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甲型H1N1流感 采取封校措施后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时间:2022-10-10 04:20:35

防控甲型H1N1流感 采取封校措施后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封校后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于及时的发现解决学生潜在的心理问题,制定具体有效的措施。方法 通过问卷(SCL 90、自制甲型H1N1流感知识问卷)调查法对在校大一至大三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各因子分情况,分析在校学生的对甲型流感的认知情况、年级、性别对SCL 90中各因子分的影响。 结果 在校学生SCL 90各因子分在正常范围之内,各因子分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躯体化及焦虑两因子分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学生对疾病的认知度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学生年级的高低与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相关。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学生;心理健康

甲型H1N1流感,又称为A(H1N1)型流感,旧称人感染猪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更易发生感染,属于传染病中后果严重传染性最强的甲类传染病。

当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正在全球蔓延。随着北半球秋冬季节来临,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持续迅速蔓延,全球已累计报告5000多死亡病例。截至10月31日,我国内地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4.6万余例,其中,重症病例90余例,并出现死亡病例。当前,不少地方流感样病例骤增,许多学校出现聚集性病例,一些地区已经进入流感高发期。

为保护重点人群,防止聚集性发病,我校采取了封校措施,密切监测在校学生的体温及身体状况,以防止甲型H1N1 流感在我校爆发和蔓延。封校措施实施之后,学校同时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消毒措施及预防甲流的相关知识宣传,学生的活动范围及日常生活发生了改变。本研究旨在了解封校后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甲型流感防控工作的进一步的开展提供方向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大一,大二,大三在校学生各50名,共150人。其中,大一,男23人,女27人;大二,男22人,女28人;大三男32人,女18人。

1.2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选用的问卷有两份,一份是症状自评量表(SCL 90),SCL 90由L.R.Derogatis编制与1975年,共有90个项目,包含有较广的精神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并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1]。每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没有(1)、很轻(2)、中度(3)、偏重(4)、严重(5)。另一份是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而制定的甲型H1N1流感知识问卷,德尔菲法的运用保证了自制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甲型H1N1流感知识问卷主要内容包括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

对参与调查工作的调查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在调查人员的指导下,在校学生采用自评方式,填写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运用SPSS11.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由表1可知,在校学生SCL 90各因子分在全国青年组常模范围内,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男女生之间各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根据表2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级之间,SCL 90各因子分除躯体化及焦虑两因子(P

表1

本研究各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

国内常模测验(总体) (n=150)男(n=77)女(n=73)P值

躯体化1.34±0.451.33±0.371.32±0.351.33±0.380.09

强迫症状1.64±0.611.30±0.361.28±0.351.31±0.370.07

人际关系敏感1.76±0.671.36±0.271.34±0.281.36±0.280.15

抑郁1.57±0.611.43±0.221.42±0.221.43±0.230.13

焦虑1.43±0.431.42±0.411.39±0.431.43±0.410.13

敌对1.50±0.571.32±0.241.31±0.241.32±0.250.13

恐怖1.33±0.471.27±0.431.26±0.451.28±0.410.13

偏执1.52±0.601.31±0.241.29±0.291.30±0.230.07

精神病性1.36±0.471.22±0.341.22±0.331.22±0.360.11

表2

不同年级SCL 90评定结果

大一 大二大三 P值

躯体化 1.36±0.411.34±0.361.31±0.320.01

强迫症状 1.32±0.361.31±0.341.28±0.350.08

人际关系敏感 1.35±0.261.37±0.271.32±0.310.12

抑郁 1.45±0.211.44±0.241.42±0.210.10

焦虑 1.43±0.421.41±0.371.39±0.320.01

敌对 1.32±0.261.31±0.271.31±0.230.12

恐怖 1.29±0.421.28±0.401.26±0.400.07

偏执 1.32±0.241.33±0.241.29±0.240.11

精神病性 1.25±0.321.23±0.321.21±0.310.09

其他 1.47±0.451.46±0.431.45±0.470.14

2.3 自制甲型H1N1流感知识问卷满分100分,按所得分数(n)分为三个等级:较差(n

表3

各年级分数分布表

较差(%)中等(%)良好(%)

大一 284725

大二 225226

大三 175528

3 讨论

经问卷调查及统计学分析,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学校现行甲流防控措施开展的合理有效,学生能够在新的环境中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且适应良好。

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诸多的心理社会因素中,情绪是导致心身疾病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心理动力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早就指出:被压抑的情绪和心理冲突是导致躯体功能失调的致病动因。而我国传统医学所强调的“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忧伤肺”之说更生动地说明了情绪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2]。在调查中,不同年级的学生,SCL 90各因子分除躯体化及焦虑两因子(P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医学知识逐步完善,能够正确的认识疾病及其传播途径,防治方法。因此焦虑情绪减轻,焦虑因子分降低,躯体化症状因子分降低。

综上所述,对疾病的认知度与学生的心理状况密切相关,进一步加强在校学生甲型流感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4 本研究缺陷分析

所选取的样本不足,本校为中医类院校,学生均为医学的专业学生,对传染并具有一定的了解,因此,综合类院校非医学类专业学生面对封校防控甲流的措施,心理状态如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参考文献

[1] 郭念峰,虞积生,等.心理咨询师.人民出版社,2005.

[2] 赵晓杰.情绪与心身疾病.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8):158 159.

上一篇:浅谈临床放射物理学的地位与改革探索 下一篇:血塞通加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