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艺术与文学作品互动论述

时间:2022-10-18 01:31:01

影像艺术与文学作品互动论述

一、影像技术与大众文化走向

20世纪以来,电子媒介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拓展甚至开辟了新的文化艺术领域。对于20世纪的中国文学来说,如果说,上半个世纪还主要是由印刷媒介在承载传播现代文学作品,到了下半叶的80、90年代之后,则是由电子媒介通过新技术将中国当代文化带入了影像时代,在文学领域内掀起了一次次视觉转向的热潮。本文想在此梳理一下影视艺术与当代文学之间的新兴关系,并探讨文学在新媒介包围之下的发展走向。影像时代的来临,对人类的艺术文明意义深远。它拓展了人类的艺术领域,早期文学的媒介载体,主要是纸质媒介,影像技术把文学由传统纸媒搬上了银幕,胶片、银幕等影像设备是它的载体,凭借新的技术载体,电影和随后产生的电视,把现代人带入了新的文化格局。电影这一艺术门类“创造一种摹本,一种独立的存在,依据深入、认同的美学定律创造一种完美的幻觉,使人生成为视觉的公开的和戏剧的。”[4]15在此之前,同样内容的艺术作品,由于承载媒介的形式相对单一,效果也因此单一。影像技术影响艺术的生产与门类的拓展,是其对人类文化艺术的一大重要贡献。影像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是纸媒的文字所完全无法具备的。在此之前,文学集中地用书籍、报章、杂志来刊登、传播、保存,媒介的性质,决定了文学创作与阅读的抽象性,换言之,只有掌握了文学符号的人,才有可能阅读与体验相关的文学作品,这一属性也从文化阶层的层面,构成了文学艺术的精英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文学的写作与阅读,是属于精英阶层和有一定文化能力的人,没有接受过文字符号教育的大众,是被排斥在文学的阅读与体验之外的。这种文化格局的重大突破与改变,也正是得益于影像技术的来临。影像艺术,以其视觉的直观性,得以让所有文化阶层的人都可以接受和体验,从它诞生那天开始,它的受众队伍不断得以壮大,发展到今天,电视传媒已经当仁不让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第一传媒”。具象与直观是人类从初始文明起对世界的最初体认与感知,人类最早的原始艺术,出土的卦爻、器物上的图符、岩石上的岩画等,都带有具象与直观的特点,艺术的起源,就是起源自视觉的感官认知。而抽象的文字,是在人类进步到一定文明阶段之后才出现的文化产物。当人类文明不断演进,进入到20世纪、21世纪,科技不断进步,影像艺术使艺术创造与审美体验进入到了新的历史阶段。从人类文明之初至20世纪,口口相传、纸媒文学、影像艺术,已大致代表了人类艺术由媒介技术而带来的三次大的变革,由声音传播的艺术、文字符号的艺术发展为视听感官的影像艺术,人类走了一大圈,现代人凭借着技术,又在具象与直观的感官体认上与人类的初民站在了一起。“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的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5]49从这个意义上,影像艺术是对纸媒艺术的一次重大文化反拨,这次反拨,把人对艺术的感知从纸媒文学的抽象性和文化性中拉出来,让人回归感官的体验与认知。影像技术对现有艺术冲击最大的当属以语言艺术为主的纸媒文学。毋庸置疑,整个世界范围内以影像艺术为主的视听文化时代已经来临。当纸媒文学遭遇影像艺术,传统的文化格局悄然改变,构成了新的文化局面。影像将文学边缘化。电影、电视、录像机、投影等电子媒介,以其鲜明的视听效果优势,面向几乎所有的大众,不分年龄、性别、种族,最主要的是消解了受众的文化程度这一无形的门槛,使这一艺术门类,从接受方式上与文字阅读的文化性、知识性、抽象性区别开来,将影视这一现代艺术通过现代传媒,以日常审美的大众化方式,有效地进入广大接受者的艺术体验与审美感知中。影像的长驱直入之势,对传统的纸媒文学造成了极大的挑战与危机。电影从19世纪末期开始以其技术革命性的力量,改变了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通过这种影像技术,使艺术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品,而得以走向大众。“机械复制的艺术改变了大众与艺术的关系:……激变成了最进步的关系———如对卓别林,……在行为中进行观照和体验的与行家般的鉴赏态度发生了直接的关系,这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标志。”[3]19影像技术不仅带来艺术门类在生产与创造上的突破,更为重要的是,它打通了一条由现代传媒通往大众文化的道路。

二、影视与文学复杂共生的局面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兄弟发明了影像机,这是媒介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革命性事件,使得依靠影像技术支撑的电影,开启了大众传媒时代的新纪元。人类进入电影时代,主要历经了无声到有声,黑白默片到彩色影片,平面电影到立体电影,一百多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3D、4D电影,是最新技术性的电影,《阿凡达》就是2010年全球轰动的3D电影。在成都金沙遗址,以金沙古国为题材内容的4D电影《重返金沙》上映几年,除了三维视觉带来的逼真立体效果,制作者还在相应机关投立了喷水处,座椅身后的按纽机关在电影相应环节会自动开启,如当电影展现洪水场面,现场真的会有水花溅出在观众的身上,当电影出现蛇群出动,座椅靠背真的会让观众感到有蛇在背上穿过的涌动感,这些比视觉效果更增进了感官感受的高端技术把影像的功能更推进了一大步。也许,再过一段时间,能发出各样气味或者传递调动更多感觉的影像技术将应运而生,给现代人的文化生活添加更多的享受。自电影问世以来,早期叙事文学性占了相当的比重,而今天很多在世界各地取得辉煌票房的所谓大片更多是呈现新的视觉效果,而非人性的内在挖掘。“电影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似乎又有一个逐渐摆脱语言中心模式影响的历程,它逐渐地找到了电影所以成为电影所在———景观。”[6]电影走到现在已经呈现出一种趋向,以好莱坞为首包括中国都倾力地在画面的技术性上出新出奇,似乎奉献挑战感官视听极限的画面场景是当代电影的第一要务,这使得电影离技术更近而离文学更远了。“不过,必须指出的是,现代景观电影虽然力图摆脱语言的影响,把画面作为感染观众的主要方式,但它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样式,不管怎样景观化,文学对它的影响始终是无计消除的。”[2]23“当一种媒介变成深刻体验的手段时,原有那些‘古典’和‘流行’、‘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范畴再也行不通……人人都抛弃了不敢品尝精英文化的约束。”[7]249现代传媒时代,影像艺术已日益成为大众的文化艺术的消费选择,进入到消费时代之后,大众对影像的这种消费行为,成为了促使影像艺术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以文字符号为主的语言艺术———文学,相形之下,显出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对峙的尴尬。90年初期的电视剧《渴望》和90年代末期的电视剧《还珠格格》,所造成的举国追捧,万人空巷,与同一时代背景之下中国当代文学以文学期刊命运为代表的衰落之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事实说明,现代传媒时代,越来越多的大众将电影电视作为自己的艺术消费选择,从而改变了长期以来以纸媒文学统领文化领域的传统文化格局。“电子技术正在为多种传播媒介的联合提供前所未有的可能。……改写了艺术进入社会循环的轨迹,改写了(文字)抒情作品———无论是在诗的意义上还是在音乐的销售纪录。在这个意义上,传统的蔑视可能错过某些重要的文化动向。”[8]181影像与文学已呈合谋之势。影像艺术,它的技术手段决定了受众审美体验上的听觉性与视觉性,这一点的确是语言艺术的纸媒文学无法比拟的。但是,这些主要以电视剧、电影为成品的影像艺术,它们艺术生产的重要一部分,是影像所在呈现的内容———剧本,实质上,往往以语言文字为最重要的基础。这使得,影像艺术与文学艺术,虽然在一段时期呈现出了此长彼消的态势,它们之间内在的关联,又使得影像艺术与纸媒文学之间,呈现出相互影响、相互促发的文化现象。中国电视近三十年来的发展,“从传播方法的演变角度看,还可以分为三个10年:第一个10年是中国电视人自己摸索为主的阶段,电视节目的形态主要是文学的;第二个10年是中国电视人有意识地向西方学习的阶段,电视节目呈现出电影的、报纸的和口语的等多种形态;第三个10年中国电视的节目形态紧紧跟随世界最新潮流,并通过成功的‘移植’而实现本土化。”[5]347-348电视已成为目前中国受众最广的大众传媒,而电视是由综合节目构成,新闻、纪事、娱乐、科技等等,而具有文学元素的主要是各种题材类型的电视剧,中国近年来电视剧发展势头蓬勃,历史剧、经典文学电视剧、青春偶像剧、现实生活剧等等内容丰富的电视剧频出,冲击当然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直观性的视觉观赏方式相比文字符号当然是智识上的清省与容易,任何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也许没有能力翻阅一本书,却可以很轻易地用手指翻动摇控器去观赏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极端的简易化与大众化,是电视这一传媒捕获最大受众的根本原因所在。影像与文学,并非长江后浪推前浪,新旧交替文化更朝换代非此即彼的关系。看到当今视觉转向的大动态是一种敏锐,但对文字承载的文学却没有必要持全然的悲观的态度。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影像媒介的艺术存在虽然与印刷媒介为载体的文学作品已经有了介质上的全然变革,但不同媒介之间也依然存在共通的底色,以文学艺术来观察,电视剧与电影必不可少的是剧情,而承载剧情的剧本其实还是文字文学,可能描述更为简约,画面感更为强烈,但人物、地点、情节、场景,也都需要文字描写来作为整部影视剧作的蓝本与框架。电影、电视与文学之间纠结相生彼此衍发的内在联系远远比外部表象所呈现的视觉转向复杂得多。因此,所有的电视剧制作过程,以文字为主要依托的电视剧是基础环节,影像时代带来视觉转向并不意味着文字作品的使命结束,彼此之间有互相渗透与转化的关系。近年来,《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榜》《三言二拍》《聊斋》等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在电影、电视的多次翻拍之下,使文学经典由大雅之堂通过电影银幕、电视屏幕,走向了大众,也使文学经典通过电影电视的再创作,完成了传媒时代的经典重构,这些都是影视与文学共谋的文化现象。

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也有不少是通过电影、电视的推广,大众由影视剧而去读原著,促进了当代文学的发展,《活着》《菊豆》《红高梁》《历史的天空》《阳光灿烂的日子》《唐山大地震》《山楂树之恋》等近年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都是从当代作家的同名或不同名的文学作品改编而来。在这些影视作品问世之前,它们的前生———文学原著,由于纸媒承载的书籍和期刊发行销量已经日渐减少,因而阅读者也相应较少。正是通过影视这一最具影响力的现代传媒,大众才从对有声有色的影视作品的认识,转而来阅读文学原著。从艺术的媒介特质上客观分析,影视艺术的视听直观性文学艺术固然无法具备,而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在受众阅读体验中所呈现出的人性的丰富性、巨大的想象性和思想的形上性,也是影像艺术所难以展现出来的。这种连锁性的大众文化消费现象,映证了影像艺术与文学艺术绝非简单的你强我弱、有你无我的文化替代关系。在大众文化的消费机制之下,这两种不同艺术之间,由于内在的关联,存在着不同媒介基础之上的合理转换、互动、共谋,达到相互促发,创化,共荣。

作者:贾柯 单位:广州体育学院 中文教研室

上一篇:国内小剧场戏剧的路径综述 下一篇:探究电影经济中的国内电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