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时间:2022-10-19 10:13:43

浅谈高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摘 要: 高中阶段,作文素材的积累是写作的基础,是学生作文有深度且别具一格的重要因素。作者立足教学实际,从材料来源和积累方法两方面谈谈见解。

关键词: 高中作文 作文材料 积累途径

写作是一门高雅的艺术。中学生在写作时,常因为缺少材料的积累而犯愁。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加强引导。

一、挖掘生活,积累素材,拓展空间

1.挖掘生活源泉,加强情感体验。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从社会生活中广泛获取材料,这就要指导学生热爱生活。通过深入生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感悟生活。获取直接的生活材料,由此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情真意切,枝繁叶茂。

例如,在写“生活没有假设”这篇作文时,语文课代表别出心裁,构思独特,以爱假设先生为主人公行文,写道:

爱假设先生是镇上顶有名气的一个人。其实他原本不叫这个名字,不知是谁给他起了这个名字,大家便叫开了,都忘了他真的名字。

爱假设先生小时候不喜欢念书,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想:假如有一天不用念书就好了。……不幸的是,爱假设先生在第二天的考试中拿了个大鸭蛋,这让爱假设先生大受打击,但并没有发奋努力。他就这样一直假设着,最后被退了学。

于是,爱假设先生只好在一家工厂里当搬运工,他每天都努力工作,勤勤恳恳。“……假设我也能有一辆小汽车该多好啊!”……那个踏实工作的工友因为表现优秀而升了职,两年后还买到了小汽车。

爱假设先生被辞退后每天都在大街上找工作。有一天他来到一家店外看见店门口写着:“恭喜某某中了500万大奖!”……但是最后,他什么也没有得到,反而花光了所有钱,连生活都很困难了。

爱假设先生最后走投无路,只能去做了乞丐,……第二天早上,人们发现他时,看见了他写的一句话:假设我从前没有那么多假设,而是多做事就好了。

围观的人群中不知是谁说了一句“生活其实是没有假设的”,人们面面相觑,摇着头叹着气走开了。

爱假设先生就这样走了。

这无疑是小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的结果,是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写得细腻、真实、动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处处存在动人之处。生活是作文素材的直接来源。

我在课前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灵活多变地采用演讲或介绍的方式向同学们推荐优秀读物,好的写作素材,甚至是某一句触动心灵的话,其他同学可以就此谈谈想法。在自由交流的氛围中,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锻炼了思维能力、交际能力,更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2.积累阅读素材,注重观点提炼。作文素材的另一重要来源便是书本,换句话说就是学生的阅读。有研究认为:“写作与阅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两者互为条件和因果。中学阶段的教材内容很丰富,再加上适当的课外阅读就更好了。

如食指《相信未来》:

写作素材: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食指)

角度点拨:①没有绝望的人生,只有绝望的心境;②坚定的信念可以战胜一切苦难;③面对挫折;④乐观与悲观。

学生在书中阅读到的内容,是一种更广阔的生活。中学生一定要加强阅读。不仅要注重课内阅读,还要注重课外阅读。有的同学作文中能旁征博引,用中外的史料和名人故事作为例子,还有引用名人名言,或诗词歌赋,从中提炼出观点,给文章增色不少。

3.搭建信息平台,汲取网络营养。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而言,网络早已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网络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学生可以及时从网上获取许多最新信息和最新观点,或是他们手头没有的书本资料。

二、创造条件,养成习惯,共促发展

明确了写作素材的来源,教师要积极创造积累的条件,要求学生注意规范化的积累,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还要加强监督指导,这样才能使学生写作时信手拈来,妙笔生花。

1.创设条件。除了校图书馆、阅览室外,我在所任教的班级还引导学生建立班级图书馆,汇集师生个人藏书,所有书籍供班级同学共享,这样可全面发挥整体优势,有效实现资源共享。日积月累,学生多读了不少书,开阔了眼界,为积累材料创造了广阔的天地。

2.有效指导。我根据积累材料的两种基本形式,即生活和阅读,要求学生准备两个材料积累本:一个记录生活和感悟;另一个摘抄和点评,即阅读启示笔录式。学生通过阅读相应的作品有所触动,受到一定的启发,就记下感触,还可以摘抄美句妙言,记下点评心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材料会越来越多,并且定期加以整理,使它们能够为我所有,为我所用。

“材料积累”作为作文素质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还涉及方方面面,只要我们认真实践,努力思索,就定能推动作文教学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玉珍.丰富生活体验,巧为有米之炊[J].教育科研论坛,2008.

[2]范秀娟.阅读:写作教材中不可缺少的元素[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上一篇:从语气角度谈英语商务信函写作 下一篇:公式化语言对当今大学英语学习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