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的完善

时间:2022-10-19 07:50:52

论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的完善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薪酬制度存在的激励不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现代企业激励性薪酬体系设计的思路和实施薪酬激励的策略,以期为现代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的建立提供一个较为宽阔的视野。

关键词:薪酬激励 薪酬体系化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所谓企业管理最终就是对人的管理……”因此在整个人力资源体系中,健全的薪酬管理系统是吸引、激励、发展和留住人才的最有力的工具。但近年来,很多企业的人才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其市场竞争力的提高,究其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与企业薪酬激励机制不合理有密切的关系。

一、目前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1.薪酬竞争性不足。一方面,员工主要是通过将自己所得与别人相比较来判断自己所获报酬的公平性,因为这个比较的过程是主观的,员工们往往倾向于过高地评价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而对他人的评价往往过低。另一方面,当员工的报酬不断增长时,员工的自信心也得到不断地增强,员工会不断地提高对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的评价,因此员工们会不断地改变比较的参照物,这样他们发现总会有一些工作不如自己的人却获得了比自己更高的报酬。

2.薪酬调节的“反作用”。在企业薪酬管理中,一个较为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低素质员工的薪酬高于市场薪酬水平,而关键或核心员工的薪酬却低于市场薪酬水平。这就导致了企业中的低素质员工不愿离开,对企业有一种强烈的依赖性,而企业所需的关键人才也不愿进来。薪酬丧失了其吸纳核心人才、淘汰低素质员工的作用,反而成为聚集低素质员工、排斥高素质员工的工具,使企业为平庸者所充斥。这就出现了所谓薪酬调节的“反作用”。

3.薪酬支付的“长官意志”。大部分企业的工资结构都包括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其中绩效工资是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和企业经营状况来发放,但在实际运作中很多企业根本没有成文的考核制度,即使有考核制度的企业大多也是流于形式,考核结果与薪酬的发放几乎完全由领导的主观意志决定。这就使得薪酬支付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极大地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导致核心人才的大量流失。

4.缺乏人文主义精神。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是追求效益最大化。在“开源”有限的情况下,“节流”会成为首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低成本”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竞争优势。而在众多成本因素中,人力成本的弹性应该是最大的,于是很多企业便在这里做起了文章。这种短视行为的结果是企业员工的流失,经济效益的下降。

5.薪酬提升通道单一。中国是“官本位”意识较为浓烈的国家。在企业中,人们一般依据员工“官”的大小,确定其对企业贡献的大小。因此,企业内的管理岗位成为各级各类员工的生涯发展目标。单一的“官本位”通道,必然会使企业高素质员工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大受约束和限制,同时也会诱导绝大多数具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将其全部精力倾心于职务的晋升上。

二、完善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的对策或建议

应当怎样改进我们的薪酬体系,使它能够更好地激励员工呢?

1.完善薪酬制度,建立以“岗位+能力+绩效”的能效工资制度。彻底打破身份、资历决定的薪酬体制,根据“3P”薪酬理论,建立根据岗位价值评估、能力素质测评和绩效考核三者相结合的薪酬体制。岗位薪酬模块就是根据岗位的重要性来确定其在岗人员的基本薪酬,其核心是对岗不对人,可以比较客观公正地反映出该岗位对企业的贡献;能力薪酬模块是根据能力素质模型对员工开展能力素质认证,并对其能力给予薪酬保障;绩效薪酬模块就是依据对员工绩效考核的结果来支付其薪酬,它可以实现薪酬的浮动,把员工的表现与其切身利益相挂钩,从而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

2.以“H”双通道替代单一的“h”通道。企业在设计薪酬体系时,可以设计管理(行政)通道和专家(专业技术、专业管理)通道,以克服单一的生涯发展通道的缺点。在双通道中,相同级别的人员具有同样的地位、报酬和奖励。同时,还可以允许技术人员自行决定其职业发展方向,他们可以继续沿着技术梯阶发展,也可以转入管理梯阶发展。因此,运用该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优秀的专业人才安心本职工作,从而组织也降低了失去优秀技术专家、接受不良管理者的风险。

3.建立灵活的奖励和福利保险制度。世界上一些知名企业之所以能比别的企业对求职者有更大的吸引力,很大程度是因为其建立了完善的灵活的福利保险制度。世界知名企业的薪酬激励说明:完善的福利保险制度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宝,不但提高了公司用于福利开支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激励了员工实现自我需要,从而保证了组织目标的实施,促使组织和个人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文跃然.薪酬管理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8)

[2]孙会,孙玲.当前部分国企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商场现代化,2005(9)

[3]樊钱涛.如何运用薪酬激励员工.中国劳动,2003(3)

[4]罗志坚.浅析现代企业薪酬激励机制.

[5]赵丽敏.现代企业薪酬激励机制创新的几点思考.http:///new/287_294_201009/17li1080685584.shtml

上一篇:浅谈蓄电池组充放电技术 下一篇:关于微博的范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