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图书馆管理员的定位研究

时间:2022-10-19 03:29:22

有关图书馆管理员的定位研究

摘要:作者针对图书馆管理员的定位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主要包括图书馆管理员是图书馆的主体,并且对图书馆管理员新素质培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 管理员 定位

1、研究背景

从广义而言,图书馆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图书馆“记忆”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步足迹,图书馆人的劳动对象就是各种知识信息载体,而“知识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绝对价值”。就狭义而言,图书馆的绝对价值必须通过一定的实用价值体现出来。图书馆的价值,不在于其自身的“经济产值”,而在于图书馆通过促进文献知识的活化与转化,为全人类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由此而导致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图书馆的效益价值是通过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对文献知识的利用而转移和体现到社会各个领域中,为其他领域的受益。从图书馆诞生那天起,就决定了图书馆是一种隐性产出的事业。

现在图书馆要成为信息的采集和转播的场所,使信息能够及时的传播,使信息能够快速的应用于社会,发挥知识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管理员重新定位,重新思考,充分发挥好图书馆信息中转和传播的作用[1]。

2、图书馆管理员是图书馆的主体

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财富是什么?按传统观点,一般都认为是馆藏文献资源和图书馆建筑等硬件设施,以至于在世图书排名中,也主要是依据馆藏文献量和图书馆馆建筑面积两个指标。历史的车轮驶进二十一世纪,显然这种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数字化、网络化为特点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在知识经济时代,其战略资源是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又通过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熟练程度来体现,优秀的图书馆管理员将成为当代图书馆的最重要的资源和首要财富。

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就是通过全体图书馆人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的。其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利用文献信息满足读者对知识信息的需求,提高读者的综合素质。既然如此,图书馆的主体,也就是管理员素质的提高就迫在眉睫。随着知识经济与当代社会发展的互动融合程度日趋紧密,渗透程度日益深化,对信息和知识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强,知识成为社会的内驱力,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资本。知识及其网络将成为一种支配人类生活方式的新文化观念,正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因此,人们对信息,知识的需求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趋势。而作为的一名图书管理员,面对知识经济的时代,面临着新的危机和挑战。

3、 图书馆管理员新素质培养

3.1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

图书管理员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提高图书馆科学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基本因素。现在的图书管理人员知识结构是既要扎实的某一学科的知识,又要有一定的背景学科的知识,图书情报学好知识以及计算机基础知识。

基础学科知识。这是作为现在图书管理员的最起码的要求和素质,图书管理员必须具备全面而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利用馆藏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图书情报学知识。图书情报知识是作为图书管理人员的必备的知识,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在服务工作中准确迅速地查找到读者所需要的信息资料,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计算机知识。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后,传统的手工借阅被计算机技术。不管是最基本的借还工作,还是较大的网络查询和索取,都以熟练的计算机操作为基础,这是现在图书管理人员的基本操作技能。

3.2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

目前,许多图书馆现代化管理,但业务工作仍停留在借借还还的层面上。因此,要面向更高,更广更深的管理层次发展,就必须注重图书管理员综合能力的提高,图书管理员要注重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因为网上资料异常丰富,其中各种虚假,失效,误导的信息混入支信息源中,会使信息质量受到影响,给图书管理员发现有用信息增加了难度。图书管理员不公应具有筛选,组织,传递文献信息的能力,还要关于确定信息研究的目标,能通过综合分析,辨别真假,从而了、发掘文献的信息的真正价值,给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信息处理能力是我们图书馆向读者提供搞好服务的纵深。

科研能力。管理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应善于思考,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这样帮能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科研能力是我们图书管理的重要方面,只有我们图书管理的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我们管理水平才不断进步,才能更好的为读者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进入现代社会,随着开放的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图书管理员只有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才能在信息加工和传播中成为合格的知识信息导航员。这样既能更好的为读者及时交流信息,及时的为读者提供服务,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内部的交流。

4 、结论

现在图书馆不仅仅在手段上越来越丰富,而且内容越来越丰富,同时读者的需要的知识也越来也丰富,这就需要我们管理员更新观念,重新定位,不断学习,不断的进步进步,更好的为读者提供详实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黄昭,王建祥.论图书馆的职业道德建设[J].图书馆,2004(2).

上一篇:浅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念创新 下一篇:浅谈如何搞好班级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