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高中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2-10-18 05:35:32

浅谈对高中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要根据高中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67X(2014)07-011-01化学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中产生的,对化学学习起推动作用的兴趣。它包括三个方面的特征:①化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情绪的表现;②化学学习兴趣是学生能够积极地自觉地进行化学学习的内在动力;③化学学习兴趣总是由学生指向化学学习的自我活动。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要求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尤为重要。那么,在新课标下,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上好绪言课,激发学习兴趣

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堂化学课是尤为重要的,把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因此应由生动活泼的绪言课揭开学习化学的序幕。要想上好绪言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把绪言课的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念上,对于高一新生来说,很多人都是踌躇满志的,老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这样一种心态,当中我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广大的学生展示了化学学科在当今社会各行各业中的作用,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化学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感受身边的化学,而打破在初中学习时认为化学只是一些条条框框的记忆这样枯燥的学科观点,让学生感受“处处有化学”的真情实感。最后带领学生领略一些大化学家的风范和化学史上的大事件,在培养兴趣的同时树立信念。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观,培养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教学的被动者和接受者,而是在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发展的主体,因此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遇到疑难问题,鼓励他们适时提问,然后,与学生们一起相互讨论,在讨论中,得出正确的答案。例如在探究浓硫酸的性质时,我对书本上的黑面包实验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根据实验的进程),如为什么在蔗糖里加了少量的水这是利用了浓硫酸的什么性质,再到后来蔗糖为什么会变黑这又是体现了浓硫酸的什么性质,最后看到了蓬松状的黑色“面包”生成及还伴随着刺激性气味产生,这又是因为什么呢?这当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有很多而且反应很复杂,我们没有必要要求学生全部写出来,但其中的浓硫酸特性全部体现在里面,通过师生交流与讨论,让学生掌握了知识的同时也营造了和谐的氛围,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化学实验是缤纷多彩的,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在做完实验好后指出并且提出改进的建议。

化学实验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而且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那么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在增加实验探究性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能力。但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首先,要让学生事先预习,对整个实验过程做到心中有数,为能独立地进行实验打好基础。其次,要加强课堂上的组织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控实验进程,坚持重点深入与普遍照顾相结合的方式巡视指导。最后,实验结束,教师一定要做好小结。事实证明,有的学生虽然学习基础较差,但动手能力很强,化学实验做得很好。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这样,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倍增。 通过生动活泼的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这种兴趣还不够稳定,一旦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便容易丧失信心。为了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一方面要通过学科渗透德育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如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故事,使他们懂得“只有努力不懈,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四、巧设疑问,调动学习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注意捕捉学生心灵的信息,适时适度设置悬念,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兴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做证明海带中存在碘的实验中我准备了以下的一些问题:(1)海带中的碘元素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2)在进行灼烧海带时我们应该怎样对海带进行预处理。(3)海带在灼烧时为什么要加少量的酒精。(4)在选择氧化剂时我们为什么要用过氧化氢,而不选择氯水或者高锰酸钾等。面对这一连串的疑问,学生只有在课外查查资料才能做出很好的回答,这样既训练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也得到了升华,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要在化学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就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得到令人满意的教学结果。

上一篇:躲在艺术里的味道 下一篇:“乐”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