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董事人力资本关系研究

时间:2022-10-18 09:48:46

独立董事人力资本关系研究

1.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理论基础

基于董事会人力资本视角探索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本质上属于战略管理与公司治理研究的交叉领域,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资源基础观与董事会资本理论。1.1.1资源基础观学术界有关竞争优势来源的探讨,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以梅森(Masson)、贝恩(Bain)和波特(Porter)为代表的竞争优势外生论,他们基于“结构—行为—绩效”范式(S-C-P范式),以产业结构为切入点,对企业竞争优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等外部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强弱;二是以Wernerfelt、Barney和Peteraf为代表的竞争优势内生论,也被称为资源基础观(RBV),他们把企业看做资源的独特集合体,基于“资源—战略—绩效”(Resource-Strategy-Performance,RSP)框架进行分析后认为,企业内部所拥有的异质性资源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竞争优势。Barney(1991)指出,企业内部所拥有的有价值的(valuable)、稀缺的(rare)、不可模仿的(inimitable)和不可替代的(non-substitutable)资源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被称为企业资源的VRIN特性。在此基础上,Barney(2001)进一步强调了企业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组织性(organizable)的强弱,即企业将其资源进行组织利用的能力。1.1.2董事会资本理论董事会资本的概念最初由Hillman和Dalziel(2003)提出,是指董事会向企业提供各种资源的能力,同时也代表了董事会参与企业决策的能力。他们进一步分析发现,董事会资本包括董事会人力资本和董事会社会资本两个部分,换言之,董事会主要依靠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来执行董事会的各项职能。Coleman(1988)认为,董事会人力资本是指董事个人所拥有的技能、经验、知识、声誉和工艺,而董事会社会资本指被董事个人通过网络关系获得和产生的可嵌入和可被利用各种实际和潜在关系的总和。Bailey和Helfat(2003)研究发现,按照企业工艺转移性程度的高低,可以把企业工艺细分为一般性工艺、企业水平工艺和产业水平工艺,在此基础上,他们构建了一个反映工艺转移性程度的管理人力资本等级体系,从而将管理人力资本细分为一般性人力资本、企业相关人力资本和产业相关人力资本。董事会成员本质上也属于负责企业重大决策的高层“管理人员”,因此,本文认为,董事会人力资本也可以细分为一般性人力资本、企业相关人力资本和产业相关人力资本这三种类型。在国内,周建等(2010)较为系统地对Barney的理论观点和董事会资本理论进行了回顾、总结和拓展,并较早地把它们应用于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相关研究中。董事会资本理论认为,董事会人力资本是董事会参与和监督企业重大决策所依赖的重要资源和资本,董事会人力资本的特征不同,董事会所偏好的决策备选方案也有所不同,进而会带来不同的决策效果,从而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重要影响①②。

1.2研究假设

1.2.1独立董事的一般性人力资本与竞争优势Lin等(2006)认为,独立董事的一般性人力资本主要通过普通教育和参加培训项目来获取,通常情况下,独立董事所接受的教育程度越高,其所拥有的一般性人力资本就越高。而Westphal和Fredrickson(2001)则认为,除了接受正规教育,一般性人力资本还会随着独立董事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其原因在于,人生经历塑造了独立董事的思维、参照框架和嗅觉,从而能够使他们形成独特的技术和技巧以及关于如何运作董事会、企业和产业的程序性知识等。因此,教育水平越高,年龄越大,独立董事所拥有的一般性人力资本就越丰富。资源基础观和董事会资本理论都认为,一般性人力资本虽然并非某一项决策所特有的,但是它有利于提高独立董事对决策问题的认识和拓展独立董事的视野,从而有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因此,一般性人力资本也是董事会决策不可或缺的一种资源。Ginsberg(1990)认为,一般性人力资本越高,独立董事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识别对企业有利机会的能力就越强,同时,也越有可能制定出开发和利用这些机会的更有效的行动方案。Hitt和Tyler(1991)则强调,一般性人力资本越高,独立董事在进行决策时对决策问题的全局性和长远性就把握得越好,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就越强。周建等(2013)以2007—2009年沪深两市高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董事会中高学历董事的比例越大,企业研发投入的比例就越高,越有利于构建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独立董事所拥有的一般性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正相关。1.2.2独立董事的企业相关人力资本与竞争优势董事会资本理论认为,与一般性人力资本和产业相关人力资本相比,企业相关董事会人力资本具有更强的“情境依赖性”,即企业相关人力资本产生于特定企业的实践,同时也只有应用于该企业的实践中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用,离开这一情境,企业相关人力资本的价值将会大大降低甚至消失。而且,一般而言,管理者所接触到的企业实践越丰富,其企业相关人力资本就越高。Reed和Defillippi(1990)也认为,董事会的一般性人力资本通常能通过正规教育获得,但是对于企业相关的董事会人力资本等专用性知识和技能,则通常是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通过“干中学”获得的。Arthurs等(2009)研究发现,随着管理者在企业任职时间的增长,管理者基于企业管理实践所获得的专用性知识和技能就越多,即企业相关人力资本越高,从而越有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Hambrick和D'Aveni(1992)研究发现,任期更长的董事会对企业内外部环境更加熟悉,加之董事会成员间能实现更高程度的信息共享,因此,董事会能更准确地评估企业内外部环境和识别企业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进而有效地组织资源来化解威胁和开发机会,提升企业竞争优势。Grant(1996)的研究结果也表明,随着独立董事任期的延长,独立董事所掌握的与企业相关的专业性知识和能力越来越丰富,而且能形成更好的合作氛围,因此可以更高效地发挥这些知识和能力的效用,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假设2:独立董事所拥有的企业相关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正相关。1.2.3独立董事的产业相关人力资本与竞争优势Kor和Misangyi(2008)认为,同一行业的企业面临相似的技术、竞争规则、客户需求、供应商能力和政府法律法规。Neal(1995)与Rajagopalan和Datta(1996)研究发现,具有同行业工作经验的高管人员拥有更多的有关市场机会和市场威胁的隐性知识,即具有更高质量的行业相关的人力资本,从而有利于提高战略决策的有效性,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Westphal和Fredrickson(2001)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的董事会成员中,那些具有行业从业经验的董事能更敏锐地察觉到行业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因此能更有效地引导企业适应行业环境的变化,进而越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Acquaah(2007)以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成员的行业经验确实有助于提高战略决策的质量,进而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假设3:独立董事所拥有的产业相关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正相关。

2.研究设计

2.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2007年起,我国上市公司全面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而且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本趋同。我国各地区市场化程度所存在的较大差异对企业竞争优势具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控制这一影响,本文需要用到我国各地区的市场化指数,而最新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报告》里只公布了截至2009年的市场化指数①。因此,为了剔除新旧会计准则差异对研究结果的干扰,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研究的时间范围确定为2007—2009年,即以2007年及以前在纽交所上市的39家中国公司为初始研究样本,进行了如下筛选:第一,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第二,剔除数据不全的公司。最终获得30家企业2007—2009年间共90个观测值。样本企业的财务数据和治理数据主要来自CCER数据库,并以Wind数据库和上市公司年报为依据进行修正和补充,而独立董事人力资本相关的数据则主要利用上市公司年报、纽约证券交易所和搜索引擎进行手工收集。由于样本量不是特别大,且时间序列较短,本文采用混合截面数据的相关模型和方法展开实证研究,数据处理采用Excel、SPSS18.0等软件。

2.2变量定义

2.2.1因变量因变量是企业竞争优势(CA)。Barney(2001)认为,如果企业能比竞争对手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那么这家企业就具有了竞争优势。在他看来,竞争优势的大小就是企业与竞争对手在经济价值创造上的差异。与股价业绩相比,会计业绩具有更强的客观性和稳定性,因此,学术界较多地采用资产收益率(ROA)等会计指标来衡量企业创造的经济价值,ROA通常作为衡量企业竞争优势的替代指标,本文也采用这种方法来衡量企业的竞争优势。2.2.2自变量(1)独立董事的一般性人力资本(CHC)。如前文所述,独立董事的受教育水映了其所拥有的一般性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在此基础上,本文借鉴Wiersema和Bantel(1992)的做法,对独立董事的受教育水平进行分类和赋值如下:本科以下学历赋值为1,本科学历赋值为2,硕士学历赋值为3,博士学历赋值为4,然后用独立董事的平均受教育水平来衡量该企业独立董事的一般性人力资本的高低。(2)独立董事的企业相关人力资本(FHC)。董事或高管人员个人所拥有的企业相关人力资本的高低通常采用董事或高管人员的任期来衡量,对于董事会或高管团队等群体所拥有的企业相关人力资本,则通常采用平均任期来衡量。因此,本文采用独立董事的平均任期作为独立董事企业相关人力资本的替代变量。(3)独立董事的产业相关人力资本(IHC)。借鉴Tian(2011)的做法,采用独立董事中具有行业经验的独立董事占独立董事总人数的比例来衡量独立董事所拥有的产业相关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其中,具有行业经验是指曾经在同行业企业或上下游企业任职或担任过独立董事。2.2.3控制变量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潜在因素有很多,包括诸如企业规模、财务状况、企业成长性等微观因素,也包括诸如行业环境、地区制度环境等宏观因素,由于这些因素不属于本文的研究重点,因此,需要对这些因素加以控制,以更加准确地评估独立董事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借鉴已有的相关研究,本文选取了以下控制变量:企业规模(Size)。企业规模越大,越容易产生规模经济,从而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借鉴McDonald等(2008)的做法,采用企业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作为控制变量,来控制企业规模差异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财务杠杆(Lev)。企业的资本结构和偿债能力对企业投资活动和企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通过企业年末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来控制企业财务杠杆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①。成长性(Growth)。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具有不同的成长性,一般而言,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①。本文采用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来控制成长性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董事会规模(Bsize)。董事会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董事会资本的总量,同时还会影响董事会的决策效率,从而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②。因此,本文把董事会规模纳入控制变量范围。地区(Area)。企业所在地区的外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行政成本、董事会的思维模式和决策效率,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优势。借鉴已有的研究,本文利用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来控制地区环境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③④。年度(Year)与行业(Indu)。通过设置两个年度哑变量,利用年度哑变量的方式来控制诸如政策变化等宏观因素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由于行业环境存在较大差异,不同行业的企业可能在竞争优势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采用行业哑变量来控制行业差异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中国证监会把行业分为13个大类,由于本文样本中不包含金融业,本文设置了11个行业哑变量。研究的变量符号与定义见表1。

2.3模型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构建如下模型来检验独立董事的三类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先采取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以分层回归的方式逐步引入控制变量和自变量,然后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WLS)对模型进行异方差修正:CA=α+β1×CHC+β2×FHC+β3×IHC+β4×Size+β5×Lev+β6×Growth+β7×Bsize+β8×Area+β9×Year07+β10×Year08+β11-21×Indu+ε其中,!为截距,β1-21为回归系数,ε为残差。

3.实证结果与分析

3.1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因变量和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从因变量来看,企业竞争优势的变动范围较大(从亏损72.15%到盈利106.45%),企业间的竞争优势的差异较大(均值35.28%,标准差为11.64)。从自变量来看,独立董事的最低平均受教育水平介于大专与本科之间(1.33),最高平均受教育水平介于硕士与博士之间(3.67),所有样本企业独立董事平均受教育水平的均值接近硕士水平(2.93),这说明独立董事一般性人力资本的差异相对较小(标准差为0.26),而独立董事企业相关人力资本和产业相关人力资本的差异则相对比较明显(独立董事的最短平均任期为0.84年,最长平均任期为9.09年,所有样本企业独立董事平均任期的均值是3.11年,标准差为1.79;全体独立董事中,具有行业经验独立董事占比的最小值为14%,最大值为100%,均值为65%)。主要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见表3。从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来看,独立董事拥有的一般性人力资本、企业相关人力资本、产业相关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分别在1%、1%和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前文所提出的独立董事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正相关的研究假设。从控制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来看,企业规模、成长性、董事会规模与竞争优势显著正相关,财务杠杆与企业竞争优势显著负相关,显著性水平都高于5%,说明控制变量的选取具有合理性。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看,独立董事的三类人力资本之间在10%的水平上存在相关关系,不过相关系数不大,这一方面验证了Hitt等(2001)做出的“三类人力资本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的论断,另一方面也表明自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多重共线性问题,适宜做进一步的回归分析。

3.2OLS回归分析

OLS多元回归和WLS回归的结果见表4。OLS回归结果表明,两个模型的方差膨胀因子(VIF)的值都小于2,说明OLS模型通过了多重共线性检验,且DW值大于临界值,同时小于2,说明解释变量之间没有显著自相关关系的存在。模型1中,财务杠杆与企业竞争优势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企业规模在1%水平上与企业竞争优势显著正相关,企业成长性和地区市场化程度在5%水平上与企业竞争优势显著正相关,而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上述结果说明,总体来看,模型中控制变量的选取是有效的。模型2中,独立董事的企业相关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在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假设2得到验证,但一般性人力资本、产业相关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假设1和假设3未通过检验。从三类人力资本的回归系数来看,企业相关人力资本的系数最大,说明企业相关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最为显著,这与Hambrick和D'Aveni(1992)的研究结论相似。在表4的OLS模型2中,不少研究假设没能得到验证,可能的原因是面板数据导致了异方差的存在。下面通过分析自变量与残差绝对值(︱e︱)的Spearman相关系数来对模型4进行异方差检验,检验结果(见表5)表明,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异方差问题。为使模型更加准确,本文以残差绝对值的倒数(1/︱e︱)为权重,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WLS)方法,对OLS回归模型2进行异方差修正,WLS修正后的结果见表4的模型3。模型3的VIF值小于2,且DW值大于临界值同时小于2,说明模型3通过了多重共线性检验,自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自相关关系,修正后的拟合优度为41.68%,显著高于OLS回归模型的22.89%,回归结果明显优于OLS模型。因此,WLS修正后的模型3的检验结果更加可靠,解释力更强。

3.3WLS回归结果分析

经过异方差修正后,从控制变量的显著性来看,董事会规模由不显著变为在10%的水平上显著,而企业规模的显著性水平从1%变为10%,财务杠杆、成长性和地区市场化程度的显著性不变,说明总体来看,控制变量的选取是合理的。从自变量的显著性来看,独立董事的一般性人力资本从不显著变为在5%的水平上显著与企业竞争优势正相关,这说明,独立董事的一般性人力资本构成独立董事参与董事会决策的重要资源,有助于促进董事会决策的优化,从而有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这与Westphal和Fredrickson(2001)“学历教育增进董事的一般性人力资本,进而有助于提升董事会决策有效性”的研究结论形成呼应,假设1得到验证。企业相关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存在正相关关系,与资源基础观和董事会资本理论的观点一致,假设2得到验证。正如Hitt等(2001)所言,董事会的人力资本是独一无二的组织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本中具有高度情境依赖性的“默晦知识”部分,一旦离开特定企业的环境,这些知识的价值将大打折扣。产业相关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不存在相关关系,且回归系数的符号为负,这与资源基础观和董事会资本理论的观点不一致,甚至可以说是与资源基础观和董事会资本理论的观点相反,假设3未能通过检验。可能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国还处于转轨经济过程中,产业环境面临剧变,因此,独立董事过去的产业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不一定适用于已经变化的产业环境,甚至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固有思维①;二是在测度产业相关人力资本时没有考虑到独立董事所任职的职位的变动,因此可能出现“在同行企业更低职位的从业经验对于现任企业更高职位的工作并无太大指导意义”的现象。从独立董事三类人力资本回归系数的绝对值的大小来看,企业相关人力资本的系数最大,说明企业相关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一般性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最不明显的是产业相关人力资本。

3.4稳健性检验

为了提高研究结论的稳健性和可靠性,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两项稳健性检验。一是替代指标的稳健性检验。即采用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测度指标,替代前文中的总资产收益率(ROA),重新回归,得到了相似的研究结论;二是把三倍标准差以外的样本作为异常值进行剔除,得到83个公司年的观测值,以此作为新的样本总体,重新回归,结论稳健。

4.结论与启示

独立董事的一般性人力资本、企业相关人力资本和产业相关人力资本是独立董事人力资本的有机组成部分,三者之间存在比较紧密的联系,因此,忽视其他部分而单独研究某一部分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有可能导致有偏的结论。鉴于此,本文通过构建WLS回归模型综合分析了独立董事的三类人力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助于得到更加可信和精确的研究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跨境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一般性人力资本和企业相关人力资本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竞争优势的生成和保持,其中,企业相关人力资本的积极作用相对而言更加明显,但是没有证据表明产业相关人力资本对于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微观企业来说,在选聘独立董事的决策中,应重点关注独立董事所拥有的与本企业相关的人力资本的多寡,同时也应关注独立董事的一般性人力资本对于企业竞争优势提升的促进作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尽可能选聘具有更高企业相关人力资本和一般性人力资本的独立董事,这样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对于宏观政策制定者来说,应出台有效的政策,着力完善企业运营的各项制度环境,加快经济转型,大力提高市场化程度,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样,一方面有助于直接降低所在地区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完成经济转型后,企业运营的外部环境更加平稳,从而有助于发挥独立董事产业相关人力资本对于企业竞争优势提升的促进作用。

作者:周建 吴长军 袁德利 单位:南开大学商学院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上一篇:商业银行人力资本产权分析 下一篇:企业人力资本安排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