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学蕴意在美教中的渗入

时间:2022-10-19 12:53:49

浅谈美学蕴意在美教中的渗入

新课改对中学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水准。要以培养、教育学生具备基本美术素养为目标,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应当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息息相关,同时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国学教育、中国传统美学得到大力弘扬、大行其道。中国传统艺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因此,针对学生时期,可塑性强、记忆力好、思维敏捷、头脑活跃的特点,对中国优秀传统美学遗产的继承和发扬,融入中学美术教育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中学美术教学的教材分析

教师应当立足于教学现状,多角度、不同侧面的换位思考,有针对性、方向和目标明确的设计教案:带领学生去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材可以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的选择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的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标志性作品。例如:以中国古代山水画为例,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与其他艺术瑰宝交相辉映。又如:中国现代山水画,是历史和时代前进的产物。面对时代的发展,是在中西文化融合的特定背景下所体现出来的具有时代意义的艺术作品。同时,展开课堂的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对山水画意境的感受和个人看法。教师在选用教材的过程中,要全面、详细的介绍中国山水画作品的创作手法。向学生灌输:追求意境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让学生认识到,山水画中山川河流的秀美、自然风景的瑰丽,带给大家充满艺术风情、独特意境的享受。本节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的目的是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的美入手,感受花前月下、诗情画意的美好。进而逐步了解、感受和体会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虚实的处理、构图的安排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与处理。对于山水画的学习,力求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技巧、过于强调皴法而无暇顾及在画中表现意境的现象。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并用言简意赅的文学语言——诗(词)记录下来为日后能够学以致用做知识储备。

2中学课堂的中国传统美术艺术分析

学生在中国的传统教育环境下,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过国画。从一般的绘画技法来讲。诗词、书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互为一体,这是中国传统美学在传统中国画中的一个充分展示和体现。作为是国粹、国学的一部分,应该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和领悟到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并以此为契机让他们升华自己的美学情感,加深美学蕴意的领会。

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推进、开展一些鉴赏程度比较深入、需要高度鉴赏能力才能充分体会美学蕴意的课堂分析。教师应当选取一些经典、具有代表意义、可以作为典型教学内容的案例进行美学教育和开展课堂鉴赏。在中国传统美术艺术浩如烟海,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以《梦溪笔谈》为例:唐朝诗人、画家王维的朋友赠送给他一幅画《按乐图》,当时,王维跟朋友说画中的内容是《霓裳羽衣曲》第三遍的第一段,王维的朋友对此不置可否。因此,王维邀请乐队、进行即兴演奏和表演,活灵活现的把画中内容展现出来,王维的朋友叹为观止。由此,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好奇心,抓住时机、因势利导给学生灌输、传授美学思想。同时,教会他们进行自我鉴赏和对传统美学的艺术识别。抓住巧妙的课堂时机,可以图文并茂采取幻灯片、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在课堂鉴赏中完成学生的美学认知和解读。

3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传统美学的蕴意

中学美术教育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学的过程和目标更加突出和强调了学科间相互的融入和渗透,并且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与传统艺术的融合,这样不但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的美学认知能力的重要渠道。当前,新课改的趋势是趋利避害,在有效的教学过程中,美术学科也毫不例外的要勇于突破,打破与其它学科之间的隔膜,既要理清学科界限又要充分结合,在全局的高度驾驭学生的学习和判断能力,在其他学科的知识背景支持下,把美学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要坚持把美术与相关的学科如音乐、语文、自然、历史等相关学科紧密结合起来,让美术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有效的应用其他专业学科的综合知识来进行美术学习。一方面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方式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为将来成为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和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真正的帮助学生做到厚积薄发,对所学知识能够达到融会贯通、活学活用。比如,对历史知识、古诗词的了解可以让学生印象更为深刻、理解更加透彻的欣赏美术名作从而加强美学蕴意的渗透;在学习和鉴赏、分析、思考、揣摩的过程中,借助学习工具和所学知识、所掌握语言文字的描述,不但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也可以通过不断增加对音乐、舞蹈的欣赏频率,使得自己内心获得美学感受。

4结语

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应加强传统美学的教育渗透和思想灌输,强化传统美学的地位与作用。通过制定系统学习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学习中国传统美术,不但能够激发中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达到扩展其的知识面、增加学习经历、学习阅历,为将来成为综合素质优良的复合型人才,打下一个坚实、稳固的基础,也是对中学美术教师自身有一个稳步的提高,在中学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中国传媒美学的传授影响深远,并且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上一篇:旅游美学纵横谈 下一篇:城市林业建设中的误区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