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间:2022-10-18 07:14:10

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 要:职业高中的学生以学习专业技能为主,他们大多数学生对文化学科不感兴趣。但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也是所有专业教学的重要辅助学科,可见在职高教学中职高语文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学生对语文课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越来越难以开展,上课听的人少,看课外书、睡觉的多,作业不交的人多,探讨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我认为在职高语文教学要改变这种情况,兴趣法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职业高中;辅助;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268-01

针对职业高中学生情况和教学的特点,怎么让职中的学生提起对语文课的兴趣,真正地想上语文课,相信这是每一个职业高中语文教师都在思索的问题。郭沫若说过:“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那些获得成功的人也都是以最大的热情投入他所从事的工作的。由此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此,对学生学习兴趣问题的关注与讨论在职业中学就显得更加重要与迫切。对此,笔者就这一话题把自己多年在语文教学中所使用的若干教学策略作一归纳与总结,以期抛砖引玉,给同行以参考。

一、巧用语文教材是培养职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从哲学意义上讲,语文与社会、人生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语文来源于社会和人生,是社会和人生的反映;另一方面,语文又反作用于社会和人生,对社会和人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试教育只注重语文教学的科学性,而压制了其社会性;素质教育则要求教师在对教材的合理的挖掘中寻找其促进人性发展的因素,把死的教材变成活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兴开放式教学之风,要“打开”课本,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社会的大课堂,纳课内课外于一体,熔学校社会为一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了解社会、感悟人生,受到思想的教育,人生的启迪以及美的熏陶。如:从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可以探究其色彩及构图上的美学价值。曾经有学生对我说:“老师呀,我上课最爱听你‘跑题’的那一部分。”当然这句话有它的片面之处,但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只有活用语文教材,开放语文教学的空间,将课本与社会、人生的大教科书联系起来,让课堂充满时代气息,才能扩展学生的视野,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才能满足信息时代学生的需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其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巧设课堂教学气氛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职高学生在课堂上往往表现为消极、散漫、无所谓、听课心不在焉,甚至故意和老师作对等等。这种消极的或对抗的课堂气氛,不仅影响教学的过程,而且也影响教学的结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甚至最勤奋的学生,尽管他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努力去识记教材,他也会很快地‘越出轨道’,丧失理解因果联系的能力。”因此,作为一个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发挥我们的教学智慧,去营造积极的良好的课堂气氛,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使之成为传授知识、培养情趣、启迪智慧、提高觉悟的催化剂。

三、互动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兴趣

在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在苦口婆心地讲,而下面往往会出现睡觉、吃东西、聊天的情形。究其原因,我认为这是缺少足够的师生互动。降低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据专家研究分析,一个人成功与否,智力因素只起20%的作用,80%靠情商。可见,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对工作质量的影响何其之大。要把课堂的“舞台”让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是知识的“接收器”。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必须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知识的激活和内化,离不开体主的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起主导作用,其主要功能在于启发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能力。在课堂上要贯彻激励性原则。心理学家伯利纳通过实践证明:受到激励的学生学习劲头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而缺乏激励的学生,学习没有劲头,学习成绩有下降趋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舍得给学生用褒扬的词语,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享受到尊重。

四、重视课外活动,开阔学生视野。

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如下内容:①在班上建立“读书角”,大家增加图书量,也丰富课外阅读量。主要是推荐有益读物,即报刊杂志上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字,同时提示阅读方法;②课外写作,指导学生观察,写日记、周记、随笔、笔记,办黑板报、手抄报;③课外听说,指导学生举办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朗读会、短剧演出,进行影视欣赏;④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活动。

语文教师在上述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培养学生的兴趣,并予以正确引导。高中学生精力旺盛,自然和社会中的各个方面,凡新奇、有趣的事物,都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积极创设意境,调动学生的思维,增强其兴趣的广度,增强其兴趣的持久性。积极开辟语文的第二课堂,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其知识,增长其聪明才智。

总之,要想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老师一定要切忌照本宣科,要不断学习强化敬业精神,提高教学水平,深入关心学生生活,。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上学生最喜欢的课,才能激发他们渴望上进的斗志,才能使他们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收获希望,也才能真正的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使学生真正爱学语文,学好语文。

参考文献:

[1] 王松泉.语文教学原则新论(上)、(下).

[2] 让课堂教学焕发出活力.教育研究.1997年9 期.

上一篇:浅议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评价 下一篇:学习语文要养成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