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时间:2022-10-18 06:32:12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大理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与影响因素关系分析冉大川 李占斌 张志萍 罗全华 (1)

从黄土高原植被指数数据中获取森林覆盖率信息许炯心 信忠保 (7)

延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蚀效应分析谢红霞 杨勤科 李锐 张晓萍 程琳 庞国伟 (13)

黄河流域泥沙配置状况及其资源化王延贵 胡春宏 史红玲 (20)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范式毕华兴 刘立斌 刘斌 (27)

BP神经网络在道路土壤分离速率模拟中的应用董建志 曹龙熹 张科利 (34)

黄土区刺槐林地土壤水分剖面的垂直分层张波 张建军 李轶涛 隋旭红 郑芳 芦倩 (39)

北京密云2种人工林氮磷钾的生物循环特征肖洋 陈丽华 余新晓 (45)

黄土半干旱区白榆和侧柏夜间液流动态分析 胡兴波 韩磊 张东 贺康宁 陈静 刘静 秦景 (51)

库布齐沙漠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分析崔琰 李锐 (57)

坝上地区退耕还林地土壤水文生态特征王富 甄宝艳 董智 李红丽 贾志军 (61)

退耕草地演替过程中植被根系的动态变化及其垂直分布王俊明 张兴昌 (67)

区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中的坡长因子尺度变换方法郭伟玲 杨勤科 程琳 李俊 胡洁 (73)

山东省降雨侵蚀力多年变化特征分析马良 左长清 尹忠东 邱国玉 (79)

阿什河上游小流域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水分时空分布李志飞 赵雨森 辛颖 孔祥飞 武春彦 (86)

PLA沙障对土壤硬度的影响袁立敏 高永 虞毅 龚秋野 姜靖宇 邢铁鹏 (90)

东北黑土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及效益评价——以振祥小流域为例许静 王玉玺 樊华 (95)

北京滨河森林公园建设中的水土保持靳新红 (101)

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监理的实践与体会王静 常雪松 (105)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征稿简则 (F0003)

2010小学生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在密云举行宋如华 (12)

坡耕地植物篱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周萍 文安邦 张信宝 鲍玉海 (108)

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适宜性研究综述聂斌斌 蔡强国 綦俊谕 崔普伟 陈晓安 (114)

区域土壤侵蚀强度评价方法研究——以安塞县为例王春梅 杨勤科 王琦 程琳 郭伟玲 刘咏梅 (1)

三峡库区土壤可蚀性K值研究吴昌广 曾毅 周志翔 王鹏程 肖文发 罗种 (8)

不同降雨侵蚀力模型在江苏省的比较研究李璐 姜小三 王晓旭 (13)

淮河流域沂蒙山区水土保持生态脆弱性的AHP分析王延平 刘霞 姚孝友 张光灿 董智 高鹏 (20)

黄土高原地区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白文娟 郑粉莉 董莉丽 丁晓斌 (28)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征稿简则 (F0003)

第7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学术研讨会在台湾召开程云 (37)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准入条件专栏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准入条件研究内容与方法姜德文 郭索彦 赵永军 党维勤 陈吉虎 王云璋 (38)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准入条件通用条款姜德文 郭索彦 赵永军 党维勤 陈吉虎 王云璋 (43)

公路铁路工程水土保持准入条件裴元度 蔡志洲 陈宗伟 刘书套 张兰军 刘冀钊 (55)

涉水交通工程水土保持准入条件尉全恩 李海林 南梅 徐永年 (59)

机场工程水土保持准入条件尉全恩 南梅 高智 徐永年 (64)

电力工程水土保持准入条件 郭明凡 裴华 徐成 侯杰萍 袁永慧 杨以翠 曹云 (67)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准入条件王向东 张峰 何凡 游爱章 (74)

水电工程水土保持准入条件杨建英 姜德文 陈吉虎 张峰 白麟 (78)

金属矿工程水土保持准入条件张先明 王云璋 张耀阁 (83)

非金属矿工程水土保持准入条件张耀阁 王云璋 张先明 (88)

煤矿工程水土保持准入条件陈正新 袁普金 尤伟 王云璋 (93)

煤化工项目水土保持准入条件张庆琼 党维勤 陈正新 李禾 宝柱 张耀阁 (99)

水泥工业项目水土保持准入条件赵永军 党维勤 陈吉虎 徐成 (104)

管道工程水土保持准入条件游爱章 韩凤翔 高照良 王向东 周利军 (108)

城建工程水土保持准入条件杨建英 赵永军 靳怀诚 尤伟 王振华 (112)

林纸一体化工程水土保持准入条件姜德文 党维勤 陈吉虎 徐成 (117)

农林开发项目水土保持准入条件彭冬水 陈吉虎 姜德文 余泽清 (121)

黄土丘陵区不同林龄人工刺槐林土壤抗蚀性演变特征张超 刘国彬 薛萐 余娜 (1)

赣江源区主要土壤抗蚀性能对比尹先平 周运超 罗明 张马根 余正良 杨小毛 (8)

草被减流减沙效应及其力学机制分析肖培青 姚文艺 申震洲 杨春霞 (15)

盆地型喀斯特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的沉积量测量法谢良胜 吴攀 顾尚义 曹振兴 葛佳杰 (20)

黑龙江省降雨侵蚀力的变化规律刘燕玲 刘滨辉 王力刚 袁文涛 (24)

全球气候变化对泾河流域径流和输沙量的潜在影响曹颖 张光辉 罗榕婷 (30)

赣北第四纪红壤坡地降雨侵蚀力的计算与分析郑海金 方少文 杨洁 汤崇军 汪邦稳 宋月君 (36)

黄土高原天然柴松林碳储量与碳密度特征杨晓梅 程积民 孟蕾 (41)

松花江流域哈尔滨站降雨径流历史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宋小燕 穆兴民 高鹏 王飞 王双银 (46)

粉煤灰不同掺土比例下入渗模拟试验胡振华 王君 李长生 (52)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立地环境因子对植被变化的解释比例分析张振国 焦菊英 贾燕锋 王宁 (59)

应用Le Bissonnais法研究黄土丘陵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郭曼 郑粉莉 安韶山 刘雨 王彬 Frederic Darb (68)

2010年全国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工作座谈会在深圳召开 (7)

黄土高原坡改梯综合效益分析——以燕沟流域为例徐勇 安祥生 杨波 刘普灵 (1)

坡面水力侵蚀比尺模拟试验设计与验证李书钦 高建恩 赵春红 邵辉 梁改革 (6)

发展碳汇林业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碳汇林业的实践与管理李怒云 杨炎朝 陈叙图 (13)

岩溶地区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与石漠化的相关性——以后寨河地区为例李阳兵 王世杰 程安云 罗光杰 (17)

黄土丘陵沟壑区抗侵蚀植物的初步研究邹厚远 焦菊英 (22)

岔巴沟流域水土保持减水减沙作用綦俊谕 蔡强国 方海燕 陈晓安 聂斌斌 崔普伟 (28)

伊犁河流域缓坡地放水试验研究马萍 宋锋惠 史彦江 王健 朱首军 (34)

红壤侵蚀区水土保持植物配置模式杨洁 谢颂华 喻荣岗 郭晓敏 (40)

桐庐生态公益林主要森林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黄进 张金池 杨会 (46)

基于水土流失的江西省生态安全评价汪邦稳 汤崇军 杨洁 喻荣岗 宋月君 (51)

桐柏大别山区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及空间分布张荣华 刘霞 姚孝友 张光灿 张荣 常成 (58)

蒙阴县土地利用动态与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常成 刘霞 张光灿 姚孝友 张荣华 张荣 (65)

50年来黄土高塬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陈攀攀 毕华兴 陈智汉 云雷 马雯静 (71)

阿什河上游3种人工林土壤贮水量与入渗特征李志飞 赵雨森 辛颖 孔祥飞 武春彦 (77)

聚丙烯酸钠对3种土壤质地入渗特征的影响董勤各 冯浩 庄文化 (81)

石质山地直播造林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马风云 刘艳 侯龙鱼 宋玉民 邢尚军 陈怀梁 (87)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蒸腾特征及其与土壤水势的关系冯永建 马长明 王彦辉 杜阿朋 (93)

福建旅游型海岛水土保持措施研究——以妈祖圣地湄洲岛为例林明太 孙虎 (99)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征稿简则 (F0003)

我国荒漠化评价研究综述边振 张克斌 (105)

英国土壤侵蚀科学研究综述李薇 刘孝盈 徐炳丰 吴保生 (113)

近自然林业在我国的应用杜强 张永涛 (11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国际泥沙研究》)征稿信息 (112)

水文条件对紫色土坡面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的影响崔艳平 郑粉莉 刘雨 (1)

黄土高原吕二沟流域土地利用及降雨强度对径流泥沙影响初探陈月红 余新晓 谢崇宝 (8)

黄土高原坡地表层土壤饱和导水率和水分含量空间变异特征刘春利 邵明安 (13)

黄河中游地区年径流对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响应分析张晓萍 张橹 王勇 穆兴民 (19)

长武黄土高塬沟壑区降水及侵蚀性降雨特征陈杰 刘文兆 王文龙 李志 (27)

基于GIS的区域土壤侵蚀模型设计崔琰 李锐 杨勤科 姚志宏 (32)

北京密云水库地区2种人工林生态系统水文效应研究肖洋 陈丽华 余新晓 (37)

黄土高原沟壑区长武县景观格局分析任怡 毕华兴 云雷 (43)

沂蒙山林区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颗粒分形与水分入渗特征战海霞 张光灿 刘霞 姚孝友 (49)

嫩江沙地沙质荒漠化程度遥感定量评价——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例李明泽 应天玉 范文义 刘丽娟 (57)

宁夏六盘山10种木本植物抗旱性研究 刘海龙 余治家 熊伟 王彦辉 周梅 管伟 时忠杰 (62)

黄土丘陵区不同坡向及坡位草本群落生物量及多样性研究周萍 刘国彬 侯喜禄 (67)

黄羊滩沙地不同造林措施对植被恢复和土壤风蚀的影响 杨志国 赵秀海 刘向民 罗奕群 周效明 陈万明 李玉杰 (74)

草被覆盖度对坡面流水力学参数的影响及其减沙效应王玲玲 姚文艺 申震洲 杨春霞 (80)

饮用水源区小流域氮素污染负荷估算方法比较 张燕 张志强 谢宝元 武军 吴斌 赵慧娟 赵媛媛 (84)

城市周边破坏山体的立地条件类型划分及其植被恢复措施——以山东淄博市为例王富 李红丽 董智 董鲁光 孙明高 (92)

华北土石山区油松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王雄宾 余新晓 谷建才 鲁绍伟 武会欣 (97)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征稿简则 (F0003)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国际泥沙研究》)被SCI-E收录 (12)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政策演变王飞 李锐 杨勤科 焦菊英 (103)

关于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的评价方法刘刚才 张建辉 杜树汉 周忠浩 (108)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研究姚文波 刘文兆 赵安成 (112)

城市雨水利用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吕玲 吴普特 赵西宁 王玉宝 (118)

上一篇:物探与化探 下一篇:冰川冻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