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土地供求问题研究

时间:2022-10-19 11:52:00

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土地供求问题研究

摘 要:2011年10月7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标志着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人地矛盾突出的河南省要完成从传统的农业大省向农工商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强省的蜕变,必须有效解决土地的供求矛盾,这是建设好中原经济区的关键。文章对目前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土地使用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并初步提出解决土地供给矛盾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 土地利用 “三化”协调

一、 前言

《意见》指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主要任务是在不影响农业发展、不威胁粮食安全、不损害生态和环境的前提下,探索出一条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但是,作为中原经济区主体的河南省有着特殊的社会经济背景。一方面,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以占全国6.49%的耕地,生产占全国9.47%的粮食,并且每年还为国家输送近300亿斤的粮食;另一方面,河南省还是人口大省,以占全国1.74%的土地,容纳着占全国7.47%的人口;土地资源紧缺一直是困扰着河南经济发展的一道难题。因此,中原经济区要想实现“三化”协调发展这样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找到解决土地供求矛盾的办法。从目前的状况看,河南省的耕地所占比重还是比较大的(如图1),但是作为农业大省,保护耕地的政策仍然不能放松。如何在不过分减少耕地的前提下,保证城市化、工业化的土地供给,将是建设中原经济区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二、目前土地利用存在的两大矛盾

(一) 建设用地指标少,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求

图1 河南省土地利用情况

图2 2011年全国产粮前4位

河南自古就有“天下粮仓”的美誉,不仅能满足自身的粮食需求,每年还能向省外输送300多亿斤粮食,解决近亿人的粮食供应。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河南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图2为河南省粮食产量全国排名情况)。国务院下发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原经济区的首要战略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正因为河南省农业生产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中央对于河南耕地的保护尤为重视,对河南建设用地指标的控制亦十分严格。据统计,河南省平均每年仅能获得二十万亩左右的建设用地指标,但河南省每年推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所需要的实际建设用地量约为八十万亩。从某种程度上说,严格的建设用地审批限制了河南省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目前,河南的城镇化水平仅为36%,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二) 土地利用效率低,农村居民点占地相对过多

虽然土地资源十分稀缺,但是河南省许多县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却很低,土地资源大量浪费。在城镇,部分市县城市化发展采取“摊大饼”的做法,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一味的追求大、广、宽,修建许多大广场、大别墅群、大风光带,大搞所谓的开发区、科技园等“形象工程”,这不仅而忽略了城市服务功能方面的建设,还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在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也是非常的低。从图1可以了解到,河南农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全省比例高达11.08%,远高于北方各省,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居民点的占地面积较多所造成的。

三、解决土地供给矛盾的对策建议

(一) 突破用地政策限制,省域内统筹使用城乡建设用地指标

国务院下发的《意见》指出,作为探索“三化”协调发展的实验区,凡涉及到“三化”协调发展领域的问题,中原经济区可以先行先试。在这个大的前提下,中原经济区完全可以向国家申请统筹使用城乡建设用地指标,来缓解建设用地供给严重不足的局面。一旦这个办法通过国家审批,河南省建设用地指标就能在省域范围内实现流通,建设用地的分配会变的合理有序,从而实现建设用地指标的优化配置。统筹使用城乡建设用地指标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建设用地需求强烈的市县可以通过分配和交易获得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对于建议用地需求较弱的市县可以通过转让建设用地指标,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促进经济发展。

(二)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大幅提高农村土地生产效率

农村土地流转是解决目前农村土地生产率低的一剂良药。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成本高、收益低已成为通病,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也要求实行土地流转。通过把单个农户的土地集中使用,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产出。农民实现了增产增收,进而从根本上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河南省平原面积相对较多,土地流转的自然条件优越。因此,农村土地流转对河南农业发展的促进效果会更加明显,这也将有利于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粮食生产核心区,巩固提升河南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

(三) 巧用集体建设用地,适当推动农村宅基地的置换

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宅基地)一直是土地利用中被忽视的一块。其实,随着“三化”的不断发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宅基地的置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严格说来,宅基地的置换可以归结到土地流转当中一并分析。但是,宅基地置换对于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一方面,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有着巨大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用地缺口,建设用地需求异常强烈;另一方面,河南省农村居民多,农村范围广,宅基地置换所能获得的建设用地量将会非常的大,宅基地流转所获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也必然是十分可观的。

四、结语

总之,能否解决好土地供给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成败,我们必须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实践,探究出一条具有中原特色的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解决中原经济区土地供给的问题,一定要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一定要维护好农村的繁荣稳定,一定要保证好农业的不断发展,这是中原经济区一切建设的首要前提。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蔡世忠.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三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河南农业科学.2011(6).

[2]张全红.论中原经济区建设与河南农业现代化.农业经济.2012(6).

[3]杨强.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现代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研究.农业经济与科技.2011(1).

[4]贺振华.农村土地流转的效率:现实与理论.上海经济研究.2003(3).

[5]吴苓.以宅基地换房——解决大城市近郊区城市化建设中资源瓶颈的新探索.宏观经济研究.2007(2).

上一篇:高职国贸专业开设创业实践课程的探讨 下一篇:非营利组织发起人的相关问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