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

时间:2022-10-19 11:37:07

产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

一、切实做好产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的组织实施工作

今年以来,市政府围绕贯彻落实中央“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重大决策,根据国家、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制定出台了一批产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为做好这些意见的组织实施工作,市政府决定,实行部门负责制,由市政府有关部门分别负责各产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的推进落实,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一名副职专门负责每个产业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一)生物(医药)、化工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的组织实施工作,由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赵顺法同志负总责。

1《*生物(医药)产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具体组织实施工作,由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戴宝进同志负责。

2《*化工产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具体组织实施工作,由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左力鸥同志负责。

3《*现代服务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具体组织实施工作,由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唐志勤同志负责。

(二)装备制造业、纺织工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的组织实施工作,由市工业促进局局长吴飞同志负总责。

1《*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具体组织实施工作,由市工业促进局副局长李建柱同志负责。

2《*纺织工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具体组织实施工作,由市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刘国明同志负责。

(三)《*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的组织实施工作,由市信息产业局局长王玉民同志负总责。具体组织实施工作,由市信息产业局副局长卢昌明同志负责。

市政府分管领导定期调度督导分管部门产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的组织实施工作,生物(医药)、化工产业由栗进路常务副市长负责协调督导,现代服务业由张殿奎副市长负责协调督导,装备制造、纺织和电子信息产业由刘明轩副市长负责协调督导。市政府每季度听取一次进展情况汇报,重要问题随时解决,每年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市政府各牵头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按照国家、省相关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我市实施意见中已经明确的各产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任务,抓紧制定落实推进的具体措施和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要突出工作重点,筛选一批重点企业,加强指导,促其加快发展。要把谋划重大项目产业链作为今后项目谋划的主要抓手,与产业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大项目谋划实施力度,促进一批产业支撑项目早日投产见效。要按照“一产集约、二产集聚、三产集优”的思路,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实现产业集聚。要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定期协调调度,推动落实。各牵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随时掌握工作进度,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

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在项目报批、要素供应、优化环境等方面提供及时有力的保障,共同做好产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的组织实施工作。各县(市)、区要按照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结合落实国家、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市产业调整振兴实施意见,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重点产业规划实施意见,下大力组织实施。

二、认真落实下半年十二项重点工作

下半年,要抓好十二项重点工作,推动我市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有关部门分别负责十二项重点工作的落实。

(一)继续下大力抓好项目建设。由市发展改革委负责。

(二)力促工业经济提速增效。由市工业促进局负责。

(三)保持农业稳定发展。由市农业局负责。

(四)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由市商务局负责。

(五)深入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由市建设局负责。

(六)进一步加大财政增收节支工作力度。由市财政局负责。

(七)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由市农工委负责。

(八)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由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负责。

(九)进一步发挥好金融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由市金融工作办公室负责。

(十)努力扩大出口规模和利用外资。由市商务局负责。

(十一)着力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由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民政局、市文化局、市扶贫办等部门共同负责。

(十二)抓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由市安监局负责。

市政府分管领导对十二项重点工作实行分包责任制,定期调度督导。第一、六、九项工作由栗进路常务副市长分包;第十一项工作由栗进路常务副市长、张妹芝副市长、刘明轩副市长和张树志副市长共同分包;第五项工作由王大虎副市长分包;第四、八、十项工作由张殿奎副市长分包;第二、十二项工作由刘明轩副市长分包,第三、七项工作由张树志副市长分包。

牵头部门要对照全年目标任务,加大综合协调和统筹推进力度,针对薄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及时解决制约问题。要积极做好企业的产销衔接、银企对接、生产要素供应等重点工作,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对上半年完成较好的指标要力争年底超额完成,对上半年完成不理想的指标,要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以赴确保完成。

有关部门要切实强化省会意识、大局意识,把“*速度”向经济建设工作延伸,在认真做好本部门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密切配合牵头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重点工作的落实。各县(市)、区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全力抓好各项重点工作,努力实现“总量增加、份额扩大、位次前移”的目标,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上一篇:城区树木保护管理工作意见 下一篇:农业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