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运行机制的研究与探索

时间:2022-10-19 08:10:45

土建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运行机制的研究与探索

摘要: 在工学结合教育中,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最直接有效的教学模式。本文系统分析了影响土建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有效开展的三大“短板”,并结合本校的改革实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四大对策,从发展实习基地、重构专业教学计划、建立有效监控顶岗实习的体制与机制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从而为建立长效的顶岗实习运行机制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Abstract: In educ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practice is the most direct and efficient teaching mode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theory-practice-retheory-repractice-summary qualit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ree "short board" influencing civil engineering majors & enterprises effective development, and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the reform, and put forward four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evelopment, from the practice base, the reconstruction plan, establishing effective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them made in-depth, so as to establish long-term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m which is very beneficial exploration.

关键词: 土建类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Key words: civil students;work-integrated learning;field work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3-0208-02

0引言

顶岗实习是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中,安排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我国产学合作教育的重要实现途径。顶岗实习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1.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简称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其培养目标是“为国家与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数以百万计的应用性高素质人才”,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最紧缺的应用性高素质人才是“高技能人才”。与在生产实践中直接自发锻炼成才的高技能人才不同,高职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的素质更为全面,有人因此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形象地表述为:“大学水平的能工巧匠,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在高技能人才素质构成的三类基本要素(文化知识、专业能力、职业素质)中,职业素质是关键要素。

1.2 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主要表现有两点:①受众在无感受情况下受教,难以引起共鸣;②难以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传统方式的思政教育与学生操行评价之所以常常受到学生的质疑,根源即在于此。建构主义是现代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情景认知与情景学习”是建构主义推崇的教学模式,而顶岗实习就是在实践教学中,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的“情景教学”模式。

1.3 在顶岗实习中,学生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能运用在自己的工作中,从而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并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有效提高了专业技能素质。在顶岗实习中,企业产品的质量要求、任务要求,严格的生产纪律规范了学生的工作行为。为了适应企业环境,学生必须学会与人共处。学会与师傅、领导、同事相处的社交礼仪。在这里,他们感受的“职业道德”不再是空洞抽象的概念,而是现实、可测、容易引起思想共鸣的人和事。

2影响顶岗实习有效运行的三块“短板”

2.1 满足学生实习要求的校外实习工厂严重缺乏顶岗实习首先必须要具有一批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的校外工厂。在欧、美、日、澳等发达国家,由于其职业教育有完备的法制保障,产学合作教育开展已臻完善,企业承担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实习任务,自觉而自然。

2.1.1 高职院校均拥有一定数量的校外实习基地,但对于年均数千毕业生数的院校来说,基地数量还不能充分保证每一个毕业生都能在这些基地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机会。事实上,多数校外实习基地仅能满足参观式、认识型的专业实习。

2.1.2 虽然职业教育在政府、学校层面上,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学校对产学合作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但多数企业,对接受学生实习的态度漠然。影响企业承担实习基地责任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足;缺乏能承担较多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生活条件(特别是住宿条件);缺乏学校与企业结合的双赢机制。

2.2 缺乏工学结合的,富有弹性的教学计划配合

2.2.1 施工企业的岗位生产任务是连续的,而且生产阶段性较强,因此不能上半年有学生顶岗,下半年没有学生顶岗,如果在一个岗位上能持续保证有胜任岗位工作的学生,顶岗实习才具有可操作性。如:建筑工程技术顶岗实习学生既要参加从地基开挖开始到主体封顶、室内外装饰的岗位,还要参加施工员、安全员、质量员等至少三个岗位的轮换工作。

2.2.2 对于施工企业的生产岗位,一般均需要一定时间的上岗预习期(至少一个月),此后才能“顶岗”,因此顶岗实习时间不能太短,否则企业的经济利益将受到明显损失。此外,某些专业要求学生专业实习能经历生产中的多个环节,即进行“多岗位轮换”,这在一般中小企业无法实施。

2.2.3 顶岗实习需要合适的岗位与管理力量,由于企业生产有自己特殊的运行周期,只有在生产任务的相对“间歇期”,某些岗位才适宜提供给学生实习,企业才有精力参与产学合作教育的管理。

2.3 缺乏可控的顶岗实习长效管理体制保证实习质量顶岗实习的学生往往分散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在长达半年的实习时间里,学校如果没有与之相当的体制与机制保障,顶岗实习很易失去有效的控制,形成“放羊”现象,无法切实保证顶岗实习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对策与实践

3.1 充分挖掘社会潜力,建立运行稳定、数量充足的实习基地库

3.1.1 发挥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创导 “自主择企,分散实习”的顶岗实习新模式由于顶岗实习与学生的择业意向密切相关,因此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在家长帮助下,联系实习单位的做法是可取的。以学生“自主择企,分散实习”为主体的实习基地建设新思路,以期利用学生与家长丰富的社会资源,扩大了学校的实践教学基地资源,将整个社会作为学生的潜在实习基地,扩大了学生实习地理空间,有效解决了面对众多学生顶岗实习基地资源不足的困难。

学生自找实习单位时,由于社会与家庭关系的介入,积极性提高,实习学生人数也在企业可接受的程度,学生实习期间的住宿、生活易于解决(这有时也是一个难题),非常适合于中小企业的现状,因此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成功几率大大提高。同时,由于变传统集中实习为分散实习,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挑选度大,使企业有可能保证学生真正实现顶岗实习及相应岗位的轮换,可以较好地提高实习质量,并利于学生潜在就业的安排。

3.1.2 发挥学院紧密型产学合作基地的骨干作用,建设一批适宜批量实习的顶岗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安排时期与预期目标有关。顶岗实体可分为两类,即仅以培养职业素质为主要目标的普通顶岗实习和集职业素质培养与综合技能训练于一体的专向顶岗实习,后者一般安排在第三年进行。

对于量大面广的普通顶岗实习,学校必须利用其产学合作的优势条件,设法建立一批岗位品种全面、数量充沛,稳定的紧密型实训基地,以期为一些来自偏僻山区与社会关系短缺的农村学生提供的可靠的实习岗位,成为顶岗实习基地的支撑性供给源。因此无论哪类顶岗实习,学校都必须下大力气建立一批适宜批量顶岗实习,紧密型的校外实习基地。

3.2 建立“一二三”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模式按照“以企业生产为中心;第五、第六学期的两个学期教学环节交叉、校内教学与顶岗实习两个教学环境的交叉;以企业、专业教师两支指导队伍和校企共同管理为依托的思路,创建了“一二三”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模式。

一个中心:以企业生产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出发点,突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实现工学结合、生产育人、校企共赢。二个交叉:第五与第六两个学期教学环节交叉,校内教学与顶岗实习两个教学环境交叉。由于学院与企业深度融合,企业针对生产岗位把顶岗实习学生纳入人力资源考虑。因此,要通过两个交叉解决集中一个学期顶岗实习所带来的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空岗”问题;同时保证了专业教师到生产一线顶岗实践,有利于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三个依托:以企业、专业教师两支指导队伍和校企共同管理为依托。指导教师共同负责顶岗学生工作岗位的任务分配、现场指导、日常管理、职业素养养成、工作过程的检查以及实习考评。学校和企业共同负责各项制度的制定及贯彻落实、校内外指导教师聘任及管理、学生管理、学生的实习质量评价等。

3.3 创建“校企合作工作站”,健全区域产学研结合与顶岗实习管理网络建设创建“校企合作工作站”,形成“企业配合”模式,这种模式中,对人才的培养是以学校为主体进行的,企业处于辅助地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主要由学校提出和制定,并承担大部分培养任务。企业只是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条件或协助完成部分(主要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任务。

3.4 与专业对口的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加速工学结合专业教学计划重构的进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性高素质人才”, “应用性” 实际上已明确了专业的服务方向。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多样化人才和季节性施工等规格要求,实际上按“订单培养”的“一企一式”教学计划设计并不科学,因此,主张与技术含量、产品层次处于高端的行业龙头企业紧密合作,结合集中型顶岗实习进程。

上一篇:高职不同生源在同一教学环境下学习效果的独立T... 下一篇:职教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