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与技的融合

时间:2022-10-19 05:24:29

戏曲艺术是综合艺术,“以歌舞演故事”,是其主要特征,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等程式化的动作技巧是其基本功法。古典戏在这一方面有一套较完整的表演体系,其中一些高难度的技巧“绝活”,更是深化人物性格、增强艺术表现力不可替代的手法。它形式优美,内涵丰富,技艺性强,比一般的肢体语言更精彩动人、细致深刻,更具艺术性、夸张性、观赏性,效果更强烈,也更具艺术魅力。各个剧种都有各自独特的技巧“绝活”,如“闪帽翅”、“甩发”、“转手帕”、“长袖”、“水袖”、“翎子”、秦腔的“吹火”、川剧的“变脸”等等,令人惊叹称奇。长期以来,这些绝技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观众看戏,主要是听音乐、唱腔,看表演、舞蹈,从中得到艺术享受。而对某些“绝活”,更是百看不厌,流连忘返。所谓“无技则无戏”,“无技不成戏”,即道出了个中真谛。如此,则势必要求演员既具有扎实、全面的基本功,来不得半点虚假,又必须掌握某些特有的技巧、绝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艺术表现形式,提高表现力。

然而,唱、念、做、打、舞,一切技巧绝活,一切形式美,都是为了剧情,都是为内容服务的,以深化人物性格,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揭示主题为宗旨。技依赖于戏而存在,戏为技之特殊载体。技为戏增光添彩,戏有技则灵光鲜活,夺人耳目。戏赋予技以丰富的内涵,使技显露勃勃的生机。技与戏,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映衬,枝叶相交,根须相连。技巧只有与剧情、与人物性格相融合、渗透,巧妙地糅进剧情之中,和谐统一,融为一体,才能起到烘托气氛,营造情景,深化主题,揭示人物心底的秘密,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力,满足其审美需求的积极的作用。技巧绝活若游离于戏外,成为单纯的技巧展示,则缺少生机,难于立足。事实证明,为技巧而技巧,简单的照搬、模仿都是行不通的。

我通过多年的演出实践,对技与戏的融合以及技在戏中的运用,有一些切身的体会和思考。尤其在传统折子戏《合钵》(我饰白娘子)中对做、打、舞,特别是水袖的运用,作了新的探索和尝试,获益匪浅。

《合钵》是《白蛇传》中的一折。故事发生在《断桥》之后,是一出以功夫见长的重头戏。为使剧情更凝练、集中、精彩,集中凸现演员的文武功夫,编导对原剧作了较大改动,大胆舍去了法海,并将钵以无形的形式展现。这就需要在唱、念、做、打,主要是“做”上下功夫。对演员的表演功力,是个严峻的考验。我在老师、同志们的启发下,走了一条与众不同之路:以独特的水袖功夫,创造灵活自由的舞台空间,营造氛围;以细腻传神的表演,充分展示法海和钵的威力;着重刻画白娘子的性格,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把法海和钵虚拟掉,又暗示出,目的是为了强调、突出白娘子的情感。以节奏化、技巧化的做、舞,把水袖的灵魂点化在优美的戏曲身段组合中,于“流动中完成造型”。舞台上,钵悬在空中,朝白蛇射出一道无情的光,要把她吸进去。此时,白娘子抬头望钵,一脸的哀怨、愤怒,将水袖舞成“竖云盘花”状;随后,又挣扎着扑向倒地翻转、痛不欲生的许仙,还想再看看儿子。可是,那刺眼的强光仍在无情地对着她。此时,我将一只水袖朝上举,形成“风卷残云花”状,另一只水袖在下,作“托塔花”状。紧接而来的是二十多种变化组合的“花子”。这一组高难度动作,形象地表现出白娘子想扶起许仙,抱起儿子,又想挣脱那象征无穷法力的钵的复杂心情,以及面临的困境。但是,法力无边,钵终于将白娘子吸了进去。我将水袖舞成了“大风水轮花”,由低到高,由大到小,逐渐平息下来。同时配以优美的身段,婉转的唱腔,把剧情推向高潮。法海和钵虽没有出现,但人们却真实感到了他的存在,并为白娘子的不幸遭遇悲愤不已。水袖在这里,并不是单纯的技巧、“花子”,而是以意写实地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合钵》参加95年“易发杯”秦腔大赛,及陕晋豫《金三角》会演时荣获一等奖,受到观众与专家的一致好评,有专家指出:“冯艳丽的水袖在这里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舞蹈技巧,而是实实在在地把它糅进了剧情发展之中,以写意的方式,表现了白娘子的心理活动。感动了观众,丰富了戏曲的表现形式。”

《合钵》的成功演出,其突出的特点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即技与戏的融合。整个演出以动作见长,形式优美,别具一格,升华了人物性格,把人物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为追求理想的坚韧意志力,以及不畏艰险,坚守信念的品格形象呈现在舞台上。整个演出以水袖为标志,层层展开,一举一动,充满了感情,多侧面地展示了人物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给观众以难得的立体感。使人们在欣赏的同时,受到一种真善美的情感的感染,得到美的精神陶冶。

形式优美,动作性强,是其又一特色。戏曲艺术是动态结构的,其审美形式是流动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创造美的瞬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激动人心的艺术享受。我在演出中,努力把白娘子与法海和钵相互较量时剧烈多变的内心流程,情感翻腾时的表情姿态、细微动作,通过做、舞,精当准确地表现出来。尤其水袖技巧,运用上的精、准,以及与人物情感起伏的节拍紧密交织,更使人物心理活动清晰可见,这对《合钵》演出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戏曲演员的基本功扎实,技巧绝活精练,只要努力在体验与表现方面下功夫,坚持不懈,定会有所收获。戏曲理论家阿甲曾说:“没有体验就没有鲜明的形象,而没有表现就没有形式之美。欣赏者既关心剧中人的命运,又喜爱演员高超的技艺。”艺贵于精。艺术的生存价值在于个性,没有特色的表演谈不上个性。艺无止境,每一个时代都有新鲜的表现手段增加到艺术表演中来。技与戏的融合、创新、提高,是长期的任务。我将继续努力,争取创造更新更美的艺术形象,把“她们”奉献给广大观众。■

上一篇:盛唐宫廷的剧场与舞台 下一篇:骏马辞天气正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