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时间:2022-10-18 07:47:38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护理干预的高血压患者80例,分析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实行护理干预后,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以及遵医行为得到提高,护理前后对比,P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护理干预 高血压 有效性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435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95-01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血压发病率逐步增加,高血压患者数量也在不断上升。但是,人们对高血压知识知晓程度较低,治疗以及控制处在较低的水平,高血压对人们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国家、个人还需要承担经济损失,医疗治疗费用比较高。相关的研究显示,生活方式不健康和高血压形成具有很大的关系。对于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防治,实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高血压的发生[1]。本次研究主要是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管理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护理干预的高血压患者80例,为患者设定健康档案,并定期随访,监督患者进行血压监测。男性为46例,女性为34例,年龄为41至83岁,平均年龄是65.2岁。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在社区护理干预中,健康教育是基本形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多种形式,为患者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出宣传报,选择每月特定的时间进行讲座,设立高血压咨询室,播放DVD,对高血压防治的知识进行宣传。结合患者病情以及年龄,考虑到患者的文化接受水平,为其讲解健康教育的知识,并进行健康指导,患者容易接受。

1.2.2 进行心理干预。社区护理人员应当结合患者的个性特点,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患者在患高血压后,长期的治疗不愈,再加上医疗费用,在心理上患者承受较大的压力,护理人员需要耐心的告知患者通过进行药物治疗,并进行有效的护理,高血压能够得到有效地控制,缓解其心理压力,使得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状态,积极的配合治疗。

1.2.3 运动干预。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体重得以减轻,体力加强。在适度条件下,进行运动,如慢步跑等,每次持续为10至60min[2]。若患者并发症比较严重,需要缩短运动的时间,减少运动量,引导患者需要坚持锻炼,运动适度,有助于降压。

1.2.4 饮食干预。饮食结构需要进行调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降低钠盐的摄入量,每天摄入的食盐量不能大于6g。②降低膳食脂肪,进行优质蛋白质补充。据相关资料显示,对膳食脂肪适当进行控制,对摄入优质的蛋白质,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在日常生活中,应当积极的改善膳食结构,少摄入含脂肪高肉类。③注意钾、钙的补充,研究表明,钙和血压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增加钾以及钙的摄入量,如鲜奶等[3]。④多吃水果以及蔬菜,有助于降低血压。⑤注意限制烟酒。烟酒对人的健康造成影响,此外,饮酒会使药物的疗效减弱,高血压患者应当戒烟酒。

1.2.5 用药依从性。用药较为复杂,专业性较强,为保证用药的安全性,需要遵医嘱用药。护理人员应当告知患者药物作用,并向患者解释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如果在用药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需要及时的联系护理人员,告知患者高血压需要终身治疗,结合患者血压状态,考虑到患者身体状况,对剂量进行随时的调整,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1.3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

2 结果

在护理前,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为65.0%,通过进行护理干预,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为95.0%,护理前后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干预以后,患者遵医行为具有明显的提高,遵医行为由75.0%提高到96.3%,患者血压得到明显的控制。见表1。

表1 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对比

3 讨论

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动脉血压增加,会导致器官出现病变,发病率比较高。血压升高后,会引发冠心病、肾脏疾病等。近几年来,发病趋势逐步低龄化,发病率不断增加,在医学上引起学者的重视。高血压发病和多种因素具有一定的关系,包括:①肥胖;②烟酒;③高钠;④动物脂肪摄入比较多;⑤精神处于紧张状态[4]。在确诊以后,患者通常要接受终生治疗。对于高血压的治疗,药物治疗是重要的方面,但是,非药物治疗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轻患者紧张的心理,患者能够遵照医嘱,生活习惯健康,心情处于良好的状态,对血压实现控制。

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中心,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治疗态度端正,情绪得到调整,饮食结构合理,并适度的进行运动,患者提高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体育锻炼人数增加,患者的血压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5]。

总之,对高血压患者实行护理干预,患者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遵医行为,有助于血压的控制,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虞秋叶.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的护理干预方法[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8):132-133

[2] 张利利.社区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1):174-175

[3] 吴鸿珍.高血压病社区护理干预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7):397-397,408

[4] 张喜云,姬宪英.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23):147-148

[5] 张淑芬.农村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作用的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2013,13(7):832-833

上一篇:健康档案在高血压社区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下一篇:新形势下加强医院通讯员队伍建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