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规范使用的探讨

时间:2022-10-18 09:11:13

基于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规范使用的探讨

【摘要】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之下,人们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资金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可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防范腐败现象的产生,故本文对当前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良好有序发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资金管理 问题 方法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费用支出处于不断上升的时期。管理费用越来越多,行政花费逐年增高,消费总额在世界范围都是屈指可数,国家财政的负担越来越重。尤其是专项资金的使用问题,专项资金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保证着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但是行政事业单位在专项资金的使用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只有找出问题,并正确认识并改正才能使资金合理使用,从而减轻财政负担,省出更多的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国的经济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资金是必不可少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主要有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财务资金与其他各业务有着广泛的联系性,流动性强、控制难度大,它的性质决定了高风险性,所以大多数的挪用、贪污等腐败行为都根源于财务资金的控制不当。因此,为了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能安全运用,财务资料能准确反映,资金的使用效率得以提高,最终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势在必行。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人员素质偏低人数偏多

经济在不断发展,但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进程却十分堪忧,财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首先,在人员招聘时并不看重专业知识,而是可能任人唯亲。或者同一岗位设置许多闲杂人员会有多余的工资支出造成浪费,许多人没有经过系统的岗前培训任职了。所以入职后对资金的使用与管理意识不清,财务人员素质低下对如何使用资金以及使用的账目都无法清晰。对经济数据没有合理的分析,影响单位的效益。

(二)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

行政事业单位为了更好地使用资金,尤其是专项资金,制定了一些资金管理办法,但问题是,办法太笼统太形式化,并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因此并没有达到实际的效果,问题仍然存在。所以没有一定的合理的制度的引领,只是按照平时的习惯,走一步算一步,没有规划,因而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我国的专项资金供应制度也不健全,缺乏统一的专项资金审批标准,有许多支出并没有必要而胡乱花费,造成资金浪费,而且账目管理不到位,容易发生挪用公款的作风问题。此外,一些经济项目申报管理也不规范。有些单位为了申报而申报,不分轻重缓急。还有一些资金还未获得审批就使用,目的并不明确,下发的文件不详细,没有针对性,很容易让有心人钻空子。没有详细的文件,也不利于监督部门的监督。再上报项目时,缺乏远大的目光,一些不需要启动的项目也胡乱申报。因为没有计划,本来早该提上日程的项目却积压到年底,原有的预算计划被打乱。甚至一些单位不等上级批准就开始施工,使财政部门十分被动。

(三)资金管理混乱现象依旧存在

当前各行政事业单位虽然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制定出相应的资金收支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具体工作过程中相关财务人员并没有完全按照制度执行,有时候是出于过去的习惯一时改不了,有时是怠于按规定执行,所以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决。有些单位对收人不能做到及时人账,甚至不进行财务核算,对支出入账事后无人复查,导致支付失败无人知晓,致使支付款项长时间未到达。还有一些单位还存在多头开户的现象,以此截留公款、套取利息。在一些有非税收入的单位,出纳人员在经手现金收入时,不给对方开具发票收据也不报账记账,通过这样的方法将现金据为己有。有些单位部分科研项目到款后不能及时确认,长期挂账,使得资源闲置,降低资源利用效率。如果是普通的企业,账实不符、账目差错可以通过审计等手段查出,但是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即使出现了上述现象在一定时间内也不会有人过问,资金管理混乱现象依旧存在。

三、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方法

(一)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财务在单位的发展中应该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财务人员就要具备相应厉害的专业素质。针对目前部分单位财务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的问题,领导要引起重视。第一,领导者要有资金管理的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第二,对财务人员要加强他们的业务水平,开阔眼界,不能一成不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各部门都要配合财务人员的工作,行政单位要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财务人员自身也要树立资金规范使用的意识,这样资金的使用才会有的放矢。

(二)加强规范各项管理制度

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单位的资金全部统一集中核算管理,严格按制度办事,并将其他收入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实行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管理。此外,在执行过程中要注意资金的节约,科学的分配资金的支出结构,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首先,加强预算管理,规范各项收入管理。近几年,财政部门已经加强了对这方面的管理。其次,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活动的物质支持。虽然有制度但效果不容乐观,账目与实际不符,产权不清等问题。所以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要分离,权力不明确导致财务核算管理问题也日益显露影响单位发展,甚至会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重视起来。要清楚各自的岗位内容,各司其职。

(三)加强财务资金管理

财务部门应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并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与事业单位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结合,严格依据预算计划对资金开支与用途进行规范管理,建立完善的资金审批制度,合理控制行政事业单位项目资金支出,同时应对资金流向建立复审机制,发现问题及时纠错,避免资金管理混y现象。同时要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的监督作用,以促使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正常运转和高效使用。注重发挥审计部门的监督作用,具体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两个方面。首先,对于内部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应通过对本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中资金的流转状况实施检查和监督,及时了解项目资金的使用状况,以便及时准确地了解与资金使用相关的会计核算制度的完善程度,以保证科研项目资金得到有效、合理地应用。其次,对于外部审计,应发挥各级政府审计部门的作用,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政府审计的审查监督,促使资金合法、合规、合理和高效地使用,查处资金使用中的各种违规行为,促使资金使用者采取各种措施用足、用好资金,并做好信贷资金的还贷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08.

[2]院丕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大众商务月刊.2010.

上一篇:对天然气企业会计精细化管理的研析 下一篇:中学成人礼在学校教育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