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运动”背景下普通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时间:2022-10-19 08:42:31

“阳光运动”背景下普通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拓展训练是是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课堂将拓展训练引入到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中,是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延续,同时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尝试,是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较好的补充。本文从阳光体育运动的理念入手,对拓展训练在高校中开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为拓展训练在高校的普及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阳光体育 普通高校 训练

一、研究目的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对于大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尤其体现在对专业理论素养之外其他方面的提高明显不足,高校传统的体育课教学只注重传授技术,而不关心价值教育和养成教育,从而使学生心理意志薄弱,缺少自我挑战的精神。这与“健康第一”思想相悖,使体育教学处于一种盲目的无序状态,学生的健康水平也不同程度地下降。为改变这一现状,引进拓展训练的理念和项目,以丰富和改善体育教学模式,拓展训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应对挑战过程中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是对传统教育的一次全面提炼和综合补充。阳光体育的教育理念以及两者的可融性进行了分析,旨在拓展训练在高校的普及推广提供理论参考,同时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实施起到促进用。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理论分析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拓展训练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实施的可行性

1.拓展训练项目独特,具有高效的心理拓展功能

综观今天中国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心理抗挫能力差,缺乏团队精神,缺乏勇敢顽强的毅力。他们在身体方面,或者体质弱、协调性差,或者自我管理、学习能力、人际交际能力、情绪调节、环境适应和心理调节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差。挑战极限中的“攀岩”项目,要求团队中每个人依次攀登岩壁,要到达最高点,手抓住最上方岩点,并坚持3秒钟。目的是掌握攀岩的基本技能,增强体能,锻炼胆识,培养自我激励,敢于突破自我,尽全力努力奋争的精神。因此,拓展训练的心理功效,对于科学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2.场地器材简洁、集中成本低廉

拓展训练除了要有培训师做指导外,关键的是要具有活动空间和活动器材。然而,通过分析拓展训练的项目,其所需的场地很容易达到,有些项目甚至可以在非常小的地方就能满足训练的需要,而且器材的摆放也相对集中,节省场地,又便于指导。在场地条件方面任何一所学校都能满足。因为,它不需要标准的田径场,甚至只有一片空地就可以开展拓展训练。另外,器材成本也较低,有些项目所需器材完全可以自制,不需要购买专业训练器材,如背摔所需要的背摔台,缅甸桥所需要的轮胎、木板等都可以自制。就是在一些经济尤其落后的地区,无法开展像断桥、空中单杠、云梯等对器材有严格要求的项目,也能因陋就简,选择一些器材要求简单的项目进行训练,让学生体验拓展训练给心理素质带来的变化。这就解决了实施“阳光体育”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的问题,有利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

3.拓展训练看似游戏活动,其实是为达到某些预期的效果而设计的

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重要前提在于唤起学生的运动乐趣,运动乐趣在阳光体育运动中起着“火车头”和“发动机”作用。研究表明,获得乐趣和愉是参加体育运动最重要的原因,如果体育运动能使参加者产生乐趣,参加者将更自觉、更投入地坚持运动。相反,如果参与者不能从锻炼中获得积极情绪,就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最终退出运动。这一点充分体现了阳光体育运动和拓展训练的目的是一致的,并且拓展训练的内容把原有的仅限于学校体育课堂的、竞技性很强的跑、跳、投、攀爬、跨越等基本内容,扩展到社会和大自然中,将体育活动与社会、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可以说拓展训练是高校体育教学课程的拓展,是体育活动的有益补充,是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课堂,吸引了广大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加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达到了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效果。

(二)拓展训练如何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开展

1.作为行政管理部门,要对拓展训练课引起足够的重视

拓展训练在我国开展具有广泛的可行性,可以对高校体育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以适应拓展训练的要求。建议普通高校定期举办高校教师拓展训练培训,实行持证上课制度。广大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最好能巧妙地设置一些情景,用拓展训练的内容、手段、改进当前体育教学单一、枯燥的课堂内容及组织形式,将体育教学与拓展训练有机地结合,使体育课更加生动、有魅力。体育课与拓展训练课程有机地结合是未来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研究它具有理论与实际运用价值。国家阳光体育运动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平台,行政管理部门和研究人员给予更多的重视。伴随着拓展训练的发展和拓展训练基地、学校的广泛建立,拓展训练将在我国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价值,促使我国体育课程更趋完善合理。

2.拓展训练课的师资队伍要加强

专业化的师资是拓展训练课能真正达到目的的保证。体育教师必须具备拓展训练课设计的能力和具体实施教学的能力,并做到身体力行。目前,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没有拓展训练的经历,对拓展训练可能还一无所知,因此在开始拓展训练课之前必须对师资进行培训。体育教师首先应该掌握拓展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通过有关资料的学习,了解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和内涵,然后到社会上的拓展训练俱乐部进行实地学习和考察,了解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训练过程和组织方法。在初步了解拓展训练后,应有针对性地分析高校学生的特点,设计出一些适合学生切便于开展的项目,不仅要丰富体育课的内容,拓展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增强了体育课的实用性、趣味性,拓宽了体育课的功能。只有这样拓展训练课才能伴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实施开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张亚琪.关于将拓展训练引入大学体育课的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3,(8):63-64

[2]徐燕.拓展训练(一)[J]中国培训,2002(10):54-55

[3]周立华,李俊杰.略论普通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4(5):21-22

上一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研究之 下一篇: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