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警示性公示语英译

时间:2022-10-19 04:36:53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警示性公示语英译

摘 要: 警示性公示语是提醒公众注意潜在危险、及早采取预防措施的公示语。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对所接受信息做出基本一致的反应,采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发语的信息。因此警示性公示语英译应以英语中警示性公示语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为基础,采用“Caution”、“Warning”、“Emergency”、“Danger”、“Beware”等词语的相应表达式,把原文的意图和内容准确得体地再现给译文读者,从而实现警示性公示语的警示功能。

关键词: 警示性公示语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交际意图

一、引言

“警示性公示语经常与橙黄色几何图形标志出现在公共场合,以提醒公众对潜在危险的注意、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或生命损失”。[1]然而对此类公式语翻译,望文生义的译文比比皆是。如昆明翠湖公园里有一块警示牌上面写着“地面湿滑,担心摔倒”,其英译文是“The floor is wet,Please fall down carefully”(地面湿滑,请小心地摔倒)。又如北京某商场将“小心碰头”译为“Take care of your head”(照顾好你的头)。这样的译文严重影响了警示性公示语警示功能的实现。如何避免这种直来直去的死译,做到既准确地传达信息,又实现其警示功能呢?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可以为警示性公示语英译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美国翻译理论家、语言学家尤金・A・奈达运用交际学理论,把翻译看成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交际的目的是使参与交际双方或各方能沟通。要使双方或各方能相互理解,就要把信息的意思传达清楚。“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在他对《圣经》翻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最初提出的是“动态对等”。“所谓动态对等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发语的信息”。[2]这里面包含了三层意思,即“最切近”、“自然”、“对等”。检验的标准在于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对所接受的信息能否做出基本一致的反应。奈达的这一理论着重于语言交际中语言外的交际效果的对等而不是盛行于当时的“形式对等”。奈达考虑到“动态”这一术语容易被误解为仅指一种影响力,而对他的翻译原则产生误解,继而用“功能对等”这一术语替换了“动态对等”,“因为‘功能’二字把翻译视为一种交际形式,着重于翻译的内容和结果,比‘动态’更合理”[3]。二者都是以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对所接受信息能否作出基本一致的反应为依据。即“使译文文本的读者基本上能以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欣赏译文文本”[3]。这就意味着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上,翻译要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是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为了保全内容而改变形式,其变动程度的大小,必须视不同语言之间在语言和文化上的距离大小而定”[4]。在正确传达信息的前提下,使译文具有可读性,便于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三、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警示公示语翻译

功能对等理论要求译者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在翻译中不求两种语言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是要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使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等值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根据这一理论,警示性公示语的翻译既要考虑翻译信息和原有信息之间的对等程度,又要考虑外来读者与本地读者的反映。为此可采用以下几种句式。

1.Caution

“Caution”的使用说明“危险”就在近前。为此,在使用警示图形标志的同时,这个词使用大于具体提示的问题或危险内容的字号。“Caution”公式语常用以下几种结构。

公式1:Caution+mind

例:注意:小心台阶Caution Mind the step

注意:小心碰头Caution Mind your head

公式2:Caution+action

这种句式结构提示公众和旅游者这些“行动”往往都是正在进行之中,不予足够关注就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例:正在维修施工Caution Maintenance in progress

注意:高空作业CAUTION MEN WORKING OVERHEAD

注意:正在保洁Caution Cleaning in progress

公式3:Caution+完整句子

例:注意:擅自停车一律锁定CAUTION Unauthorised vehicles will be clamped

公式4:Caution+Please开头的祈使句

这种方式温情、客套,非常人性化

例:注意:请当心,不要让热饮烫着手Caution!Please take care with hot drinks!

2.Warning

使用“Warning”警示语的描述内容比用“Caution”的应用情境更为危险。以下是几种常用句式。

公式1:Warning+Noun/Target

例:注意:划船区Warning Rowing area

公式2:Warning+Beware of+Noun/Target

例:小心台阶Warning Beware of step

公式3:Warning+完整句子

例:注意:横穿铁路者将受罚Warning Trespassers on the Railway are liable for prosection

3.Emergency

“Emergency”是提示公众和旅游者特别“紧急”的警示性公示语。它的应用句式有下面几种。

公式1:Emergency+名词构成的紧急设施

例:紧(应)急洗眼处Emergency eyewash

公式2:In Emergency+应当采取的行动或行为

例:紧急情况拉动把手推开车门In Emergency Pull Handle & Push Door To Open

公式3:Emergency+Noun+Only

例:禁止出入 限紧急情况出入 NO EXIT EMERGENCY EXIT ONLY

4.Danger

使用Danger警示性公示语告知公众的是一种非常强烈的信息。一旦不按照警示的内容去做,往往可能涉及财产,甚至生命的安全。常用句式如下:

公式1:Danger+Sentence

例:危险!不要在悬吊物下停留Danger Stand clear of suspended load

公式2:Danger+Adj/Noun

例:危险!高度易燃物品Danger Highly flammable material

5.Beware

警示意义的公示语还包括使用Beware构成的短语、语句。

公式1:Beware of+名词

例:当心有狗Beware of the dog

公式2:Beware+完整句子

例:当心!儿童在玩耍Beware!Children at play

此外当“局势”相当严重时,Beware还可以与Caution,Warning一同使用。

如:注意当心行进车辆Caution Beware of moving vehicles

四、结语

译者由于受源语影响过深,缺乏跨文化意识,对警示性公示语存在字对字、机械化翻译的现象,中式英语痕迹明显,这样不仅不合乎英语语法的结构,更无法传递出原文的警示功能。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摒弃了盛行于当时的“形式对等”,以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对所接受信息能否作出基本一致的反应为依据,采用“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语”来翻译。在大多数情况下,英语中警示性公示语的表达有约定俗成的方式,因而译者应以此为基础,运用“Caution”、“Warning”、“Emergency”、“Danger”、“Beware”等词语的相应表达式,把原文的意图和内容准确得体地再现给译文读者,从而实现警示性公示语的警示功能。

参考文献:

[1]王颖,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2006:41.

[2]Nida,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91.

[3]Nida,Eugene A.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124,118.

[4]Nida,Eugene A.&Taber,C.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Leiden:E.J.Brill,1969.

上一篇:探讨“以读促写”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格语法的双宾语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