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

时间:2022-10-19 03:55:09

中国有句谚语说:“人闲长头发,心闲长指甲。”给自己放大假的时候,我对这句话算是有了体会,觉得还是忙点好。过了春节,3月开始在国内读新南威尔士大学预科。我的心情处于两个极端,一边觉得开学终于有点事儿了,另一边是实在舍不得自己的假期,从小到大每次面临开学时都会这样纠结。

到学校报到的第二天就是开学典礼,第一次见到了接下来10个月共同学习的同学们。班主任给我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有时候,大家在微信里熟悉得比见面快,吐槽一下老师和学校,话题无数。有了微信的基础,开学第三天在班里再碰头时,互相也没什么隔阂。开学第一天的课一般都是打招呼互相认识,每个科目的老师自我介绍都各有特点,来自英国的英语老师喜欢和我们开开涮,猜测我们在想什么,问我们来自哪里;来自印度的会计老师最让人印象深刻,最后以每人唱了一首歌收尾;来自美国的电脑和经济课老师,他们喜欢问我们爱好是什么,喜欢什么运动。

我们班在老师的眼里就是个中式杂烩班,这事儿我也是过了一段时间才知道的。杂烩指的不是班里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地方,而是有好几位小伙伴和我一样都曾经在国外学习了一段时间。班里的“祖宗”就是刚在美国读完高中,开始我们俩没怎么聊天,后来发现世界真的很奇妙。我们还蛮有缘的,她当时在美国西雅图读书,离我生活的城市波特兰很近,每每听她说到我们州免税买东西,眼睛都发光。班里的学霸是从英国读书回来的一个姑娘,听说来参加预科之前,已经有几所英国大学给发了录取通知书,但人心气高,想考更好的大学。还有两个从新加坡回来的伙伴,他们是我们班的会计课大护法,在新加坡学了会计有点功底。还有一个来自加拿大的姑娘,如果没记错,她曾经读过一段大专,但不满足于现状打算从头再来。

我们班16个同学,有10个没有在国外读书经历。要过的第一关就是语言,试想在课堂上听不懂,课后看书读不懂,还有一大堆焦头烂额的英语作业和论文要面对。但大伙儿不愿意放弃,每一个留学生都是这样走过来的。他们说,曾以为留学生活会很轻松,但一个月后,国还都没出就发现自己承受的压力真的很大!首先是上课听不懂,回家后得自己啃厚厚的教材。其次,阅读能力弱,从来没有整天读英语书的习惯,因此,往往是读了很久才读完几页书,自己却早已身心疲惫。另外,不管哪一门课,老师总会在教学过程中,布置大大小小的论文。因此,不会用英语写学术文章又成了拦路虎。期中的时候,我往往被考试、作业、论文重重包围,着实累了一把。

我们班里同学几乎都是从全国各地过来的,能聚到一起缘分不浅。从小就经常听大人讲:“三六九等的朋友都要去交,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即使不喜欢的人也要去认识。”但也会有另一种说法:“朋友要精不要多,人生中能交到三个真心朋友已经非常了不得了,其他所谓的朋友在你患难时候就都不见了。”到底哪种说法是对的呢?直到现在我面对朋友同学还有这个问号。人脉圈的建立,是基于个人能力,而不是简单地看数量。也许你觉得很奇怪,我一个连大学校门都没迈进去的学生,有什么资格来谈人脉圈?但有意思的是,我的人脉圈从所谓富豪级到平民百姓无所不有。正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我认识了不少奇特的人。

在波特兰读书的时候,周围的一些朋友确实是亚洲有钱人的子女,藏龙卧虎。比如哪个明星的女儿是我朋友的朋友。或者我同在寄宿家庭的好朋友的哥哥,还在亚太峰会时作为成员出席,并且接待奥巴马。还有特殊人家的子女,我没见过,但听说他们上学身边总有两个保镖。经常有认识的人,随便问一个,不知是不是吹牛,说自己都是曾经坐过坦克,是大院里的或者是国内的大企业的子弟,15岁生日都是在豪华游艇上过的。这些人当中也有人品和学习好的,当然我和平民百姓的朋友更亲近一些。我在波特兰读高中时,同班同学就是最普通美国家庭里的孩子。在公立学校,如果有一天碰到一个抱着婴儿来上学的15岁小女生,也许会问她这是不是你妹妹,但她说不定会回答说这是她的女儿。我没去过特别杂乱的公立高中,我有在那儿读书的伙伴说,他们班上还有些吸毒少年,会有五大三粗的校警过来领走。舌头上穿环,戴眉钉,把头发染成绿毛那更是见怪不怪。

在北京澳际国际学校上预科,觉得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好像简单多了。班里确实有那么几个特别有钱的,经常给同学买吃买喝的,大家就觉得占了点小便宜,特别容易满足。同学们性格迥异、各有特点。我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人的思想水平有高有低,这是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高者有修养、有风度、有胸怀,低者则对许多问题想不通、看不透、心气不平、牢骚满腹。如果高者能够持平常心,则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信赖;而低者若有自知之明,也能被大家接受和一视同仁。反之,则是另外一种局面:前者见疑受讥,后者遭人同情,难免会伤害了最朴素和本真的同学情谊。

多少年后,同学们必然会产生职务高低和社会地位的差别,既然已存在台阶式的差别,就难免会在每个人心中留有芥蒂。如果高高在上的同学怀有谦诚之意,则会被同学们追捧并奉为楷模,反之则会成为“人民公敌”;而身居低位者难免会对自身处境颇有微辞,于是经常要向高者发难和挑战。这时低者是没错的,高者的表现决定一切。而在此过程中,低者维护的是同学的尊严和平等的内心秩序,而非江湖上的恶战。所有的博弈形成了同学关系最终的格局。同学关系的高低差别,是社会关系形成的雏形之一。

总之,我们都来自五湖四海。现实往往被意象派的画笔颠过来倒过去,生活在重新组合,领悟没有尽头。

上一篇:李恩杰:“魅力春天”推动剧院机制改革 下一篇:艾敬:呼唤美呼唤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