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实现学生合作学习的途径

时间:2022-10-18 06:42:29

初中数学实现学生合作学习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2-15

合作学习以小组内部成员之间明确的分工合作为前提,本着同样的学习目标,通过集思广益、资源和智慧共享,通力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推广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在学生学习实践中,有效地促进学生提高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下面笔者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谈一谈初中数学实现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一、合理把握合作时机,引入研究性问题

实现卓有成效的合作性学习,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预设和引入,把握问题预设和引入的时机非常重要,这是实现合作学习的起点。这就需要教师对问题进行筛选,合理把握时机,引入研究性的问题,只有这些具有研究价值的数学问题,才能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资源共享。

比如在学习平方差公式的时候,对于这节课的学习,需要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主动地推导出平方差的公式,让学生亲自经历这样的推导过程,才能实现知识的合理建构。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如下问题。

(1)(1+3x)(1-3x)=?

(2)(a+3)(a-3)=?

(3)(100+2)(100-2)=?

(4)(x-4)(x+4)=?

我先让学生试着计算出答案,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寻找规律。在这一环节中,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小组成员的集思广益和智慧共享,最终大家顺利地找出其中蕴含的规律。之后,通过组织小组发言展示。最终让学生意识到平方差公式的存在。

可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虽然到处都存在着数学问题,但是,并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小组合作学习要解决的是单靠学生自己不能够很好地解决,而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才能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需要教师把握时机,合理引入,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锻炼学生合作能力,提高合作的成效

学生之间的分工合作,指学生之间根据数学问题进行的多边交流和共享性问题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能否通力合作,实现高效的合作学习,关系到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要有意地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提高学生合作的效率。

比如为了更好地完成轴对称图形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学会自觉而高效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实现高效合作学习就是重要的前提条件。通过情境策略预设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针对要探究的问题展开实践,采用折一折―对一对―思考一下等步骤性的小提示来学习,这些小提示犹如学生在探索路上遇到的一个个路标一样,指引着学生逐步深入。通过这样的锻炼,使学生逐步养成合作的习惯,进一步增强合作学习的效率。

可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合作学习是前提,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良好的个人素质和小组合作能力,实现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最终目的。通过引导和影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是实现高效合作学习的必要途径之一。

三、发挥好小组评价功能,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

对于不善于进行小组合作的成员,教师要及时地发现,及时地提供指导,甚至要及时地进行小组调配。这就需要发挥小组评价功能。比如,为了更好地监控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我每隔一周就要对小组成员展开合作性评价。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学生合作学习的结果,更包括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这样可以及时地发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不足。对于不具备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进行单独辅导,跟踪指导;对于不能与本组学生良好相处的学生,教师可以考虑重新进行小组调配。不仅如此,当我们把同一组评价结果进行纵向对比的时候,还可以及时发现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方便教师及时地进行干预和指导。

可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教师除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以外,还要对不善于合作的成员进行有效的管控。教师对这些潜在问题的及时发现,能够有效地避免合作学习的无效性,通过及时地指导或是小组调配,能防患于未然,有效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四、小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合作潜能,实现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在问题的引入、习惯的养成、小组的调配方面下功夫,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上一篇: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下一篇: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