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9 12:47:06

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在移动时代,立足英语口语教学特点,在智能手机的应用过程中,探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移动学习 智能手机 英语口语

一、前言

近年来,以因特网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我们基本的生活环境。当代学生都是出生在网络世界里的Digital Native(数字原住民),对网络和技术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他们喜欢网络、喜欢数字体验,喜欢快乐轻松的学习。压根不屑于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也许他们不能做到“不耻下问”,但他们能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Google之”;也许他们不善言辞,却能在论坛“发帖如流”;也许他们不喜欢读书看报,却喜欢用手机随时刷博和看电子书;他们不再是教育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学习超市里能自主选择知识的顾客(Gremmo and Riley 1995)。

二、英语口语教学与学习现状

英语口语是英语学生的一项重要的英语语言能力,“说英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讲英语者必须将自己内化的语言材料进行编码,即借助于词汇,按一定的句式,连贯地转换成外部的有声音语言。在英语口语课堂上,大多数学生还是羞于开口。除了语言运用能力及交际能力低下外,其重要的原因是英语发音不标准,这导致学生没有底气开口,这也是困扰英语口语教学的一个特别大的难题。

三、移动学习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3.1移动学习法介绍

移动学习,指的是任何形式的无固定和预先安排地点的学习(Anyone, Anytime, Anywhere, Any style),或是学习者利用移动技术提供的学习机会进行的学习行为1。移动学习不仅能顺应学生的数字倾向,还能将学习内容分解成各个部分,使学习更自由灵活。2

3.2移动学习法教学中实际应用

对英语口语学习者来说,模仿是学习语音的不二法宝。教学中发现:尽管有些学生的读写能力很强,但听说跟不上。尽管他们非常努力地不断模仿和跟读,但是有些语音“顽疾”怎么都改正不了。究其原因是他们不知道自己读错了,缺乏有效的评价。这种现象在很多农村学生身上普遍存在,成为制约学生英语口语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尝试在学生中进行以朗酷英语口语手机软件为支持的移动学习研究,观察学生在非正式的学习状态下学习自主性的变化,以探求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语音水平的有效途径。

朗酷是一款练习英语口语发音的、兼具发音模仿和反馈评价的手机软件。适用的手机系统有:Symbian、Windows Mobile 5.X、Windows Mobile 6.X。该软件的练习步骤为: 听老师的声音、听完后跟读老师的声音(如果您的声音太小,系统会提示你再试一边)、回放录下的声音、系统打分并指出你在每个“音节”上的发音错误。如此往复,直到学生在反复练习中不断提高。该软件的核心功能是发音比对。跟读成绩的判定是根据每个单词来判分的,采用百分制,完成良好的话就会说very good。除了以文字的形式给出具体的哪个音节发音得分外,还会语音播报错误发音与正确发音的比对。如果时间条流尽还没有跟读,或者含混不清,系统会提示说“请再试一次”。该软件在录制声音的过程中对声音会进行放大,所以播放录音的时候背景有嘈杂声,发音却会很清晰的播放出来。这种基于软件的学习评价非常直观而人性化,能针对性地指出学生的发音错误。既能准确指出学生的语音错误还能顾及学生的“面子”,降低学生羞于开口的焦虑感。

在应用该软件之后,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我们发现: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自主性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口语学习时间更多了;英语口语学习地点更多了;英语口语学习策略有所变化;移动的英语学习方式受到学生的青睐。结果表明这次智能手机在英语口语学习中的应用很成功。

四、结束语

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能更好地为口语语音练习创造移动的数字学习空间和条件,扩大学习的时间和地点,构建移动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非正式的有意义的自主学习。美中不足的是,基于智能手机的学习缺少交互性,不能人机对话,对学生英语思维的提高帮助不大。软件学习包的更新进度也相对滞后,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口语学习的需要。对教师来说,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方式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我们需要重新考虑如何让英语口语教学信息化、移动化,以使移动学习为我们未来的教学插上改革的翅膀。

[1] 余胜泉. 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J]. 中国远程教育, 2007(6).

[2] 倪小鹏, 张静然. 移动学习的发展和趋势[J]. 中国电化教育, 2009(7).

[3] 顾小清, 李舒愫. 共建微型移动学习资源:系统设计及实现机制[J]. 中国电化教育, 2010(2).

[3] 郭绍青, 黄建军, 袁庆飞. 国外移动学习应用发展综述[J]. 外国电教, 2011(5).

上一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新课程标准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践与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