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专业《平面构成》课程实验教学研究

时间:2022-10-18 05:45:31

园林专业《平面构成》课程实验教学研究

[摘要]本文从园林专业平面构成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出发,分析了目前园林专业开设平面构成实验课存在的问题,对园林专业平面构成实验教学提出了改进措施和教学构思,希望对园林专业学生学习园林设计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园林 平面构成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8-0247-02

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并称为三大构成,属于园林专业设计基础课程。[1]对于园林专业来说,平面构成课程是美术基础向景观设计过渡的必经之路,因为园林设计的创新培养和设计思维都是在这个阶段培养和训练的。所以平面构成是园林专业景观设计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平面构成的教学效果对园林设计课程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园林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各课程都强调教学与科研环节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近年来,各院校都在逐步增加实验课的学时,平面构成也不例外,实验教学更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技术手段上有所提高和深入,培养全面型人才。

一、平面构成课程实验教学现状

(一)实验课程教材缺失、课程内容守旧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从国外引入了三大构成基础教学以来,虽然经历了20余年的教学实践,但对于当前而言,平面构成实验训练的教材和内容守旧和保守。在历年出版的平面构成教材中,对实训部分的练习阐述简单,要求含糊不清,学生往往混淆,而且造成设计作业与实训题目脱节。平面构成实验课程缺少专门的教材和实验指导书,个别院校的实验指导书也是内容简单,没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练习的内容因循守旧。只是简单的让学生做一些几何图形,点线面构成、骨格单元形的练习。这样的实验课程无法起到园林绘画向设计课程的过渡,也无法让学生发挥想象和创造力,不能适应教学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的视野难以开阔,学生的思维也难以拓展,偏离了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目的。

(二)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园林专业平面构成课程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设计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目前的实验课单纯追求设计的视觉效果,教师往往要求学生临摹书本上老旧的图例范本,追求作业的精致和美观,学生画一样的图,或完成具有同样风格的作业,这样往往忽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创新是园林景观设计的精神,艺术贵在具有创新性。没有创新,园林景观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失去了观赏的乐趣。在平面构成实验教学中,就应该以是否具有创新性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学生也可以广泛接触各种艺术形式,给学生提供灵感的源泉:一段音乐,春天的一朵花,秋天的一片红叶,城市生活中的某个场景[3],都能给人以创新的体验。

(三)实验课堂学生作业表现手法单一

就目前平面构成实验课来看,教师往往墨守成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对手绘作业的练习过分注重,学生对实验题目根本不做细致的推敲和反复的构思,作业的评判更多的以工整程度以及精细度为标准。实验课中,工具也是传统的毛笔、钢笔、墨水、绘图笔这种以黑白色为主体的表现手法,平面构成实验课使用的材料也多以纸张为主。这必然限制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力的发挥,当学生有好的灵感时,也很难用适当的形式表现出来,表现手法的单一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平面构成实验课与园林设计联系少[4]

平面构成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专业课特别是园林设计课程服务的,平面构成教学是各专业设计课程的基础内容,所有设计专业都体现了对它的依赖。目前来看,实验课堂中,教师大多单纯从平面构成课程本身入手,对平面构成的点线面、骨格、构成形式的练习安排较多,学生也单纯从这几方面机械练习,和园林设计的衔接体现不出来。授课中应该通过案例和课题训练,有意识的往专业课上引导,否则学生即使学习了平面构成知识,实验课中简单的训练了点线面和各种构成形式,也很难在以后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

二、园林专业平面构成实验教学的初步构思

(一)调整实验课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作为园林专业,创新是园林专业发展的动力。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关系到园林专业设计能力的强弱,专业素质的高低,其重要性不容被忽视。学生阶段是创新性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学生善于发现和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敏捷。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园林专业平面构成实验课中的核心问题,是实验课的重中之重,教师在平面构成实验课中要善于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就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不能机械地临摹和模仿老化图例;不能一味否定学生的作业,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开阔、更自由、更宽松的思维环境;培养学生敢于尝试的冒险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和设计风格的形成;鼓励学生具有与众不同的设计观点和理念。

(二)引导学生在实验课堂上综合运用各种手法表现创意

园林景观本身就是多彩的、丰富的,作为基础课的平面构成,就要引导学生具有更广阔的设计思维和创造能力,实验课中就要求学生的作业以体现创新为重点。当学生有了好的设计时,就应该运用多种工具和材料,作业以适当的形式表达出来。现在的工具具有多样性,各种纸张、各种工具乃至各种物质都层出不穷。实验课中让学生们对各种设计材料去探索和开发,在探寻材料、寻找工具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思维,发现不同材料的美和不同材料所产生的各种效果美。比如肌理构成这一节中,可以运用各种材料,如石材、木材、土壤、各种动物皮毛、各种植物茎叶等自然材料,也可以运用人类先进技术和发明的各种新材料,如塑料、合金、化纤面料等。表现手法也可综合运用手绘式、压印法、喷洒法、拓印法、渲染法、自流法、刮擦法、拼贴法、烟熏火烧法等。这样会使我们的平面构成实验课在充分调动学生创作欲望的同时,使作品得以多角度的展现。

(三)平面构成实验教学与专业设计课程相联系

园林专业开设平面构成课程就是为了学习专业课程服务的,学好平面构成课程可以为以后的园林设计课打下基础。在实验课中,可以多联系园林设计好的构思来开阔学生园林设计的视野,促进理论知识的消化。比如采用主题式训练的教学方式,以园林设计相关内容为题目,结合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以及形式美原则来完成训练课题。举个例子,以苏州水乡为题做平面设计,可以引导学生考虑江南水乡建筑和水体的特点,就可以选择苏州有代表性的古典园林建筑的瓦来设计成涟漪的波纹,点出苏州江南水乡的主题。[5]在实验课中就应该以大量的优秀作品赏析和案例设计鼓励学生多和专业知识联系,在作业中多看、多分析、多思考,从而消除平面构成课程和园林设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分化现象。

三、结语

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和延伸伴随着几何抽象艺术的发展,平面构成的发展对园林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包括雕塑、建筑、绘画等。[6]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基础,广泛应用于各个设计领域中,学生想要熟练地驾驭它,只有通过大量的有意义的实践练习才能提高设计水平。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想象力和创新性中进行理性有创造性的分析与实验,学生学习要超越旧有的经验,在设计初级阶段就形成良好的设计理念,为以后园林设计的课程开展奠定良好的设计基础。

【参考文献】

[1]孙英丽.平面构成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4):426-427.

[2]陶艳萍,谈丽娜.对平面构成教学的一些分析[J].美术观察,2006(1):80-81.

[3]魏绘.浅谈平面构成教学[J].甘肃教育,2011(5):73.

[4]杨冬梅.平面构成教学改革初探[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79-80.

[5]张鸿博,明兰.平面构成[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3-14.

[6]阿苏荣.风景园林设计与平面构成[D].北京林业大学,2007.

上一篇:创新安全监管模式 下一篇:广州地铁安全预警与应急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