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利水电工程中自动化应用的思考

时间:2022-10-18 01:03:42

基于水利水电工程中自动化应用的思考

摘 要:水利工程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水利工程管理是保障水里工程顺利化运作的前提基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利工程自动化管理成为水利工程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做好利工程自动化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提升水利工程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自动化 水利工程 管理

中图分类号:T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2-073-02

1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不足之处

1.1 现存许多水利工程修建年代久远,存在安全风险

从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的实际状况来看,大部分工程完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这些水利工程投入使用时间较长,因而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诸多安全隐患。包括损坏、老化等造成的软基、泄露、白蚁灾害、涵管断裂、堵塞不通等。这些工程质量标准已经远远不符合当今水利工程的要求,给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生命财产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2 水利工程质量观念不强

工程质量是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但是从我国水利工程投入使用的具体情况来看,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观念十分单薄。追赶工程进度,不能按照质量标准严格施工,相关质量监管部门工作落实不到位,偷工减料等都是劣质工程产生的主要原因。这种质量观念上的淡薄,导致工程质量事故频发,造成严重损失。

1.3 与水利工程有关的法律体系、管理机制不完善

(1)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存在着法人权责分离的问题:1)水利工程法人主体不够明确,有的甚至处于空岗状态;2)在具体的项目管理中法律观念淡薄,存在不懂法或是不依法行事的现象;3)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人员素质及从业资格存在问题;4)施工结构组织不够优化合理,导致相关人员精力不足;5)项目法人在具体的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存在管理执行不严,有失规范的现象。

(2)项目管理存在漏洞,项目法人行为存在问题。人力资源组织不够优化合理,项目管理力度不够,不履行合同约定,缺乏服务观念等。项目法人对工程行政干预繁多,在投标与招标阶段过度压低工程造价。

1.4 水利工程管理技术体系不够完备成熟

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在技术层面上水准较低,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化的工程安全监督管理评价体系。对于工程项目的监控管理受技术与涵盖面积的局限,致使有许多工程虽然存在安全隐患却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控制与治理。工程风险的测评力度不够。

1.5 施工人员不够专业化

目前我国有关水利工程的施工人员专业化程度不深。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多凭经验工作,对于一些技术要求明显,操作复杂性工程就很难胜任。这种状况就容易造成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水源资质或周围环境判断失误,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2 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策略方法与建议

(1)构建专项化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机构,配套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确定明确的权责责任制,明确法人主体,以及责任第一人。将监督管理贯彻在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包括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健全各种检查制度,层层落实。项目法人要切实担负起职责,要从工程进度、质量、资金运作、安全生产等角度把握控制好。

(2)在管理体制上要加强管理,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先进经验。在模式上可以采取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形式,实现全面化管理。1)各部门要从软硬件方面着手,健全各种设施,完善各种法制法规,配备齐全的管理人员。2)严格财务管理工作,管理单位在财务控制方面具有独立权,自负盈亏,相关监管部门要对其进行有计划性监管,一旦出现财务违规不正当现象要及时给予处罚纠正,后果极其严重的要对相关负责人给予撤职。3)在管理过程中强化法制观念,依法管理。

(3)建构标准化质量保障系统。要建构标准化质量保障体系,整个水利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都与工程整体质量相关,因此一定要切实保障各个环节都规范化,符合标准。同时要完善相关的监督管理体制,发挥各个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切实将水利工程的质量问题落实到位。

(4)广泛应用新技术。要广泛应用新技术,提升水利工程质量,发挥现代高科技术的实效性,能够对各种质量安全隐患做到排查清除。要开拓思路,具有创新意识,能够大胆引进新技术、新原料、新设备等,使水利工程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5)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准。施工人员的业务能力对于整个水利工程项目质量有重要影响。为此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努力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准,对于施工程序、步骤方法等都能做到心中有数。要严格落实资格认证制度,为水利工程质量安全做保障基础。

3 建设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

(1)对各种资源与信息进行科学化整合与配置,实现资源优化,资源共享,使得工程管理信息化,发挥其实效性。

(2)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统具有时效性特征,一方面可以对各种数据与信息做到自动化分析与处理。另一方面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依据信息数据处理结果,及时作出决策,能够依据这些结果对整个工程项目进度、质量等做到有效控制,从而实现科学化管理。

4 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在我国的实践应用

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我国水电工程中常用的系统:(1)TGPMS是当前我国水电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系统,它在功能方面具有多样化与细致化的特征,总体结构中包含13个子系统。TGPMS的功能涉及水电工程管理的基本环节,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可以针对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提供专项化服务功能。TGPMS系统目前已经在我国多个省份与地区投入使用。(2)化科软PMS工程建设管理系统。此系统与TGPMS有很大的相同之处,但是该系统在某些层面如操作界面、数据事合等方面还不够规范,有待继续提高。

5 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的管理存在着信息化不足的问题。水利工程管理承担的任务相当繁多,涉及面广阔,包括水旱洪涝灾害的预防治理,水土资源的配置、水环境保护等,因此在信息搜集、数据特征、传递方式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特性。

(2)信息实现共享仍然具有艰巨性。资源共享可以带来许多便捷,对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受我国当前水利工程发展的实际情况限制,我国水利工程要想实现信息化共享仍然存在一定的艰巨性。从我国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时间来看,时间短,与信息化相关的设施与共享体系都还不够完善,具体不足之处主要有如下几点:1)水利工程服务的目标范围狭窄。水利工程服务的目标范围狭窄,致使水利系统具体工作的展开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呈现出一种条块分割的状态。通常,不同地区与不同业务部门主要工作都围绕着各自辖区来进行,许多数据库的建立多具有专项化特征,受资金来源、任务性质、技术能力水准等因素的影响,水利工程信息化在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部门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与相对独立性。这种差异与独立给水利工程信息化实现资源共享增加了难度。不同数据库之间在内容方面存在矛盾、重复等问题,而且信息共享在方式方法上明显欠缺。由于许多数据库是针对特定领域而建设的专项化数据库,因此呈现出服务范围狭窄,不具有延展性等特征,这都限制了水利工程信息化向资源共享方面的发展。2)已建成的水利工程数据库在标准化方面缺乏统一性。已建成的水利工程数据库在标准化方面缺乏统一性,这就造成了行业内许多数据库各成一体的局面,不具有相互融合性,服务面狭窄。而且存在数据库在文档建设方面不够全面,实效性短等现象,这就为资源共享过程中对此类数据库内容价值的评估与沟通造成了难度。

(3)当前水利工程信息化在应用与开发基础方面不够坚实强大。要实现信息共享的目标,必须具备健全的信息开发利用基础,其中信息技术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条件。但是从目前水利工程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十分有限,远远没有达到实现水利业务数字化处理的标准与要求。现存的许多水利数学模型对于现实工作缺乏指导性,缺乏实效性价值。存在相当一部分水利业务应用软件被重复开发,不仅成本高,而且利用基准特别低,性能稳定性、规范化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后续的修维保养等都不够完善,与高效化,优质化的标准相距较远。

6 结语

当前,水利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水利工程建设应紧密围绕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及水生态恶化这三大问题开展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加强科技投入,同时也要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加强领导和监督,落实到位,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

水利信息化建设工程是一个长期性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此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秉承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创新,开拓思路,能够与国际化先进成果进行接轨。以我国基本国情为基础,探求前沿性科技,大胆将现代化科学技术应用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做好研究与分析,调整好各种关系,立足全局,就一定会使得我国的水利信息化建设获取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会民.基于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7).

[2] 石东霞.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J].定西科技,2012(1).

上一篇:高职旅游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下一篇:南阳市旅游形象感知调查研究