自由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一种内在耦合的演进逻辑。经济自由度比市场自由度的概念更加宽泛,美国传统基金通过10个大类指标,50个细分指标建立针对全球150多个国家的经济自由度指标考核体系。樊纲(2011)针对政府与市场关系、非国有经济发展、产品市场发育、要素市场发育和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5个大类设立指标体系,对近年来中国各省份的市场化指数进行测算。江晓薇和宋红旭(1995)从企业自主、国内开放、对外开放、宏观调控四个方面对市场化程度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虽然经济自由度的概念比市场自由度囊括范围更广,尤其强调制度、宏观经济财政政策,但是从学界所使用的指标体系来看,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别。从物流费用角度来看,我国第一、二产业所占国民经济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较小,这是导致物流费用成本无法大幅下降的结构性原因。威廉姆森(Williamson,2010)认为,市场运行及资源效率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交易自由度大小,二是交易成本高低;企业内进行资源配置所产生的成本为市场交易成本。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物流费用和市场交易成本概念接近,包含由于资产专用性产生的商品运输、管理和仓储成本。彭彤丽(2009)对中美两国物流成本进行比较研究,发现2007年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18.4%,虽然仍远高于美国同期10.1%的水平,但表现相同的物流成本不断下降的规律;并从物流成本的账户科目准确化,培育第三方物流,运用信息技术,规范政府行为和降低库存成本方面提出降低物流成本的对策。物流行业发展离不开其生存的市场环境,市场环境的变化又会影响物流行业的产值及费用成本,鉴于此,本文对三者之间关系进行探讨。

模型确定

(一)指标选择及数据处理

1.市场自由度(SCZYD)。对于市场自由度指标采用曾学文等(2010)研究得出市场自由化指数,该指数的获取来自带共性标准的分类指标,包括政府行为规范化、经济主体自由化、生产要素市场化、贸易环境公平化和金融参数合理5大体系33个标准,并将市场自由度对中国经济发展4个不同时间阶段进行分析和验证,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物流费用成本(FYCB)。该指标以社会物流总成本进行度量,它的统计口径依据《中国物流年鉴》的标准分类,主要包括运输费用、仓储成本和管理费用。对物流费用成本的时间序列选取自1991-2008年,因此,将物流费用成本进行1990年不变价换算。

3.物流总量(WLZL)。它的统计口径依据《中国物流年鉴》对其进行分类,社会物流费用主要包括运输费用、仓储成本和管理费用3类。物流总量(WLZL)分为工业品、农产品、进口货物、再生资源、单位与居民用品5大类。另外,为了消除不同时间序列变量之间量纲的差异,将社会物流费用成本、市场自由度和物流总量三个时间序列分别对数化处理,记为LNSCZYD、LNFYCB、LNWLZL。

(二)模型

Sims(1980)创立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将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从而估计全部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滞后阶数为p的VAR模型表达式为:

Yt=A1Yt-1+A2Yt-2+…+ApYt-p+B Xt+μt

其中,Yt为k维内生变量向量;Xt为d维外生变量向量;μt 是k维误差向量,A1,A2,…,Ap,B是待估系数矩阵。

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宏观经济时间数据序列一般都显示出明显的记忆性和波动性,需要对其进行平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作为一种特殊的假设检验,由于它的可靠性使它成为协整检验,因果检验等的基础。

在本研究中,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法对 LNSCZYD、LNFYCB、LNWLZL的平稳性进行了验证。经过检验,DLNSCZYD和DLNWLZL为同阶单整而且为一阶单整I(1),ADF临界值分别为-2.318638和-3.435985,小于临界值-1.964418和-4.057910,而LNFYCB在0阶和1阶单整时ADF临界值分别为

-0.008030和-1.999800,大于相应的临界值-2.708094和-3.920350,检验时均未通过,因此,进一步对LNFYCB、LNSCZYD和LNWLZL的二阶差分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D(DLNFYCB)、D(DLNSCZYD)和D(DLNWLZL)ADF临界值分别为-4.1601933、-7.214952和-3.666248,分别小于临界值-3.959148、

-4.121990和-3.081002,即三者同为同阶单整且为二阶单整I(2),表明原序列之间存在平稳的关系,详见表1。综上所述,ADF单位根检验表明,序列LNFYCB、LNSCZYD、LNWLZL之间存在可能的稳定关系,但是它们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稳定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检验。

(二)Johansen检验

Johansen检验是常用的检验变量之间长期是否具有稳定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进行VAR 分析前,首先要确定模型中内生变量的最佳滞后期。根据赤池原则,无约束的VAR模型确定的最佳滞后期为3,协整检验的滞后期应该减去1期,因此,建立VAR(2)模型。结果显示,共有3个协整关系在0.05的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也就是说LNFYCB、LNSCZYD、LNWLZL之间存在3个长期稳定的关系,结果见表2。

(三)格兰杰检验

LNFYCB、LNSCZYD、LNWLZL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的基础上,对于三者进行格兰杰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不是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可以将之理解为变量之间变化的先后顺序。对格兰杰检验中滞后期的选择,依据赤池原则,选择第2期为滞后期,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LNFYCB是引起 LNWLZL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说明物流费用成本的增加引起物流需求总量的不断上升。 LNWLZL 是引起 LNFYCB变化的格兰杰原因,物流总量的增加相应会引起物流费用成本的增加。LNFYCB是引起 LNSCZYD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费用成本的增加促进商品交换与分配,提高了市场自由度(见表3)。

(四)脉冲响应分析

在将LNSCZYD, LNWLZL, LNFYCB构建VAR模型前,需要检验模型的单位根来验证方程的稳定性,若所有方程的特征根值都小于1,表示模型是稳定的,可以进行VAR分析,否则需要对误差进行修正。由表4可知,该模型所有的特征值都小于1,不存在单位根。

以LNSCZYD,LNFYCB,LNWLZL 3个平稳时间序列为研究对象建立VAR模型:

其中LNSCZYD,LNFYCB,LNWLZL均为内生变量,方程式右边的变量均为向量的一阶或多阶滞后项。另外,Yt=[LNSCZYD,LNFYCB,LNWLZL]'为3个变量构成的向量,β0为常数,p为滞后阶数,βj(j=1,2,3……,p)为系数矩阵,ε为白噪声序列向量,它表示3个分量分别在LNSCZYD,LNFYCB,LNWLZL上的冲击。

由图1可知,当本期给LNSCZYD一个标准化的正向信息冲击后,LNSCZYD会有一个急剧的下滑,到第5期为0,在第9期时达到第2个峰值,之后出现小幅波动,到13期趋于平缓。表明市场自由度自身在受到外力冲击后,短期具有明显的波动,到中期以后趋于平缓。当本期LNWLZL对进行一个LNSCZYD标准化的正向信息冲击后,LNSCZYD短期内出现明显增长,并于第2期达到最高点,在第3期出现最低点,第4期后达到正值,之后趋于平缓。表明物流总量的增加对于市场自由度在短期内有急剧的影响,长期来看,物流总量对经济增长体现出稳定的正向影响。当本期LNFYCB给LNSCZYD一个标准化的正向信息冲击后,LNSCZYD的信息响应在第2期LNSCZYD达到最低值,第4期达到最高值后缓慢下降,之后在负值区域内波动。表明费用成本短期对于市场自由度有正向作用,长期来看,费用成本表现为负向影响。

(五)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是用来分析影响内生变量的结构冲击的贡献度,表5中第一列为各变量的预测期,第二列是变量物流总量各期预测标准误差;后三列表示每一个结构对内生变量的冲击:

一是从LNSCZYD对LNWLZL的方差分解结果来看,LNSCZYD的作用逐渐增大到第4期逐渐趋于稳定,最后在第10期稳定在53.875%。这表明,市场自由度对于物流总量的冲击不断增加表明市场自由度的提高有利于扩大社会物流总量,当时市场自由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它对物流总量的作用相对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并且在总体物流总量的变化作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第10期达到53.875%。

二是LNFYCB对LNWLZL的冲击作用来看,LNFYCB的影响作用从0开始增加,在第2、3期冲击作用显著增大,分别达到16.708%和25.624%,之后趋于平缓,从第6期之后保持在34%作用,表明费用成本首先随着物流总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物流成本费用对于物流总量的作用保持在比较稳定的状态,在第10期为34.299%。

三是LNWLZL对于自身的影响作用表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在第1期,物流总量对自身的影响作用在三个因素中的比例达到69.166%,之后不断减少,并于第6期开始趋于稳定,到了第11期时就稳定在11.825%左右。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对1991-2008年间物流费用成本、市场自由度和物流总量3个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建立了VAR模型,并进行了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通过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结论,具体如下:

(一)社会物流总量、物流费用成本和市场自由度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社会物流总量、物流费用成本和市场自由度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并且物流费用成本与物流总量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即物流成本费用的变化是物流总量变化的格兰杰原因,物流总量变化是物流成本费用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费用成本与市场自由度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即物流成本费用的变化引起了市场自由度的变化。

一方面,物流总量需求增加必然使运输、保管和仓储的费用成本上升,另一方面费用上升有可能是由于开拓市场所产生的各项支出造成的。费用成本影响市场自由度,表明市场交易规则不明确、物流行业“复征税”等会增加市场交易成本,从而影响市场自由度的提升。从企业角度,可以利用产业聚集的优势,利用产业聚集区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与上下游企业之间做好供应链的衔接,争取做到零库存,进而缓冲地租、人工费用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带来成本增加的压力。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角度,企业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控制辅助供应链管理和配送管理,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为降低物流企业成本,可以将非核心业务外包,进行资源统筹和利益共享。另外,政府逐步还路于民,对于已达到投资回收期的公路实行免费通行,减少企业的运输成本。

(二)市场自由度和费用成本对物流总量的长期影响更为显著

在社会物流总量的三个影响因子中,市场自由度和费用成本对物流总量的长期影响更为显著,其中市场自由度的影响力达到 53.875%,费用成本的影响力达到 34.299%,这表明随着B2B、B2C、C2C、O2O等商业运营模式与科技技术的结合,在物流总量还有较大上升空间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相应的费用成本和提高市场自由度对于物流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扫除影响市场经济效率的制度性和非制度性因素及壁垒。因此,需要进一步扫除影响市场经济效率的制度性和非制度性因素及壁垒。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是从政府机构机构改革的角度来看,政府需要简化企业开办、经营等环节的多项许可证的程序,减少寻租导致的交易成本增加及官员腐败,规范企业活动及公务员人员活动,提高商业自由度。二是从创造良好的企业融资环境的角度来看,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及政策,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民间金融对于中小物流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三是从增加企业物流总量的渠道来看,积极融入世界性、区域性的贸易组织,加快贸易一体化的步伐,充分利用贸易规则积极融入世界经济的浪潮,降低不必要的国际贸易出口管制标准,提高贸易的自由度。四是从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企业的创新能够有效降低经营成本,但是如果技术创新的外溢范围不能有效界定,将会使创新企业由于竞争者的“搭便车”行为而导致创新成本过高而产品竞争力下降的不利环境,因此,需要产权规范的角度,明确界定产权,保护创新企业的专利技术、发明创新,打击非正规市场活动,规范市场行为,鼓励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

参考文献:

1.2012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77.3万亿,同比增长.8%[EB/OL].http://.cn/news/gnjj/20130204/1273921.shtml.2013-02-04

2.张建辉,靳涛.经济自由与可持续经济增长:中国的检验(1978-2008)[J].中国工业经济,2011(4)

3.樊纲.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报告[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4.Oliver E. Williamson, 2010.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The Natural Progress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vol. 100(3), pages 673-90, June

5.曾学文,施发启,赵少钦,董晓宇.中国市场化指数的测度与评价:1978-2008.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0(4)

6.SIMS CA.Macroeconomics and reality[J].Econometrica,1980,48(1)

上一篇:中职数学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思考 下一篇:基于需求管理的零售企业店铺类型划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