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有效整合

时间:2022-10-19 12:20:17

浅谈在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有效整合

2011新版课程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课题,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实际上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下面就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整合谈我们浅显的认识。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体现了新的数学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以及所具有的优势,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使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在适时、适量的启发和引导,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在自主思考、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学习过程中。例如教学《圆柱体的认识》这一课,教师课件的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理解圆柱体高的概念,同时,又体现了课件特有的优势。圆柱体高的转动与平移是实物教具和投影设备无法实现的效果。这一课件从设计到实施都体现了教师力争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软件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体现了学习与创新的有效结合

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讲,圆柱体的高就其知识本身只是一个进行数学教与学活动的载体,可是由于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使教师对这一知识的教进行了创新的教学课件设计;同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优化的环境。使学生在对圆柱体高的学习理解过程中,看到了实物圆柱体中不可能看到的高,理解了这一高的意义。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的过程中,接受了转动、平移数学思想。这种思考性的接受对于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都是有益的。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体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在没有制作这一课件之前,我们在数学课堂上对这一教学内容的数学主要是采用教具演示和投影仪的方法。对学生来讲,两点之间的距离好理解,两条线之间的距离(两个底面周长)也可以看得出来、摸得着。可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就只能靠想象去理解了。信息技术课件很好地帮助学生完成了这一想象过程,使学生们很好地帮助学生完成了这一想象过程,使学生们很好地理解了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这一数学概念。

上一篇:发展幼儿积极的社交行为之我见 下一篇:浅论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