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研究综述

时间:2022-10-18 09:10:51

中国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研究综述

【摘要】近年来,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已成为世人瞩目的社会热点,大量的研究文献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是解决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有效途径,亦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必由之路。本文旨在通过对现有关于中国女性劳动力流动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为缓解我国女性就业压力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女性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流动理论;劳动参与率

一、引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大量的农村女性开始摆脱传统就业形态和生活方式的束缚,通过结构性和区域性的流动,转换原来的身份,并追求经济和人格上的相对独立,已逐渐成为外出务工队伍中的重要力量。然而,农村女性在由农业向非农产业和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中,因受到自身、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使男女两性和不同层次女性群体间发展的差距不断拉大。这种现象不仅影响着农村女性潜能的发挥和独立人格的发展,而且对家庭和社会的安定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存在着深远的不利影响。

二、劳动力流动理论研究动态

英国学者莱温斯坦提出一种人口移动理论,他把社会中人口迁移的规律概括为:迁移以短距离迁移为主,长距离的迁移是迁往大的工商业中心。相对于一个吸引移民的中心来说,距离越近,迁入的移民人数越多,相反,距离越远,迁入的移民越少,移民人数与距离成反比关系。美国学者E.S.Lee在莱温斯坦的理论基础上,对迁移规律提出了更为详细的模式。他把迁移定义为人们的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的变更。他认为,与人们的迁移行动有关,以及影响迁移的因素不外乎四个方面:一是与迁移的目的地有关的因素;二是与迁移的原住地有关的因素;三是与介于迁移目的地和原住地之间的因素,四是与迁移者个人有关的因素。在以上四个方面,都存在有利于迁移的正的因素(+),和不利于迁移的负的因素(-)以及不起作用的中性因素(0),正负因素的较量和综合,促成最后的迁移行动。

刘易斯提出了的二元经济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即一元是以土著方法生产的、以农村为中心的农业部门;另一元是以现代方法生产的、以城市为中心的工业部门。在农业部门,不可再生性的土地是其生产的基础,而土地面积则是有限的。一方面,由于缺乏资本投入,生产技术简单而进步缓慢,结果是经济收益呈现递减的趋势;另一方面,农业部门人口持续增长,达到劳动年龄就自然就业,收入分配不计劳动者实际上的边际效益。其结果是人均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等于零或负数,出现了严重的农业劳动力过剩,劳动力处于不充分就业或隐性失业状态。现代工业部门使用的是可再生产的生产资料加上不断增长的资本投入,从而使生产的发展的速度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劳动力的收入和边际生产效率也可以不断提高。由于两部门在经济结构和收入上的差异,导致了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不断地流向工业部门。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地被工业部门吸收,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收入也会不断提高,其结果是工业化的逐步实现,二元经济转化为地一元经济。美国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提出了对刘易斯理论有进行了改进。他们将两部门的经济发展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显性失业;第二阶段,随着劳动力的转移,边际生产率提高但仍低于制度性工资,显性失业继续存在;第三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完,边际生产率高于制度性工资,工资取决于市场机制决定的边际产出,从而实现二元经济一元化。无论是刘易斯还是拉尼斯-费,都假定了工业的失业为零,从而与实际相悖,理论的可行性大打折扣。托达罗认为来自传统部门的非熟练劳动力向现代部门的转移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先在城市的传统部门过渡,导致农业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动机是寻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但是个人的迁移决定于预期的收入、就业机会的大小、输出成本和等待成本。他认为消除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不是依靠农村人口不断入城市,而是发展农村,使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不断缩小,最终使二元性消失。康纳德・博格(Kannada・Berg)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了劳动力转移的“推力―拉力”理论。该理论认为,农村种种消极因素形成“推力”(如低收入),其积极因素形成“反推力”(如家人团聚的欢乐);城市种种积极因素形成“拉力”(如较好的生活水平),其消极因素形成了“反拉力”(如污染的环境)。农业劳动力总是在“推力”和“拉力”、“反推力”和“反拉力”的比较中和转移后的正负效益权衡中,做出是否转移的决定。以斯塔克(stark)等人为代表的“新劳动力转移经济学”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则不是个人福利最大化,而是家庭福利最大化。因此,农村劳动力的外出转移并非完全为了获得城市中的更高的收入,也是为了避免农业生产存在的风险,以求得更加稳定的家庭长期收入。

三、国内研究动态

关于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务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候茂章、旷爱萍(2004)认为,我国女性劳动力总体概况是基数大,文化素质低,教育水平与男性相差大,身体素质差,女性劳动力年龄结构以中年为主,地区间差异大。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转移中的困难主要是教育程度低,发达地区经济转型对低素质劳工要求减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成本高,社会传统因素中女性自身的依附性,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李实(2001)利用1996年山西省10个村的调查数据对农村妇女劳动力的外出打工行为和外出打工收入进行了经验分析,在影响女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因素中,年龄无疑是一个主要的解释因素,农村妇女外出打工者大多是年轻人,同时,较高的文化程度更加有助于增加她们的外出打工机会。黄芳(2001)从开发利用农村女性劳动力资源出发,分析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妇女所可能受到的冲击,以及针对这种现象可以采取的解决途径与措施。侯俊香、牛习昌(2004)认为,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因素主要有:农村女性劳动力自身的文化、科技、身心素质,传统男尊女卑观念,二元社会结构等。解决对策主要有:加强农村妇女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农村女性劳动力素质;创造有利于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社会环境;做好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服务和引导工作,保证农村女性劳动力有序转移。

同时,妇女在家庭中的职责及社会公平性的特征也将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外出务工产生一定的影响。赵巍,邹玲芳,侯建华(2002)从农村妇女平等进入农村社区劳动力市场,实现本地非农就业的角度出发,探讨女性平等进入农村社区劳动力市场的障碍及促进女性劳动力平等转移的对策,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别平等的农村社区劳动力市场的公共政策选择。苏群等(2003)认为农村女性劳动力在流动就业中明显受到来自个人和家庭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社会对女性的保护观念、计划生育政策等直接影响着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流动。朱秀杰(2005)从社会性别视角探讨隐含的深层约束机制及作用途径,认为个人素质差异属于条件性因素,直接约束了女性流动的选择,而宏观层面的传统社会性别规范通过家庭和劳动力市场中观层面发挥影响,是约束的根源所在。陈春霞(2006)的研究表明,经济收入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就业决策的影响不是主要的,而个人及家庭因素的影响较显著。年龄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就业倾向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并在婚龄前后达到最大值;初中教育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就业倾向的影响作用超过其它教育水平;配偶外出就业倾向的影响作用可以是替代的,也可以是互补的。罗媛(2008)认为,随着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人们的劳动供给行为发生了很大改变,“经济理性”在劳动力供给决策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出来,已婚女性的劳动力供给决策正越来越多的取决于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以及家庭相关因素,特别是子女养育因素对其的作用正日益加强,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下降是家庭重新分工的自主选择。

关于农村女劳动力转以后对农业生产和农户家庭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李新然、方子节(1999)认为农业女性化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有深远影响,在带来一定正面影响的同时,也造成农业劳动力的结构性文化水平下降,农业劳动的结构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下降,农业经营决策与日常管理相分离,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难度加大,不利于对农民子女的教育与培养和农村家庭的稳定等。李、赵连阁(2008)研究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打工对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有农户家庭中,女性是否外出打工对家庭收入的影响是不显著的,但在只考虑有女性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家庭中,女性的外出打工收入对家庭收入的影响是显著的。

四、简评

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我们对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结构、自身的生理条件、家庭职责、教育程度、社会性别歧视。政策环境等等。由于女性劳动务工转移难,涉及自身、家庭、社会三方,因此,解决我国女性劳动力转移难问题,需要三方的共同努力。从今后的发展对策考虑,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增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心理素质、价值观等方面的引导,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流动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将性别意识纳入政府工作决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城镇化建设,提高对农村女性的保护强度也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苏群,刘华.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3(4):39-43.

[2]孙毅.中国女性劳动力就业状况及发展趋势研究[D].吉林大学,2005.

[3]周复.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障碍的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6.

[4]李,赵连阁.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打工对农户收入的影响[J].农业经济问题,2008,5.

[5]侯茂章.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本投资[J].农业经济,2004,5.

[6]罗媛.已婚女性劳动力供给决策的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

[7]陈春霞.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就业倾向影响因素分析[J].农村经济,2006,11.

上一篇: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马鞍山市城市竞争力评价 下一篇:基于企业业绩的计量指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