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时间:2022-10-19 12:54:47

浅谈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客观上导致了弱势群体的出现,这是时展过程中不可逆的一个过程。弱势群体存在体现出社会平衡的问题,也直接反映了我国社会各阶级之间的矛盾。本文浅谈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旨在从经济法的角度促进弱势群体的发展,进而缓和社会矛盾促进国家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经济法;弱势群体;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2

一、引言

弱势群体,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新名词,是指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由于群体的力量、权力相对较弱,因而在分配、获取社会财富时较少较难。因而他们处于较贫困状态,其主要包括工人、农民,农民工,残疾人等多个群体。

弱势群体出现原因是多方面,也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逆的一个过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缓和各个阶级的矛盾,促进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就必须逐步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

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弱势群体、如何利用法律武器保护弱势群体已然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以期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进而逐步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

二、弱势群体的定义及产生原因

如上文述及,弱势群体的产生是具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同时也是由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通过对弱势群体的定义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能够更好的分析经济法对其的保护。

(一)弱势群体的定义

随着政治经济学的不断发展,有关弱势群体的定义也已经基本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统一。所谓弱势群体,即在社会中处于相对弱势的群体,由于群体的力量和权力相对较弱,其直接导致在获取社会财富时较为困难。

弱势群体根据人的社会地位、生存状况、生理特征和体能状态来界定,它在名义上是一个虚拟群体,是社会中一些生活困难、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散落的人的概称。

简单地说,弱势群体具有明显的特征,可以简单归结为:群体力量较弱、权力较小、社会影响力较低、财富较少。因此,弱势群体也可以作为具有以上特征的群体的代名词。

(二)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

1.隶属关系的存在

从客观上讲,隶属关系是始终存在的,这是直接导致财富和权力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例如,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劳动关系其本质就是一种隶属关系。

由此可以看出,不论社会处于何种层次,隶属关系存在的客观性是不会改变的。从某种意义而言,正如劳动关系一样,为了获得社会财富劳动者不得不与他人形成劳动关系,这就形成了事实上的隶属关系。

隶属关系的存在就直接导致了财富和权力分配不均的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富被快速的积累到少数人的少中,只能获得较少社会财富的人群就逐渐聚集进而成为弱势群体。

2.力量的对比

另一方面,力量的对比也是造成弱势群体出现的主要原因。这种力量主要分为两类,即经济力量和权力力量。

一方面,拥有强大经济实力作为后盾的个人或组织就更容易掠夺更多的社会财富,并且始终在劳动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甚至可以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一定的领域内处于垄断地位。在这种背景下,社会财富的分配变得更加不公平,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的弱势群体只能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另一方面,拥有强大权力力量的个人或组织甚至可以直接利用权力来谋取更直接的利益,以此获得更多的社会财富。权力差距的出现直接影响到社会财富的分配,对于没有权力的群体而言,其始终无法获得较多的社会财富,也就逐步成为弱势群体。

3.竞争关系的存在

同时,竞争关系的存在也是直接导致弱势群体出现的主要原因。首先,从大的层次来看,国家、企业或组织之间存在相互的竞争,特别是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度越来越强。

在竞争关系下,综合实力强横的企业获得胜利,进而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也就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财富。

其次,从微观角度来看,在一个企业中,为了刺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现代企业采用绩效制度。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员工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工作能力强的员工自然能够做出更好的成绩,也就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最终也会得到更多地回报。

总的来说,无论是企业、组织或者个人,在竞争关系下就会产生不平衡的财富分配,也就从另一个角度导致了弱势群体的出现。

4.其他因素

最后,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存在众多其他因素也从一定程度造成了弱势群体的出现。

意外伤害就是其他因素中的一种,不可控的灾害对人造成极大的创伤,造成残疾等伤病。残疾人是弱势群体的主要代表,身体的原因直接导致残疾人无法正常的工作,无法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也就无法获得更多的社会财富。

此外,技术的革命、企业经营管理的问题都是其他因素的组成部分。这些不可预见的因素直接影响到群体所获得的社会财富,使其逐步成为弱势群体。

三、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上文对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而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就应该针对这些原因而设立,才能够从根本上保护弱势群体,并且帮助弱势群体逐步摆脱弱势的地位。

(一)从税收角度对弱势群体进行保护

对个人所得税施行梯级征收制度是近年来国家利用经济法从税收角度保护弱势群体的有力体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也使得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不断提高。

通过梯级的个人所得税征收制度,国家能够从一定程度遏制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针对于收入相对较低的弱势群体而言,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不断提高,也就能够从税收的角度提高收入,使其获得更多社会财富。

同时,国家能够利用税收来积累社会财富,并将其投入到社会建设过程中,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扶持和帮助。具体地说,通过更高比例的所得税制度,国家就能够在遏制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快速积累财富,并将其进行更加公平的分配,可以让弱势群体获得更多的政府扶持。

此外,从税收角度来看,国家针对于弱势群体制定了更多优惠的政策。例如针对下岗人员自主创业所制定的营业税征收标准、针对中小企业而制定的收税制度等等,其核心目标就是为了保护社会弱势群体。

(二)通过经济法对市场进行一定干预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市场的发展是自由的,其具有较强的自主调节能力。但是,政府对市场也拥有一定的控制力,能够通过多种手段对市场进行干预。

政府通过经济法对市场进行一定的干预和影响,也是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一种表现。如上文述及,弱势群体具有社会财富较少、收入相对较低的特征,这就直接导致社会弱势群体很难依靠自身的力量来抗衡社会的动荡。

特别是在经济危机时期,通货膨胀的发生几率非常大,这将会导致货币的购买力降低,也就使得本身就缺乏资金支撑的弱势群体难以抵抗经济危机的冲击。此外,由于产量和供需等问题,一些生活必备的资源和物品也容易在市场中成为稀缺资源,甚至被垄断,这将会太高物价,极大的影响到社会弱势群体的正常生活。

此时,政府能够通过经济法对市场进行调节,进而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也就体现了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例如,政府出台了《价格法》,针对于部分与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商品和服务进行政府定价,这就有效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基本利益。

针对于医院、学校、自来水、煤气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政府也能够在必要时通过经济法、利用行政手段强行干预,保持相关产品的价格稳定,进而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进行有力保障。

(三)经济手段调控下的西部大开发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从整体上呈现东部发达、西部落后,南部发达、北部落后的局面。因此,我国的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属于弱势群体,西部地区的人民与东部地区的人民相比也属于弱势群体。

特别是近年来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东南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得到又一次飞速发展,又进一步扩大了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在这种背景下,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东西部经济差距,政府制定了西部大开发策略。

西部大开发策略的施行离不开经济法的有力支撑,国家从收税、经济扶持等各个方面开展工作,进而吸引更多的企业向西部发展,通过投资等方式促进西部的开发。

为此,国家专门制定了《西部经济发展法》,利用行政和法制手段集中力量和资源开发西部地区。在此过程中,国家利用经济法针对于西部开发的总方针进行法制化和制度化,调动东西部优势资源,实现东西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特别是针对于西部开发的各种优惠制度,包含了税收优惠措施、外商和企业的投资优惠制度等各个方面。

在这种背景下,经济法为西部大开发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也就是对西部整体弱势群体进行保护,以求从经济建设的角度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针对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等原因进行有效解决。

结束语

总的来说,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是多种原因共同造成的,是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不可避免的。针对于社会弱势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经过深度剖析和调查,才能够进行有效的解决。国家通过法制建设,推出具有针对性的经济法制度来保护社会弱势群体,不但对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进行有力保障,还从发展的角度试图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

但从目前来看,该项工作还未取得预期理想的效果,这就需要党和政府不断总结和实践,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对策,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最终实现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李正韬.论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D].宁波大学,2013.

[2]金姬.论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3).

[3]徐娜娜.论经济法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J].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09.

作者简介:刘志秀(1972-),女,河北省沧州市黄骅人,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法律系讲师,法学硕士。

上一篇:中国银行业OFDI的现状及策略选择 下一篇:浅析市政桥梁工程的施工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