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趣味课堂的营造策略

时间:2022-10-19 06:32:36

高中生物趣味课堂的营造策略

摘 要: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紧张,而且还有升学的压力,所以,高中阶段很多学生都是被动地学习,这样的学习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高效、愉快地学到知识。

关键词:高中教学;生物教学;趣味性课堂

高中生物是一门抽象的、需要学生记忆且难度很大的学科,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带着兴趣去学习才能高效率地学习生物,达到学习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课堂形式和课堂的趣味性,让课堂变得活跃、有活力,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地学到应学的知识,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提升综合素质,使自身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一、巧妙设计引导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生活中,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就告诉我们无论什么事都要有个好的开端,这样在以后才更有利于成功。学生的学习也是一样的,只有学生从一开始就投入学习,才能发现这一学科的魅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成就和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课堂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就带着兴趣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设计引导语就是营造趣味课堂的第一步,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说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并且和这节课相关的内容,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另一方面也是对新课题的一个引入,让学生对所讲的知识有个初步的认识。例如,在学习《基因突变及变异》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由科幻片中的变异人引出变异这个概念,然后再向大家说变异是怎么回事,在真实的生活中变异对我们有什么影响。这样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又可以让学生觉得课堂不是枯燥的,也是很有趣的。好的引语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和热情投入学习。

二、创造有效问题情境,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

高中生物和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细胞等问题,会在经历探究、实践等过程中学到生物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生物知识灵活、运用性强等特点设置问题情境,让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去学习和探究,从问题中挖掘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为了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上轻松地学习,在设置问题时,教师也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让这些问题不仅能体现知识还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基因的本质》这一新课题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发问,在日常生活中有血缘关系的人总是有相似的地方,那为什么会有相似之处?我们平时说的基因到底是什么呢?这些问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又是学生不知道但是很感兴趣的问题,所以很容易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为课堂增加趣味性,进而让学生投入课堂学习中。

三、用趣味性的语言营造趣味课堂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就会争分夺秒地去给学生讲授一切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想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这种教学想法是没有错误的,往往会因为太专业、太知识化让课堂变得枯燥无味,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让课堂变得有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活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学习会使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了营造这样一种高效的课堂学习氛围,在教学时,教师要学会运用趣味性的语言进行教学,趣味性的语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传统课堂烦躁、压抑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动力。例如,在学习《跨膜运输》这一课题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用流水的顺流和逆流来比喻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这样的比喻可以为课堂增添趣味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这两种运输形式和其中能量的消耗。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备课准备,尽量使用幽默有趣的语言,让课堂变得有趣、有活力,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变得更加高效。

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要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一个层次,就要从兴趣和能力方面入手,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生活化、情景化的教学,通过引导和设置问题的形式丰富课堂内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用积极的、主动的心态学习生物,在这种状态下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更好地学习成绩,使生物水平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单江宏.谈趣味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与体会[J]. 文理导航:上旬,2012(1).

[2]梁启超.学问之趣味[J].中华活页文选:八年级,2011(3).

[3]刘海燕.以“趣味教学”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2013(75).

[4]王刚.浅谈高中生物“趣味课堂”的营造策略[J].学周刊,2015(26).

上一篇:《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的形象分析 下一篇:浅析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观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