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插图的作用和运用

时间:2022-10-19 11:07:09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插图的作用和运用

新课程苏科版初中生物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插图,图下还配有言简意赅的说明,实现教材文字内容的重要补充,有利于学生从各种角度了解知识概念的全貌,也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因势利导,充分挖掘出插图的内在意义,合理有效地利用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插图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教材中安排的插图都是编者为辅助教学而精心设计出来的,其构思巧妙、内涵丰富,是学生新课学习和理解教材内容的重要载体。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材中的插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师应充分利用它来调动学生视觉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例如,学习七年级生物“致同学”内容时,书上安排瓜果蔬菜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生物为我们提供食物来源”,安排森林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植物为我们提供氧气”,还有蜻蜓与直升机、海豚与潜水艇、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转基因辣椒等图片,使得第一次接触生物课的初中学生知道生命科学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解决学生重难点突破的困难

生物知识有一些是相对抽象的,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对抽象思维能力有限的中学生来说,如何突破这些重点和难点?插图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它以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出生物科学知识。例如,学习“植物的生殖”内容时,关于受精与果实的形成,如果只是用文字叙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现象,学生可能很迷茫。所以教材上编排了“受精过程示意图”,让学生一目了然,也为后面学习种子的结构知识作了铺垫。

3.加强学生对实验的切身体验 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无论是以往的教学大纲,还是第三次新修订的课程标准都对生物实验教学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这就说明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使得他们对生物实验很感兴趣,实验也可以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但是受许多条件的影响,有些实验不能够进行。例如,观察“桃的花”的分组实验,教材安排在七年级下册,即秋季,而桃花一般在春天开花,让进行这个实验变得困难。而一幅“桃花的结构”的示意图,使学生对桃花的结构有了直观的认识。

二、插图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教材中的插图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挖掘每一幅插图不同的内涵,根据教学需要,让静止的图活化起来,使插图的使用达到最佳效果。

1.把握插图使用的最佳时机

插图使用的时机应该依据图、文和其教学目的而有所不同,有的需要放在新课之前呈现。例如,学习“生物生存的环境”时,教师就可以直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教材中六幅不同生物生存环境的图片,可以很快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后面的新课学习做好准备。有的插图使用需要放在新课学习之中,对所学的知识加以补充和解释;有的需要放在课后,对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和拓展。

2.挖掘插图中的隐性知识

有些插图因篇幅所限,不可能作详细说明,但是里面蕴含着许多隐性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对插图进行深入挖掘。有的插图蕴含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可以直接得到结论,教师只需点到为止即可。例如,学习“生物体的基本结构”里有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内容,教材上安排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对于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学生从图中一目了然。但是有的插图蕴含的知识比较隐蔽,就需要教师作简洁明了的点拨和启发性的讲解,给学生以思维的启迪,从而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培养。例如,学习“鸟卵的结构”时,观察鸡蛋的卵黄上有个小白点——胚盘,并有文字解释胚盘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教师可追问:“没有受精的鸡蛋是什么样的?能不能孵出小鸡?”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图中的奥妙,可谓一举两得。

3.利用插图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教材上有些插图非常的逼真、生动和形象,所表达的知识点都是初中生物学中的重难点。在学习这些知识时,

教师如果能图文并茂地呈现会收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如何把这些结构相对复杂的示意图呈现出来,特别是在黑板上呈现出来对于教师具有一定的困难。这时教师应该具备对复杂的插图处理的能力,使之简单化,以简图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既借助绘制的简图辅助教学,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使抽象的知识条理化、直观化,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又克服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插图是生物知识的特殊载体,生物教学中的第二语言,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平时要深入研究教材,充分发挥插图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拓展学生的认知方式,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和建构。

上一篇:那些事,那些人,未央 下一篇: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推出移动式3D科普影院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