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谐校园浅说

时间:2022-10-19 11:16:09

创建和谐校园浅说

“和谐社会”一词随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提出,成为人民的心声与期盼。“和谐社会”则是对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人与自然相处的社会的最集中的概括。学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的子系统之一。创建和谐校园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创建和谐校园的宗旨是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奠定最坚实的基础,为教师聪明才智的发挥提供最适宜的土壤。

和谐校园是一种办学理念。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了人的和谐发展。和谐校园是一种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内核是人本思想,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在它的催化下,发挥最大潜能。和谐校园是一种人文环境。在诚信友爱、和睦相处、充满活力的人际环境中,所有的人都得到尊重和呵护。校园的角角落落,都洒满灿烂的人文之光。那么,怎样才能创建和谐校园呢?

一、创建和谐校园,要以远大而统一的奋斗目标为指导。

成功学家卡耐基说过:目标能够激励人生、规范人生、烛照人生。目标能够统一人们的意志。凝聚人们的心力。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单位。只有在统一目标的指引下。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有凝聚力、向心力,才能实现真正的团结、和谐。我们中华民族的近展史就是一个例子。我们学校近几年的发展也是一个说明,正因为进入新世纪后师范教育走人了百年以来的低谷。学校面临着严重的生存难题。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工制定了以师范教育为立校之本,以普通教育为强校之路的发展思路,确定了振奋精神、艰苦奋斗、二次创业、振兴泊师的工作目标,学校才出现空前地团结,实现了奋斗中的和谐。也正因为团结、和谐。学校在最困难的时期,实现了跨越式、超常规的发展。学校在校生由2001年的1700人发展到2007年的近7000人,建筑面积由50000平方米发展到150000平方米,所以要创建和谐校园,必须确定适合自己实际和特定的奋斗目标。并使其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意志,大家都自觉为它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才能和谐,才是真正的和谐。

二、创建和谐校园。要以坚强而统一的领导为前提。

一个单位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单位要实现和谐,如果没有统一的领导、没有坚强有力的领导。仅靠人们的自觉是做不到的。因为即使人们的政治素质、人为修养再高。几百人、几千人组织在一起总会有思想上的差异、观念上的不同、行为上的不一、利益上的纷争,这些都是不和谐的因素。靠什么来解决这些问题?靠领导。靠领导及时地根据实际情况以思想教育、制度规范、政策调控来解决。当然,在解决的过程中不能单靠主观意志,不能单靠简单的行政命令,要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要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三、创建和谐校园,要以制度纪律为保障。

说到制度纪律。似乎与和谐是不搭调的,甚至是矛盾的。其实恰恰相反,制度和纪律是和谐的基础和保证。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法制社会。其实,道理很简单。比如我们走在马路上,人很多,车很多,方向不一。怎么才能相安无事、和谐共行、走得顺畅?关键是人人遵守交通规则,否则交通则不通,甚至发生严重事故。80%以上的交通事故多因人们违反交通规则所致。学校也一样,许多教学事故、安全事故、诸多矛盾也因人们不遵守规章制度而致。所以。创建和谐校园离不开而且必须有科学规范的制度、严格的纪律,更重要的是每个同志都要有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并逐步化为自觉的行动。当然,制定制度,执行纪律时应以人为本、以师为本、以生为本。充分尊重教师,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特点。并广泛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让广大教师成为制定制度的主人,提高教师对制度的认可度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制度完善了,大家又都能依章行事,自然也就和谐了。

四、创建和谐校园,要以健康的人际关系为依托。

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基础上的,理解和包容是实现和谐最重要的条件。莫说一个单位,即使一个家庭失去理解和包容也会发生矛盾甚至解体。以我校为例,学校现在形成了师范部、高中部、初中部三足鼎立的局面。有14个科级单位、500多名教职员工、6000多学生。三部办学体制不同、办学目标不同、生源层次不同、管理方式不同、教育教学成果的衡量标准和奖励办法也不同。如果各部之间不能相互理解和包容,就很容易相互攀比,攀比工作的难易,攀比待遇的多少,攀比地位的高低。在攀比中就会失去团结。失去工作的动力。因此,领导除尽量做到工作、利益的相互平衡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人们多看别人工作的艰难之处,多看别人在工作中付出的劳动。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最终实现心理上的平衡。实现三部的融合、和谐,以实现学校的和谐。即使不是我校这种情况,一般学校也存在干部和群众之间、教师和职员之间、教师不同学科之间的因岗位不同、工作性质不同而产生工作和利益上的攀比。如果不能做到相互理解和包容也势必影响学校和谐,影响学校的工作和发展。

创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创建特色学校、培养合格人才都离不开和谐。和谐出凝聚力,和谐出战斗力。每一位学校管理工作者都应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创建和谐校园的新思路、新办法,从而办出让全体师生满意,让家长和社会满意的好学校。

韩淑胜:沧州师专泊头分校。

上一篇:影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因素 下一篇:心理语言学写作过程模型与写作技能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