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算会计改革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2-10-18 05:38:55

关于预算会计改革的若干思考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各个行业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在市场经济下,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以及不同规模的企业,其会计工作任务量加大,更随着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经济活动的多样化,会计工作的难度相应增加。为适应社会经济需求,各个企业单位必须进行会计改革。预算会计,作为会计体系中的一个独立分支,其更需合理、科学的改革措施。本文就预算会计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探讨。

关键词:预算会计 改革 体系 制度 核算

目前,就我国的会计活动而言,可将其分为预算会计、企业会计两个部分。 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预算会计也暴漏出一些问题,以下本文就对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预算会计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现行预算会计制度较为落后

我国会计工作的特定服务对象称之为会计主体,根据会计服务的主体不同,可将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划分为三个部分,即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财政总预算会计。其中,根据国家预算的拨款方式,可将事业单位划分为全额、差额、自收自支三种类别,其组成形式较为复杂。在市场经济下,由于不需要国家财政拨款,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其内部的管理控制、会计核算等内部运作模式逐渐向企业化发展。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会计制度已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环境需要,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难以全面、准确、真实反映各个事业单位的财政情况、经营成果。

(二)会计目标相对单一

目前,我国会计工作的目标包括“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两种。相较而言,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多以受托责任观为主,其是以监督为主要任务,目标是向资源的委托方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财务部门或上级单位,委托各个事业单位、行政单位履行其职责,同时还需向委托方提供相关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信息。然而,由于我国预算会计信息的特定服务对象,已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而社会对财政预算透明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从而使会计信息使用主体已不仅仅限于财政资源委托方,以受托责任观作为单一的会计目标已不能满足现实情况的需要。

(三)会计核算问题

目前,我国部分的事业单位、行政单位,其会计科目的设置较为简单,难以满足预算改革的需要,面对部门职权范围之外的社会保险基金、基本建设资金等事项,并未将其纳入会计核算内容的范畴进行统一核算。我国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的成本核算,往往缺乏科学性、全面性、真实性,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从而难以真实、准确的反映固定资产净值,由此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此外,现行的预算会计的核算内容,往往无法准确、全面的反映、核算政府的债权、债务信息,对于一些债权投资的核算方式也未作规定;而对于债务信息,由于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以至于一些实际发生、形成的负债无法及时反映,而确认的标准多为实际的现金支付,从而往往存在虚增预算结余的现象。

二、促进预算会计改革的相关措施

(一)在会计改革的基础上,进行预算会计体系的重建

由于预算会计是会计体系中的一个独立分支,从而具有针对性的进行预算会计体系的重建、整体框架的全面改革。当前的预算会计体系由政府会计、行政与事业单位会计组成,就未来发展的趋势而言,应将其归集为政府会计体系,其中财政总预算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两者间的关系应是总与分的关系。目前,事业单位应被列入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范畴,通过改革与完善,其逐渐向企业化会计发展。对于政府的财务报告,应将国有资产、社会保障金、预算情况、采购基金列入上报财务信息之内,从而更加全面、真实、准确的反映政府业绩与财务受托责任。

(二)对政府会计信息体系进行完善和改进

会计系统以满足使用者需要提供信息为目标,财务报告是实现信息服务的基本工具,为帽子不同类别使用者的需要,财务报告要反映实际相关信息,政府会计报告系统的设计十分重要,其中要有详细的政府财政信息,对支出和成本要有详细说明,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达到控制支出的目的;对内部审计及独立的外部审计,都要通过报表的形式体现;将会计系统与计划管理、预算管理、现金管理、债务管理及审计系统相结合;对资产、负债、人力资本信息有详尽的报告,同时也要体现政府产出及政府政策的相关信息。以此达到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强成本管理的目的。

(三)权责发生制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使用者评价政府财政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权责发生制是评价的主要手段,在新公共管理体制下,政府会计不断改革,虽然实行的会计模式不尽相同,但都一定程度上运用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得到广泛应用。其原则规定,收入是以政府是否提供服务为标准来确认的,在接受服务后,当期费用为相应的义务,列入资产负债表时要作为债务处理,从而详细的反映出政府的财政状况和运行成果。权责发生制要求将所有的经济资源全部通过资产负债表体现。我国会计改革不仅要从实际出发同时也可以借鉴国际模式,对应收账款及应付账款进行确认,达到各期平衡,明确政府责任。我国预案算会计基础改革,可以应采取渐进式,由个体到整体,由地方到中央,从根本上明确政府的责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快,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与制度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保障资金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预算会计的改革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石依禾.中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比较及我国预算会计改革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 2010,(23)

[2]王蓓.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看预算会计改革的必要性[J].会计师, 2010,(08)

[3]温佐望,刘长青.预算会计改革若干问题探讨[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3)

上一篇: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 下一篇:探析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