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新课引入的方法

时间:2022-10-18 03:44:35

浅谈数学新课引入的方法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新课引入是教学的重要和必要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新课引入,不但会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还能起到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

一、课堂教学引入要注意的方面 :

课堂教学导人要有目的性。课堂教学导人要围绕教学的目的,紧紧抓住这一课的教学目的要求进行,要有助于学生初步明确将要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么学等,使其具有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

课堂教学导入要有针对性。所谓针对性就是要针对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以及教师自身特点去选择导人方式。针对教学的内容就是要在设计导入时充分考虑与所授教材内容的有机内在联系,而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赘疣。针对学生实际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层次、兴趣爱好等。比如小学低年级,一般多从故事、童话、游戏、猜谜等形式人手,到了中年级,可以从日常生活现象、介绍数学文化等形式人手,而高年级则可通过数学故事、数学文化、生活问题等形式人手。结合教师自身的特点来设计,就是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切忌照搬别人的教法,那样做会适得其反。总之,课堂导入方式的选择,最根本的还是要依据教学内容,因为教学内容的差别制约着课堂导人方式的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课堂导人才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课堂教学导人要有启发性。所谓启发性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去理解教材,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导入对学生接受新内容具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新知识。而启发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在上课伊始就运用启发性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必能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探究热情,也为学生顺利地理解新的学习内容创造前提条件,从而形成活跃的学习氛围,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导人要有新颖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新时代的学生不仅富有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新颖的、富有时代性的信息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学生参与的程度就会越深,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越好。因此,在设计课堂导人时如能利用时下的流行元素或借助于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的背景材料,必定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课堂气氛,从而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进入正题,激发学生对新知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新课引入的方法

以旧带新引入新课艺术。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在教学中是被经常和广泛应用的一种引入新课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但使旧知识得以巩固,而且借以铺路搭桥,引入新内容。教师在引课时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某些联系,在提问旧知识时引导学生思考,联想,分析,使学生感受到新知识就是旧知识的引申和拓展,这样不但使学生复习巩固旧知识,而且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和陌生心理,及时准确的掌握新旧知识的联系,达到“温故而知新”效果。

联系实际引入新课艺术。日常生活中包含许多数学知识,采用学生熟悉生活实例引入新课,学生会觉得亲切具体,易于接受。教师用实例引入要注意切合学生理解范围,注意实例与课题的一致性。

讲故事引入新课艺术。数学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多姿多彩的故事史。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许多历史小故事感兴趣。因此,利用一些与新授内容有关的数学史或小故事引入新课,就可以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为新授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巧设悬念引入新课艺术。孔子说过“疑虑思之始,学之知”。有疑才会有问,有问才会有思,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挖掘新奇事物,以问题入路,故布疑阵,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惊讶。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之开动脑筋,探索新知。教师所提得问题难度要适当,既要学生面对适当的困难,以达到引起探索的兴趣,又要不能太难,要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入手练习,讨论,归纳引新课。

当然,引入新课方法还有很多,如“自主探究式引入新课”、“练习讨论法引入新课”等等,但不论那种方法引入新课,都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策划,力争新课引入体现“趣”、“悬”、“疑”、“妙”、“新”,使学生在有意、有疑、有趣、有情的前提下学习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实效性。

上一篇:关注表达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 下一篇: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