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学实践性之德育价值研究

时间:2022-10-18 10:21:34

马克思主义人学实践性之德育价值研究

内容提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该理论赋予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实践性”维度。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实践构成了人最根本的存在方式,人在实践之维中存在、生成和发展。因此,德育必须在内容上实现与现实情境的结合,方法上实现实践转向,功能上实现普适性转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实践性;德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2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该理论赋予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实践性”维度。在人学理论中,人作为“类”存在物的本质是“实践存在物”,实践构成了人最根本的存在方式。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实践的本质分析

(一)人在“实践之维”中存在

在马克思人学思想中,实践是人作为“类”存在物之所以能够存在的前提与基础。马克思的实践指的不仅是人的生产活动,而且还指的是人的生存活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的根本之处就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即进行实践活动的人。与旧唯物主义不同,马克思把实践看做是一切事物和事实的根基,是人的“本原性”的生命存在和活动方式,因而马克思主义又被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

(二)人在“实践之维”中生成

人的本质的生成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人的类本质是在劳动实践中生成

在史前时期人的类本质生成过程,恩格斯明确指出,“它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先是直立行走使得人类迈出了从猿类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到人手的形成,在劳动过程中,手变得自由了,手不仅作为劳动的器官,还是劳动的产物。接着产生了语言。最后是人脑的形成。“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的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 。因为人按照自己的意识改造自然界,自然界才是“人化”的自然界。在有意识的生产实践中,人证明了自己是“类的存在物”,证明自己是肉体的主体和精神的主体的有机统一。人的自然属性是在劳动中得到改造,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劳动的产物,人的精神属性是通过劳动得以体现的,因此,劳动是人得以生成的基础。

2.人的社会本质在社会实践中生成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实现了对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抽象本质的认识的超越。马克思论述的人的生成坐标,是具体的、现实的人的社会特性,包含了人肉体与精神的各种秉性的生成。在此意义上,个人的生成是在一定物质的、不受支配的前提和条件下的生成,是历史性的生成,。因此,个人的生成也就是人类历史的形成过程。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的历史。人既是历史本身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三)人是在“实践之维”中发展。

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而且实践使得人的本质不断发展,从而为人的演进开拓了无限的可能。实践对于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表现在多方面。(1)人们的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来源于实践。所谓实践出真知。教育过程中,作为活动对象的知识,来自书本,是一种间接经验,但就知识总体而言,却是来源于实践,在他人则为直接经验。(2)实践推进人的能力的提高。劳动者在劳动实践中,靠摸索和积累,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形成自己的劳动技能技巧。所谓实践长才干。正是“生成劳动给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 (3)实践改造人世界观,形成新的思想观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当代德育的转向是人学实践性的本质要求

以马克思人学理论所具有的“实践之维”作为道德教育的方法论基础,依赖于社会实践,凸显人的内在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把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道德教育在方法论上的实践转向,这是人的实践存在方式提出的要求。

(一)德育内容与社会现实情境的契合

传统德育偏离了社会现实生活,出现德育内容抽象化,缺乏真实性,从而一定程度上远离了生活实际。道德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就应当是实践的教育,应当是回归人的生活的教育,即德育内容生活化。德育内容依据受教育者内容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提炼道德规范,使其产生共鸣和内化。同时,注重内容真实性与趣味性,激发兴趣,采取双向性开发,使得教育对象不仅接受理论知识,还能参与和体验实践活动。

(二)德育方法的实践转向

要实现德育方法的转变,须从以下方面着手:

1.注重引导。相对于我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道德灌输的教育方式,引导这种方式更易于被教育对象接受、认可。它帮助教育对象认识自身的长处和优势,有利于激发教育对象的潜能,尤其在面临道德选择和做出道德判断时,让教育对象学会体悟和反思,从而自然而然地接受道德规范,并进而完成内化,顺利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换。实现个体的个性发展和能力提升。引导的方式要求教育者摒弃传统,着眼长远,淡化威权意识,放弃标准,把促使教育对象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习和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立足点。

2.平等对话。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模式。课堂上,受教育者被视为单纯的受教育对象,只有被动接受教育者传授的知识,其积极性主动性被压制,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导致了德育的失效。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教育实践的真正交往体现于人的自由人的联合,人人平等参与交往,人对自己生命本质的全面占有,人由形式主体变成真正主体,交往成为人的内在需要。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应该以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真诚交往,实现精神、意义与情感的共享。

3.道德体验。道德体验是让教育对象在熟知的场景中,或陌生的场景,甚至是未来的生活场景中,去体会和感受,让教育对象通过道德选择,做出道德价值判断,内化为自己内在的道德规约。此种更直观更形象的认识,有助于锻炼人的道德思维,更能产生感同身受的认同感,使得道德实践更为顺畅进行,效果更为理性。

(三)德育的功能普适性转向

道德教育的普适性实质上要求打破对部门、单位依赖,面向社会特别尤其是不确定的社会个体实施,实现道德教育的全民化。从教育部门到非教育部门,政府各部门、组织、甚至社区以政策、法律、舆论等方式进行规范、约束、导向、调节和激励都应该发挥德育的功能,形成有序的教育合力,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道德教育。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历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社会文化设施对人发挥的感染和熏陶作用,进行鲜明的思想道德教育。最终,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上一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如何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